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孤舟
-
2 # 孤舟釣江雪
因為歷史上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例子實在太多。既然如此,蜀國怎麼可能輕易投降?
另外,蜀國雖然比魏國弱,但蜀國有兩個優勢:一是蜀國比魏國團結,沒有儲位之爭,也沒有被曹室宗族視為眼中釘的司馬家族。二是蜀國和吳國結成聯盟後,孫吳兩家合力絕對比魏國強,魏國北方還要防著遊牧民族。如此一算,蜀國未必沒有勝算。
題中的觀點,自認為高明,看似有道理,實際上無非是馬後炮而已。
-
3 # 星途史話
覺得怪就對了,戰爭哪有不死人的,三國演義初期就有說過,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都一開始打仗稍有劣勢就投降,那也不會有那麼多英雄人物出現了。
不說三國時期,自周朝數百年統一之後,春秋戰國分裂時期長達四百餘年,但各諸侯國治下百姓依然有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分裂並不一定是壞的; 自始皇帝橫掃山東六國後統一天下不過短短十五年,一樣搞得是怨聲載道,民憤滔天,統一也未必就是好的。統一天下大多數人都是想名垂青史,福廕子孫,哪個會輕易放棄(當然也有阿斗這種可能有大智慧的人,選擇安樂生活,放棄不切實際的一統江山的夢,這個爭論更多,就不談了)?或許偶爾也會有像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劉皇叔這樣的英雄人物,真心為了一統天下,從而佑天下蒼生的,這樣的人就更不會輕易放棄了。
天下統一未必會好,不然就不會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嘆,天下分裂也未必差,不然春秋戰國就不會分裂長達數百年。劣勢投降還是掙扎的爭論也一直都在,就連霸王自刎烏江邊也同樣有“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和“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不同看法,不拼一下誰知道會怎樣?
-
4 # 經典守望者
我們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物質至上的社會,以至於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利益和物質才是第一位的。而拋棄了背後的是非,正邪,忠貞與背叛,理想與信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各種的奇談怪論,但是卻能俘虜一大群受眾。
曹魏得國不正,曹操以臣叛君,欺凌幼主,廢殺皇后。威逼群臣百官,擅殺朝廷重臣。這都是記載在史書當中,而非小說杜撰。這樣的行徑很明顯是奸賊獨夫所為,是對於自身經歷的一種背叛。如今的人將利益,過去的人講品格,三國混亂的根源就在於中央核心為奸賊所控制,所以吳蜀兩家都不甘心臣服於曹操。其實在兩漢時期有很多主動臣服於中原的地方政權。比如西漢時期的南越政權,東漢早年主動臣服劉秀的河西竇融。所以,蜀國不投降是因為信念,而不是物質。
有趣的是,這種論調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王朗一節中王朗所持的觀點十分相似,就是罷兵休戰,舉國投降,黎民免受戰火之苦,官員不失封侯之位。可是,卻被諸葛亮大義凜然正面斥退,就是因為諸葛亮方面有自己的道理存在,有一股浩然正氣支撐,才能夠言之鑿鑿,讓王朗羞愧而死。所以說,題目中的觀點很明顯是錯誤的。
-
5 # 愛妮品歷史
阿斗倒是早早投降了,益州人民是否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哩?
先來點開胃小菜,順便複習一下易大教授的神論:司馬伐蜀如何勝?驅逐荊州和東州,蜀人治蜀得民心。
所以穿越過去,撞見魏兵應該念以下平安咒:太君別開槍,我似正宗絲穿人,不似服北服南人!
現實如何?
鍾鄧之役,放兵大掠,誰復別楚、蜀者乎?
皇軍進村了,什麼荊州人、益州人,統統都是肥羊,還管你原產地?Are you kidding me ?羊就是羊,誰復別楚、蜀者乎?
再看看我大晉初治益州的功績:
巴郡……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
只聽說過溺女童,天府之國居然出現了大規模遺棄男童。什麼叫苛政猛於虎?這就叫苛政猛於虎。你不節育,朝廷來幫你節育。
剛到泰始四年,就來了出益州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
故中軍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結亡命刑徒,得數百人,自稱諸葛都護,起臨邛,轉侵江原。……初,諸葛瞻與鄧艾戰於綿竹也,時身死失喪,或言生走深逃。瞻親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其後,汶山守兵叛,漢中郡吏反,到了元康年間更是乖乖不得了,開鬧流民起義。正兒八經的天下未亂蜀先亂。經過我大晉一番猛如虎的治理,留下了句民諺:
蜀賊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奈何奈何。
一通折騰完,李雄重新獨立,搞出了個成(漢)追蹤蜀漢故事,益州人民才算過了段消停日子。又出現了熟悉的記載:
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
末了一算賬,據說窮兵黷武的蜀漢統治期間,賬面口增八萬,我大晉承平日久,賬面口增四萬,還能說啥哩?
有些政治正確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當然正確,譬如統一。
實施善政的朝廷統一,這叫進步。實施惡政的朝廷統一,這叫禍禍。從這個角度看,鑑於當代及後代公認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實施了典範善政,魏、吳兩家應該麻溜向西叩首,倒戈卸甲,以禮來降,讓全中國人民都享受一把吏不容奸,強不侵弱,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待遇才是,咋能反過來?這覺悟還不及張溫同志呢。當然,覺悟高也未必是件好事:
權既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暨豔事起,遂因此發舉。
雖然否認不了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可以幹掉說出事實的人嘛。故而,鄙人說的固然是大實話,各位穿越過去可千萬別找孫十萬照本宣科了。切切。
-
6 # 三思彧
這是一種我認為價值觀比較冷酷自私的論斷,把歷史想的太輕飄飄,想當然。
東漢末年亂世之所以最後只分為了三國,而沒有變成先前的春秋戰國,後世的南北朝。就是因為有曹操劉備孫權這些強人的努力。
從天下層面上講,三方都希望天下統一,也都認為自己是統一天下的人(劉備曹操兩方這種意識最為強烈,孫權稍弱點,有點偏安的意思)。
三方經過各自努力,達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那個時候,誰主動認輸,誰就是自己否定自己的努力,特別是在第一代的創業者來講,沒有人願意拱手相讓自己的心血。
對於諸葛亮而言,他雖不是君主確是蜀漢實實在在的領導核心。
諸葛亮是有理想的人,他和曹操身邊的荀彧一樣,希望最後的天下,還是迴歸於大漢的天下,一旦這中理想破滅,荀彧選擇了死,諸葛亮選擇了堅持這種理想到死。
諸葛亮和荀彧是有高尚人格與理想的,讓諸葛亮拱手放棄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與之定下隆中對三分天下戰略總規劃的輝煌成果。
這是對劉備,關羽,張飛等等那一批忠志之士畢生努力的否定,也是對諸葛亮自己的否定。
試問,追求理想追求價值的人,怎麼可能做的出這種事情?
若果諸葛亮選擇了妥協,他還是諸葛亮嗎?歷史上每個人都做到識時務者為俊傑,那歷史該變成什麼樣?
還會有春秋戰國、三國蕩氣迴腸的歷史嗎?
沒有了這些歷史,到底是得還是失?
-
7 # 酒醉憶往昔
現在來看,這樣的言論沒有問題。蜀國早日投降,對國家層面的統一大局有利,加快一統步伐;對人民有利,可以早日停戰,恢復生產,休養生息。
事後說什麼都可以,因為歷史已成為定局,已經發生的事無法更改,放在當時,誰勝誰負還不好說。
有人說蜀國最弱,肯定幹不過曹操集團。不要用兵力對比,或是國力強弱來說明未來屬於誰,若是這樣可以決定天下歸屬,袁術、袁紹可就不服了。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為他謀劃三分天下,其實已經給劉備機會了,這麼長的時間內,他都沒有搞定東吳,反而和東吳反目成仇,註定他做不了像劉邦那樣,整合反對項羽的力量建立漢朝。
表面上三國並立,其實東吳就是打醬油的,並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統治階層貪圖安逸,自始至終都有歸順曹操集團的意圖,在和劉備集團鬧掰後,還是選擇向曹操稱臣,做一方諸侯。這就是劉備的機會,只是他沒把握好。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帶著蜀國繼續開戰,這就沒有意義了,連劉備都做不了的事,劉禪更做不了。諸葛亮最後幾年的戰爭,已經失去當初的目標,只為戰而戰。
-
8 # 靜心聽月1975
諸葛亮反覆北伐的真實意圖。如果不打,蜀國馬上就會掛掉。建議深入的看三國志,多分析,多排表,然後再多看幾本書,只看一本陳壽的三國志是不夠的。
以上那些朋友的回答,和您一樣,只看到很淺的表面。
蜀國,他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外部的,而是內部。內部因素要佔到90%。
先說外部,從周開始,四川盆地就是一個天然的巨型堡壘,四面環山,而且山勢極其險峻。
無論古今中外,小規模戰爭拼的是軍隊素質,但國家級戰爭,打的是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經濟和後勤。
北面魏國?諸葛北伐,自己部隊出山都困難重重,後勤保障乏累,別說從外面要進來。就算小部隊偷渡進來,沒有重型武器,也不可能攻破成都(鄧艾的成功不是軍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入山口建立長期的牢固的前進據點,囤積足夠的後勤資源,然後找機會緩慢進軍,這樣對攻方也是極大的消耗戰。諸葛亮為了斷缺這唯一的可能性,因此一直在這個方向上採取攻勢,使魏國無法建立前進據點。所以你看,每次諸葛打完了就全軍撤,全民撤,堅壁清野。魏國一點辦法也沒有。就算突破外圍山區,從長安出發,輸送糧草到劍閣關下供養進攻軍隊,每運出100斤糧食,到達前線將只剩2斤半,這樣的後勤負擔,別說當時的魏國,最繁盛的唐宋時期也是很困難的。
東面吳國?別說有荊州這個據點,就算沒有,去看看中國地理的高程圖吧,過了公安,溯江而上也是不可能的,走陸路,難度比北路更大。反而,要順江進攻東吳倒是很便利的。所以東吳不惜一切也要拿下荊州,增加水軍的交戰機會,增加本國的縱深防禦距離。就算拿下了,也無法繼續進攻了。因此,這個方向上,東吳對蜀始終是採取堅固的守勢,而且投入的兵力,遠大於對北方的魏國,並且由歷任大都督親自駐守。對魏有長江天塹和強大的水軍。當蜀國向吳提出同盟時,長舒一口氣的,是吳國。
南面和西面的少數民族,他們沒有成規模成建制的軍隊,特別是軍事指揮和協調系統,也沒有像樣的工業(手工業)基礎為軍隊提供器械,農業也很薄弱,所以根本無法發動國家級的戰爭,無非是盜匪級別的騷擾。
-
9 # 絕密卷宗
雖然這種言論從人類整體上來看,出發點是正確的,畢竟避免了戰爭,戰爭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悲哀的,受苦的都是平民。比如徵兵,戰爭的傷亡,耗費的軍餉這些都得是平民來買單。假如我們現在全球就只有一個國家,那麼根本上就能避免很多戰爭,當然也會有一些弊端。但我主觀認為,可能利大於弊。
但是人性是貪婪的,諸葛亮姜維等人都是有大理想的,誰都想做天下的霸主。改變當時的暴政,曹操同樣如此。但人性真的這麼偉大單純嗎?只是為了改變世界嗎?我認為應該還是有想稱霸世界的想法。權力的慾望也在作祟。即使後來蜀國得了天下,漢獻帝劉協沒死,也不一定能座上皇位。人性本身就是貪婪的,劉備以皇室宗親的名義復國看似名正言順,但到了後來三國鼎立時期,他的理想任然是復國後把天下讓給劉協嗎?那麼既然有那麼大的理想,為什麼不能讓百姓少受點苦呢?之所以有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就是權力的慾望在作祟。當然他們這些人理想肯定是有的。肯定是想改變世界的。但權力的作用肯定更大。
-
10 # 雲哥看歷史
因為這些話都是馬後炮。蜀國就不能贏嗎?這亂世就不能由蜀國來終結嗎?
蜀國滅亡時,有28萬戶、94萬人口,蜀國的盟友吳國有53萬戶、230萬人口、而魏國有66萬戶,443萬人口。那麼以吳蜀兩國的三百多萬人口對魏國的四百多萬人口,基本勢均力敵。為什麼不博一博。而且自古以來漢族政權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因此魏國得抽出相當一部分的兵力守衛北部邊疆。而吳蜀兩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如山越與南蠻諸族都比較弱小,對兩國政權基本造不成威脅。相反,吳蜀還經常聯絡北方的遊牧民族夾攻曹魏。
比如公元213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再次北伐曹魏,與鮮卑軻比能通訊,兵屯石城,遙相呼應。魏明帝曹叡命牽招進討前往抵禦。諸葛亮退兵後,軻比能才回到漠南。比如公元247年,關中地區的羌胡族反叛曹魏,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成為蜀國優秀的騎兵來源。
因此蜀國和蜀國的盟友並沒有太大的劣勢,蜀國完全有希望翻盤。如果三方共同努力,蜀國攻佔關西等地,東吳攻佔徐州,鮮卑攻佔幽並等州,在疲於應付之下,曹魏必敗。屆時蜀國再驅除鮮卑,討平吳國,那麼三造大漢的偉業就會成功。
-
11 # 歷史也好玩0
不知道這樣的觀點是怎麼想出來的。
我覺得完全不通,雖然是在亂世,百姓民不聊生,人人都盼望統一,但是統一不是需要投降的,尤其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蜀漢為正統,自然需要以力抗爭。如果看誰厲害,就不做抗爭,那古往今來的戰爭基本上都打不起來了。
如果魏國投降,也許蜀國治理天下更好呢。
-
12 # 米龜趣文
不能這麼說,創業艱難守業不易,蜀國是劉備張飛關羽包括諸葛亮法正等等這些人打下來的,付出了很大心血經營,豈有隨意送人的道理,獨立自主勝過寄人籬下,人要有奮鬥,有奮鬥就會有犧牲,即使失敗了,別人也敬重你是個好漢。男子漢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有責任有擔當,怕苦,怕死,成不了事業。人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貪生怕死軟骨頭,並不是生存之道。
回覆列表
說這話的人分兩種: 一種是站在現代的角度看古人,一種是思想上就是個軟腳無力之人。
首先蜀漢政權是劉備與眾人,不斷的辛苦奮鬥才建立起來的。其過程的艱辛,常人難以想象,且隨時可能身死族滅。
期間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赤壁之戰佔據荊州,迫降劉璋,巴蜀遂平,漢中之戰,方始稱王。
而且劉備一直的夙願是恢復大漢國威,再現盛世輝煌,並不是貪圖個人的安逸享樂。繼承遺志的諸葛亮等人也是為此理想努力奮鬥,同時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當然也不能說曹魏就有錯,誰能說曹操和其子孫們不是為了天下蒼生過更好的生活呢?只是各自的理想不一樣罷了。
所以古人的許多行為思想是我們今人無法理解的,只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那個時代。很難明白那個時代人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正如前些年有人懷疑邱少雲烈士當時為何能火燒不動,還從生理學等各個角度去分析一樣。你不是英雄,肯定不能理解英雄。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光輝形象也是不容置疑的。而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為理想而堅定奮鬥,忠貞不二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深刻學習的!
如果一切都如平常,當初日軍侵華,那些前仆後繼的英雄們的行為就更不能解釋了。正是有那些英雄們的付出與奮鬥,我們今天才能有尊嚴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