回覆列表
-
1 # 一葉楓流
-
2 # 戰略論
關於阿登戰役的失敗,時任西線總司令的德軍陸軍元帥龍德施泰特曾經回憶到:“阿登攻勢每推進一步,側翼的危險就增加一分,因為側翼拉的越長,越容易遭到盟軍的反擊”。這裡所指的側翼掩護就是由德軍第7集團軍所負責,它的任務是向前推進從側翼掩護進攻,而這支部隊只有幾個師,沒有一輛坦克,根本無力向前推進,為德軍的攻擊集團軍提供有力的掩護。
德軍為了保證進攻的成功選擇了天氣惡劣、大雪紛飛的天氣發起進攻,這雖然避免了盟軍空軍的干擾,但是也讓德軍的裝甲部隊難以快速挺進,加上美軍在幾個重要關隘的頑強抵抗,德軍的進攻速度比預訂計劃的大大延遲,此時美軍源源不斷的增援正向這裡趕來,並且天氣轉晴後盟軍的空中優勢再度發威,德軍的進攻已經不可能成功。
除了兵力上的不足,德軍在武器彈藥和汽油等作戰物資補給上也準備的極不充分,西線作戰由德軍最高統帥部指揮,而不是經驗豐富的陸軍總司令部,他們只是呆板的計算一個裝甲師推進一公里所需的理論燃料,殊不知在實戰中,尤其是在惡劣環境下裝甲師需要的燃料至少要翻一倍以上。即使是這點汽油為了躲避盟軍的空襲也遠在戰區之後,等到天氣轉晴後這些汽油也無法及時的運往前線,盟軍的空軍實在過於強大。
所以阿登戰役的失敗在於計劃過於宏大,德軍所集結的兵力和物資根本不足以執行這一計劃,失敗在所難免。
除了兵力後勤不足也沒有什麼原因了。
美軍在歐洲戰場主要就是靠兵力、武器和後勤。也沒有什麼戰術,不需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是推進、攻擊。好比一臺推土機,就是力大無窮。
如果德軍有美軍那麼多兵力,裝備完好,彈藥充足,不用突出部反擊,直接在戰線上就可以擊退盟軍。
只有力氣小的人才需要技巧。作戰除了正面進攻,主要就是包抄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