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子子

    我有個表姑姑,7、8歲的時候父母離世,被寄樣在她大伯家。

    伯父一家人對錶姑姑,像是對待一個吃閒飯的人那般討厭,讓表姑姑幹家裡所有的活,卻時常不給飯吃,捱打捱罵是家常便飯。

    後來還把表姑姑上學的書都燒了,卻讓自己的智障的女兒一直唸書。

    奶奶那時候,時常借走親戚串門的由頭去看錶姑姑,經常碰見姑姑睡在柴房。也時常找藉口帶姑姑回來,給她做好吃的。

    後來,表姑姑的大哥從部隊轉業,託關係把表姑姑送進工廠,表姑姑成了一名工人。

    工作後的表姑姑,事事出色。成家後,更是把家裡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做得一手好飯菜,兩個兒子的婚事也是張羅得人人稱讚。

    不僅如此,她對身邊幫助過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同事,都是不遺餘力地照顧。

    有時候,很多人都會感慨,曾經的苦難,真的是會磨礪人。

    表姑姑也時常說,因為小時候在別人家,如果事情做不好就會沒飯吃,所以這讓她養成事事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性格,也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因為在別人家顯得多餘,很少有被愛的時候,所以好心人的幫忙,總會讓她感激涕零,銘記在心。所以,她也時常會傾囊幫助別人。

    這樣的結果,我曾經有位同事陳姐,也是如此。

    因為小時候被寄養在舅舅家,雖然舅舅一家人對她很好,她還是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她處處做事都要自己做到最好,不給舅舅惹一絲麻煩。說話也是察言觀色, 不在人煩的時候去打擾。

    後來,她在工作上也是事事出色,是公司核心部門的負責人之一,她的家裡也總是一塵不染。只要我們幫過她哪怕一次,她也是一直記得,時常感謝。

    或許,這是寄養比較好的結果了。但我相信,凡事都有兩面性,寄養背後的那些傷害一個人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學習才能達到可以寫出詩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