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乎網路

    閩南人重視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做“頭牙”,以及在十二月十六做“尾牙”。二月初二是“社日”土地神的紀念日,是一年的第一次“做牙”,被認為是頭牙;十二月十六,則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稱為“尾牙”。

    閩南人過“尾牙”特別隆重,這一日過後,也宣告時間就快走向另一個年份了。民俗專家黃炳元先生回憶小時候一家人過尾牙的情景,“當天還沒亮,人們就開始殺雞宰豬、蒸刈包、蒸年糕,忙得不亦樂乎”。由於閩南各個地區風俗並非完全相同,祭拜所用供品也就有所不同,但在這個比較重大的祭祀活動上,傳統供品中一定要有“三牲”和“五果”。

    為什麼要供奉“三牲”和“五果”呢?

    以前,泉州家家都有養雞養豬的習慣。雞,有象徵家,團圓之意。“雞”和“基”諧音,“建基”就是“建家”。泉州很看重家的意義:魚,象徵年年有餘;豬,和雞一樣象徵家,喻指六畜興旺,人丁興旺、家庭滿眷。另外,由於佛教吃素禁殺生,信佛的人就用麵粉做成“三牲”的模樣來供奉、祭拜。“五果”象徵著金、木、水、火、土,比喻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些供品中,雞和豬是必不可少的。

    各種食物都準備好後,人們就在土地公神像面前加一張長桌子,把豐盛的貢品擺好。供奉的食物順序也很講究,一般在桌子最前方放一壺酒,並排三個小酒杯,杯子中斟滿酒。接下去是雞、魚、豬“三牲”和“五果”,最後才是其他的食物。

    通常祭拜者都是一家中地位比較高的或年紀比較年長的,在家中有威望的人。祭拜前,祭拜者站在中間,面對土地神鞠躬或磕頭,點一炷香插在神像前,說一些吉利的話語,請土地神享用供品,然後站到一邊。香的燃燒表示土地公在享用貢品,一家人須靜靜站在兩邊,不允許大聲說話和走來走去。尤其不能站在供品的中央,這是大不敬的。

    待香燃燒大半後,祭拜者就再次企求土地爺保佑一家平平安安,生意興隆等等。然後開始燒金紙,放鞭炮。燒的金紙越多越好,鞭炮也是越多越好,越大串越好。一來是各家各戶要祭祀“土地公”,再者商家老闆們也要置辦宴席招待辛苦一年的夥計、學徒。“從前,小孩子們盼望過年就是從尾牙這一段時間開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曾國藩的湘軍的主要將領及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