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9
回覆列表
  • 1 # 愛妮品歷史

    根據記載,由於鴆毒的殘酷性實在太過彰顯,仁者一直反對使用這種奇毒。在晉代,朝廷曾下令嚴禁鴆毒,並不準鴆鳥過江。當時石崇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時,曾經捕獲了一隻鴆鳥雛,交給後軍將軍王愷養護,司隸校尉傅詆立即向朝廷告發了此事,朝廷下詔寬宥了石崇,但命令立即把鴆鳥當眾燒死。後來,東晉王饒竟然向朝廷進獻鴆鳥,晉穆帝司馬聃大怒,下令把王饒鞭打二百,並把那隻鴆鳥當眾燒死在京城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在這些仁義皇帝的圍攻之下,鴆鳥自然是越殺越少;另一方面,心如蛇蠍的統治者一直大力弘揚毒文化,鴆鳥面臨絕境,直至湮沒在飛禽的最高空。

      宋代之後,鴆毒的使用並沒有被拋棄,直到明清兩代仍然有人使用,並取得了立竿見影的鴆殺之功。在這以後,鴆鳥就像鑲嵌了金邊的烏雲,被暴力徹底地從歷史的天空抹去了。

      如今,我們只能使用過往文字來複圓它凌厲的形象,推測矗立在宮闕楠木樑柱上那一串"梆梆"的怪響。其實,一塊磚頭就可以置人死命,好像並不需要曲徑通幽的鴆毒來實現宗旨。也就是說,鴆鳥之毒,多半是被權力妖魔化了的結果。

  • 2 # 跪射俑

    在大洋洲的巴巴新幾內亞,生活著一種叫做黑頭林鵙鶲(jú wēng)(Hooded pitohui)的鳥,它乍一看沒什麼稀奇,其實羽毛中含有一種和箭毒蛙的毒素一樣的神經毒素。1990年,科學家為某博物館製作黑頭林鵙鶲的標本,在處理它們的時候感到面板上有灼熱和麻木感,但直到1992年,人們才發現原來這是因為黑頭林鵙鶲的羽毛有毒。

    有趣的是這種毒素不是它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吃含有這類毒素的一種甲蟲獲得的。黑頭林鵙鶲面板和羽毛的毒性最大,心臟和肝臟毒性較小,骨骼肌是它身體上毒性最小的部分,可見這種神經毒素不但不會傷害它本身,還能被它的身體吸收後重新利用。

    有科學家把黑頭林鵙鶲圈養起來,餵它吃沒有毒性的飼料,結果它們就完全不帶任何毒素,而它們的食譜中攜帶這種毒素的蟲子只有Choresine這個屬的甲蟲含有毒素,可以證明它們的毒確實是從甲蟲身上獲得的。

    它們的面板上有特殊的分泌系統,專門負責分泌這種毒素。羽毛上的毒素是面板分泌毒素以後沾上去的。靠著這吃出來的毒素,它們在巴巴新幾內亞幾乎沒什麼天敵,雖然個頭不大卻能橫著走,甚至有些動物為了自保,還會模仿它們的配色。

    除了能防止天敵獵食,黑頭林鵙鶲的毒素還能夠抵抗蜱蟲和寄生蟲的侵擾。科學家取樣後發現黑頭林鵙鶲被寄生蟲或蜱蟲感染的機率比普通鳥類小很多。

    這鳥不但毒性大,還很難聞,是典型的又難聞又難吃吃了還會中毒的型別,不過鳥類學家和這類毒鳥拍照的時候,卻特別喜歡選擇握著它們的姿勢,這是因為黑頭林鵙鶲的羽毛雖然含有和箭毒蛙一樣的毒素,不過毒性要比箭毒蛙低三個等級,所以對人類來說,沒有那麼致命。

    一隻黑頭林鵙鶲體重只有65-76克,每隻鳥的羽毛總計也只含有20微克神經毒素,而一隻箭毒蛙體內則含有至少1000毫克的毒素。想要用林鵙鶲來殺人,可能一隻鳥的羽毛是不夠的,這大概也是鴆鳥滅絕的原因?(開個玩笑)

    黑頭林鵙鶲(jú wēng)是林鵙鶲屬的一種鳥,在巴巴新幾內亞,和它一樣靠吃有毒蟲子獲得毒性的鳥還有很多種,過去人們把它們一股腦都分在了林鵙鶲屬,現在根據DNA檢測,只有4種鳥被放在林鵙鶲屬,其他幾種鳥雖然名字裡帶pitohui,但卻被劃分到了其他屬種去。

    雖然現在中國已經找不到羽毛有毒的鴆鳥了,但說不定過去曾經有林鵙鶲一類的鳥也生活在中國呢,只是過去大量捕捉後,它們已經滅絕了也說不定。

  • 3 # 誰是誰的菜

    如今鴆鳥在很多遊戲中出現,它的技能就是善於使毒。還有很多古裝電視劇中,也有鴆毒的出現,大都是為了毒殺人用的。所以婦孺皆知,鴆鳥就是一種毒鳥,就是成語”飲鴆止渴”中的“鳩”。

    古書上關於鴆鳥的那些事兒

    在中國古代典籍當中所記錄的鴆鳥,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其實在《山海經》、《淮南子》、《廣雅》當中都有關於鴆鳥的記錄。它什麼樣呢?大概比鷹稍微大點兒,跟雕或者貓頭鷹的大小差不多,羽毛很有特點,是紫黑色的,脖子比較長,嘴兒是紅的尖的。而且這個鴆鳥神奇就神奇在古人就意識到它的與眾不同,給它的命名也和別的鳥兒不同,雄鳥叫運日,雌鳥母的叫陰諧。據說,若有陰雨天來臨,雌鳥陰諧就會鳴叫。中國南方還有人把這種鳥叫作同力鳥。

    中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到這種鳥有毒性,並且很神奇的呢?這個事兒已經不好去考證了。因為《山海經》裡邊就有它的記載,只是人們在傳說當中說這個鴆鳥有毒,為啥有毒呢?不是說它自己有毒,是因為它專門吃毒蛇而產生毒液。毒蛇的毒性滲透到了鴆鳥的每個器官裡邊兒,於是不光是它的器官裡有毒,內臟裡有毒,肌肉也有毒,甚至連它的尖嘴兒、羽毛都有毒。毒到什麼程度呢?據說鴆鳥在空中飛的時候,如果它排出一坨糞便掉落在石頭上,那塊石頭就會被腐蝕得像泥巴一樣。

    我現在就在想,鴆鳥之所以會絕種的原因就是它太危險了,人們看到它肯定要弄死他。這還只是講它的糞便。當然不只是糞便有毒,鴆鳥的毒性也體現在它的生活空間當中。據說鴆鳥的巢穴底下數十步之內都是寸草不生的。一般情況下,我們講某些動物的毒性,只是對動物有毒,對植物無毒,或者說對植物有影響,毒性對生物具有單一性。但是鴆鳥的毒性可以對付動物和植物,甚至一切礦物質。據說鴆鳥喝過水的小溪裡,所有的生物都會被毒死,就這麼毒。

    那麼鴆鳥的毒哪兒來的呢?我們說了是因為它吃毒蛇,它不怕蛇毒,鴆毒能夠以毒攻毒。這一點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當中有明確記載。我們知道《本草綱目》是非常靠譜的一本書,這裡邊就專門寫了,人假如說被蛇咬了,特別是毒蛇,你就把鴆鳥身上角質的部位刮下來,然後揉搓成粉末,敷在傷口上立刻就能治毒,而且很快痊癒。當然假如說沒被毒蛇咬,你把那東西刮下來敷在傷口上,那麼立刻就會死。就是這麼神奇,這叫以毒攻毒。

    史書上關於鴆酒的那些事兒

    如果說你要是想用鴆鳥的毒性害人的話,非常簡單,就把鴆鳥的羽毛拿過來,在水中或者在酒裡面泡一下,這個水就變成了毒水,酒就變成了毒酒了。也就是我們在古裝電視劇當中看到的叫做鴆酒的東西。人只要喝一點兒這種鴆酒很快就會被毒死。

    關於鴆酒的記載,史書上記載的事例有很多。

    ❶ 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寫的《國語》中就有描述,公元前656年,晉獻公的寵妃驪姬想要謀殺太子申生,她就把鴆毒下到酒裡邊兒,把另外一種毒下到肉裡邊兒,請申生吃飯。太子申生沒有什麼防備,心想我爸爸的小媳婦兒找我吃飯,我得給面子。結果飯菜還沒沾脣,他爹晉獻公回來了。晉獻公就問,吃飯前祭祖了嗎?哦!還沒呢。於是二話不說晉獻公就把申生的酒拿來,往地上一灑,說是祭奠祖先了。結果地面上突然之間就鼓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泡泡。這就說明酒裡有毒,太子申生也因此逃過一劫。

    ❷ 《漢書》裡邊記載:公元前195年,劉邦死了,漢惠帝劉盈繼位,呂后非常擔心趙王劉如意會是兒子劉盈的威脅,就把他召到長安弄死了。弄死劉如意的方法就是用鴆酒給毒死了。在這之後,呂后又想把齊王劉肥給弄死。於是在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劉肥入京朝見,惠帝劉盈熱情地設宴招待這位大哥。倆人吃得正高興,呂后突然就來了,並且暗中吩咐自己的隨從準備兩杯鴆酒,然後把那杯鴆酒就遞給劉肥,命令劉肥為自己祝壽,說你得敬我一杯酒。結果惠帝劉盈不知道怎麼回事,也端了一杯鴆酒給母后祝壽。這呂后一看嚇壞了,趕緊就把這劉盈的杯子給搶下來,並且把酒杯裡邊的酒給到了,酒杯反扣在桌子上。這個動作太明顯了,劉肥看得明明白白,哦!拿過來兩杯酒讓我喝一杯,另外一杯我弟弟要喝,她不讓,啥意思啊?那我也別喝了。於是,劉肥腦瓜兒一轉,撒了個謊,借尿遁逃之夭夭了。後來聽說呂后給他的酒是鴆酒,劉肥也是嚇了個半死,這事兒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呂后要弄死我,我這命還能長嗎?

    ❹ 《漢書·平帝紀》中記載:篡漢的那位王莽的事兒。這個王莽可真是個社會人啊!那可太厲害了,不光是在朝裡邊兒混的明白,在民間混的也明白。他篡漢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天下歸心,大家都想讓他當皇帝,他要不當皇帝,覺得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能配當皇帝了。王莽就是這麼個人,特別牛X吧,但是這位大哥也會用鴆毒。王莽借給皇上獻美酒的機會,就把鴆毒下到這酒裡邊,把漢平帝給毒死了。第二年,立儒子嬰為帝。

    ❻ 《三國志》裡邊記載:魏高貴鄉公曹髦率領著世衛討伐司馬昭,事洩後被司馬昭的部將成濟殺掉了。皇太后就下詔列數高貴鄉公曹髦的罪壯,說這個高貴鄉公曾經賄賂她左右的人,打算趁她服藥的時候,用鴆毒把她給毒死。

    講了這麼多故事,從春秋講到三國時期,大家發現沒了嗎,一般鴆毒事件通常都是發生在宮廷裡面的,而且通常都是陰謀詭計。那麼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鴆毒一,一定是非常好使的。二,鴆毒肯定不容易得到。三,鴆毒的發毒時間一定非常短。

    比如《南唐近事》和《南唐書》裡邊都記載了一件事。五代的時候,南唐烈祖對老臣周本不放心,於是就在一次宴會當中,在酒裡面下了鴆毒,想讓周本喝。周本這時候對皇上也不太相信,其實這個感覺是相互的,他非常警覺,就不喝酒。一個非要勸酒,一個就不喝。兩個人你推我往,勸到激烈的時候,周本找了一個藉口,從旁邊拿過來一個空酒杯,然後把皇上給的毒酒倒在這杯子裡一半,變成兩杯毒酒了。周本端起一杯遞給皇上,非要跟皇上對飲。兩個人互相推讓了半天,行酒令也唱了半天,誰不喝也說不過去呀!皇上喝還是不喝呢?這事兒就僵在這兒了。在座陪聊的那些大臣們也都傻了。因為這個形勢是非常清晰的,皇上就是想弄死周本,大臣們心知肚明。怎麼辦?大家都沒咒唸了。這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表演藝術家,當時叫優人,就是唱戲的,這個人叫申漸高,一直在表演節目,而且他算是皇上的心腹。申漸高一看這個場景就明白了,這僵局打不破了,他就假借跳舞助興的名義就衝過來接過皇上手裡邊這杯酒,回頭又把周本那杯酒也拿過來,說自己表演了半天,口渴了,請求皇上把這兩杯酒賞給自己。說完一飲而盡,把杯子往懷裡一揣走了。南唐烈祖立即暗中派人帶著解藥去給申漸高,但是未等解藥到,申漸高已經"腦裂"而死。腦漿迸裂而死,我的個天吶,你說鴆毒厲害不厲害?

    古人對於鴆毒的反思

    鴆毒這麼毒,在過去怎麼能得到它的呢?正想我們之前所想,它一定是非常難得的東西。而且當人們意識到這東西的毒性和害處之後,基本上各國之間已經達成了一個公約,就是說這玩意太狠了,無色無味,殺人於無形之中。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我們不允許在政治鬥爭和戰場上使用這東西。可其實每個國家自己可能都有一點,但在國際上的公約是不允許的。

    有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一楚國的使者和駙馬出去溜達。在途中就看到有一個人挑了一擔下了鴆毒的酒,楚國的使者非常好奇,就問這酒是幹什麼用的。那人說這是鴆酒,用來殺人的。駙馬說,殺人太痛苦,太殘忍了,這樣吧,我給你雙倍的錢,你把這酒就賣給我吧。於是買下這個鴆酒之後,楚國的這個使者和駙馬就把這酒全都倒到江裡面了。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廣為傳誦,因為它講出了人性的仁慈。但是這個故事很虛無飄渺,哪個駙馬呀?誰呀?倒哪個江裡去了?太不環保了吧,下游的老百姓怎麼辦?河裡的魚怎麼辦,大閘蟹怎麼辦?對吧,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挺假的。

    東晉升平二年,有人向朝廷進獻了一隻鴆鳥。當時的晉穆帝司馬聃,一聽說有人送來一隻毒鳥,非常生氣,就把這個獻鳥的人鞭打二百,並且當眾把那隻鳥燒死在京城的十字街口。

    由此可見,在古代,人們對鴆鳥這種東西是多麼的談之色變。而我們究其原因,估計就是統治階級特別害怕這種東西再現江湖,帶來宮廷當中的腥風血雨。鴆毒殺人無形無影,防止不勝,怎麼辦呢?就只有把鴆鳥完全杜絕在國境之外,不允許出現在本國。

    當然了,晉朝以後,用毒害人的方式和方法就很多了,據史料記載說其中有一個方式就是用金屑酒去害人。據說晉惠帝的皇后,歷史上著名的胖子賈南風,就是被趙王司馬倫用金蟹酒給毒死的。在晉朝以後,史籍當中記載的毒殺人的辦法越來越多,最常見的是用砒霜,而鴆這種鳥在史書上就再也找不到了。

    可是因為鴆毒實在是太悠久,實在是太有名氣了。以至於後來的小說也好,文學資料也好,一提到用毒,就必須首推鴆毒為最毒。

    正如中醫寶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記錄的“金屑丹”,這東西不含黃金,含的是“黑錫”和“雌黃”。我們知道雌黃就是三硫化二砷,所以“金屑酒”也不含黃金,有可能是一種劇毒物質下到酒裡邊,名曰“金屑酒”其實古人只是利用了人們對於吞服黃金會致死的恐懼感。

    同樣道理,鴆鳥滅絕之後,古人言之鑿鑿的“鴆酒”殺人,也就不必真有“鴆毒”了,古人也是利用人們有恐於鴆鳥的毒性,而給毒酒名曰“鴆酒”罷了。也正因此,鴆酒就成了古代毒酒的統稱,就算皇帝所賜的鴆酒也未必就是用鴆鳥羽毛蘸過的酒,可能只是一種普通的毒酒而已。

  • 4 # 田舍老翁

    鴆鳥,漢族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放在酒裡,可以毒殺人。相傳以鴆毛或鴆糞置酒內有劇毒。 鴆鳥生活在嶺南一帶,比鷹略大,羽毛大都是紫色的,腹部和翅膀尖則是綠色的。《五經異義》說它的毒性源於他的食物。嶺南多蛇,鴆鳥就以這些陰冷可憎的動物為食。在所有的蛇中,鴆鳥最喜歡毒蛇;在所有毒蛇中,鴆鳥最喜歡耳蝮;在所有耳蝮中,鴆鳥最喜歡蝮頭。

  • 5 # 世界之外的世界

    鴆鳥滅絕了,目前沒有這種鳥類。拒記載,由於鴆毒的殘酷性實在太過彰顯,很多人一直反對使用這種奇毒。在晉代,朝廷曾下令嚴禁鴆毒,並不準鴆鳥過江。當時石崇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時,曾經捕獲了一隻鴆鳥雛,交給後軍將軍王愷養護,司隸校尉傅詆立即向朝廷告發了此事,朝廷下詔寬宥了石崇,但命令立即把鴆鳥當眾燒死。後來,東晉王饒竟然向朝廷進獻鴆鳥,晉穆帝司馬聃大怒,下令把王饒鞭打二百,並把那隻鴆鳥當眾燒死在京城的十字路口,可見確實有這種鳥,可是現在已經滅絕了。

  • 6 # 淅淅的小雨857

    鴆鳥,漢族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放在酒裡,可以毒殺人。相傳以鴆毛或鴆糞置酒內有劇毒。

    鴆鳥生活在嶺南一帶,比鷹略大,羽毛大都是紫色的,腹部和翅膀尖則是綠色的。《五經異義》說它的毒性源於他的食物。嶺南多蛇,鴆鳥就以這些陰冷可憎的動物為食。在所有的蛇中,鴆鳥最喜歡毒蛇;在所有毒蛇中,鴆鳥最喜歡耳蝮;在所有耳蝮中,鴆鳥最喜歡蝮頭。

    鴆鳥在古代,一切有害的物質都被視為不祥的徵兆,人們不可輕易說出他們的名字,甚至不可想象他們的形體,否則將會被不祥的東西附身。於是,人們以諱稱替代事物原有的名字,保證自己不受他們的侵擾。

    鴆鳥因此獲得了"文血"這個稱呼。得名的原因是,據說因鴆鳥而死的人,吐出的鮮血凝結以後,會顯現優美的紋理。

    鴆鳥最可怕的地方自然是它的羽毛。鴆酒,也叫酖酒,早在《左傳》中就已提到。用鴆鳥的羽毛劃過酒,酒即含有劇毒,就是鴆酒,飲之令人立即斃命。鴆毒毫無顏色和異味,毒性卻能夠盡數溶解於酒。當然這只是個被誇大了的傳說,事實上有許多毒酒並不是僅僅用鴆的羽毛劃過的,而是在酒中同時摻入了某種毒物(例如烏頭、毒箭木、毒芹汁等等),不過人們習慣上也都叫它鴆酒。

    鴆酒不是可以隨意配置的,這需要技術精湛的醫士出面,從而分化為一個陰鷙的職業,叫"鴆者"。這些製造毒藥的天才在犀牛角、獸皮的保護下,也是顫顫巍巍地接近尤物,稍有不慎,即會引火燒身。古籍上有很多關於以鴆酒賜死和飲鴆酒自殺的記載,"懼鴆忍渴"、"飲鴆止渴"就源於此。在酒中滲入某些有毒的物質製成的毒酒,歷來被人們作為殺人的利器。古代的一些史籍如《史記》、《漢書》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南唐書·申漸高傳》中說:南唐皇帝李升顧慮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難以控制,想誅殺之。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鴆酒"賜給周本。周本察覺了皇上的意圖,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說:奉給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當即色變,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為帝王演戲奏樂的優人申漸高見此情景,一邊跳舞一邊走了上來,接過周本的酒說:請皇上把它賜給我吧。說畢,一飲而盡,將杯揣在懷中走了。李升立即暗遣人帶著解藥去給申漸高,未等藥到,申漸高已經"腦裂"而死。原文雖未說明腦裂的詳情,但聽起來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事訴訟被告不出庭可以嗎?有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