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四,女,母胎單身。在瀏覽器和頭條以及現實中看到了很多人的悲慘經歷:上班遇到各種奇葩同事上司,感情中遇到各種渣男渣女,生的孩子叛逆坑爹……這導致我很現實。我的朋友說我很可悲,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只在乎眼下的快樂就是正確的嗎?(求語氣緩和一點的回答,比較玻璃心,多謝)
回覆列表
-
1 # 辛束君
-
2 # 黃金時代當家
您準備單身迴避矛盾的思想顧慮不可取。如:我有同學、親屬剛學醫時,剛聽醫學理論,缺少實踐;課後自己練習病情診斷,把健康的身體,誤斷成重大疾病。經過家長指導,才解除心理壓力;現在成醫生了,還把讀書時的荒唐當笑話。
二、中國14億人,好人是絕大多數的,好的家庭也是絕大多數。學會溫和包容互相溝通,對方偶然失誤侵犯了自己合法權益,就事論事不擴大矛盾,實事求是索賠不誇大損失,問題就會妥善解決。嚴於律己,不主動故意去做侵害對方合法權益的事,偶然失誤發生侵權了,先說聲對不起,把對方思想情緒緩和下來。主動承擔賠償責任,人生,就會越過越美好。
三、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玻璃心。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尊重別人。玻璃心碰碎了,再簡單的事,也會複雜得無法解決。這就是保護合法人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實您的這種思慮,不能算作現實。您自己也已經給出了緣由:出於自身的脆弱,所以把不太美好的結局都想在前面。避免自己在問題發生時陡然承受巨大傷害。
遇到不好的人和事物,就會想到這些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遇到好的人和事物,就會想到失去這些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是出於對外在事物的慣性看法,導致的安全感缺乏。從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與現實與否無關。
《大魚海棠》裡有句比較經典的臺詞: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與其說這些話是鼓舞和慫恿,不如說是一種妥協下的坦然。
但這種坦然,也值得一試,把得失心放輕一些,即便已經未雨綢繆看透了結果,也不妨礙去享受過程當中的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