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瓷海一葉

    從漢代開創的低溫彩釉陶發展到唐代,成為了集多種釉色的低溫鉛釉品種,其中主要的釉色為黃、綠、白三色,所以一般稱為"三彩″。

    唐代三彩的窯址有河南鞏縣、陝西銅川、河北內邱等。唐三彩也是低溫鉛釉,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銅、鐵、鈷、錳等礦物元素作釉料著色劑,並在釉里加入大量煉鉛熔渣和鉛灰作助溶劑,經過約1050℃左右的溫度生坯素燒,施釉後再經900℃的釉燒。釉面有深綠、淺綠、翠藍、藍、黃、白、赭、褐、黑等多種顏色。唐三彩釉料以鉛為主的氧化物作為助熔劑,起到降低釉料的熔融溫度的作用。在燒製過程中,各種著色元素熔於鉛釉中,不同釉色互相浸潤、交融,形成了的絢麗多彩的釉色,鉛還能使釉面更加滑潤具光澤感,減少釉面流動不足造成的缺陷,使得器物更加亮麗。唐三彩始見於高宗(650~683年)時期,開元(713~741年)年間為極盛期,到了天寶(742~755年)以後數量逐漸減少。

    延習唐三彩,有遼三彩、宋三彩。宋三彩的窯址有河南登封曲河、魯山段店、禹縣扒村、寶豐青龍寺和河北觀臺窯等。

    著名唐三彩的產地鞏縣,有芝田窯,在宋代是一處較具規模,單獨燒製三彩器的窯場,並且承擔為宋皇陵燒造器物。宋三彩亦為陶胎,主要以刻劃裝飾,同唐三彩一樣,也是先燒成素胎,填上彩色釉後燒製而成。彩有黃、綠、白、褐四種主要釉色,還有醬色、豔紅、黑色,另外新創制了一種翡翠釉,色澤青翠明亮。宋三彩釉中不含鈷料,故釉色中沒有藍色。

    以往把金三彩都歸入宋三彩,考古挖掘表明與上述芝田同屬鞏縣,有較強地域關聯的黃冶窯等窯口等窯口,金代也生產三彩器物。黃冶窯出土過墨書“正隆乙卯"即金正隆四年(1159年)的三彩瓷枕,是一件重要的紀年器物。

    關於金三彩與唐三彩燒製溫度的比較,恐怕不能一概而論,宋金三彩釉的配方與唐三彩相比,除氧化鋁含量稍低外,鉀、鈉、鈣、鎂的含量都較唐代高,這樣就有利於降低胎料的熔融溫度。而宋金三彩的胎有不同的情況:

    ①白胎(這是佔大多數的),透過1200℃左右素燒後,呈現出瓷化程度高,胎質堅硬,吸水率低的特點。

    ②紅胎,800℃的素燒溫度,產品胎質鬆脆,吸水率很高。

    所以大部分宋金三彩(白胎器)燒製溫度高於唐三彩,一小部分(粉紅胎)接近,一小部分(紅胎)燒製溫度低於唐三彩。

  • 2 # 錢明臻369

    『素三彩』的燒製從傳世品看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低溫彩釉陶器,一類為低溫彩釉瓷器。

    唐三彩、遼三彩、金三彩為低溫彩釉陶器,由東漢低溫釉陶發展而來。三彩釉陶的燒製方法是用粘土做胎成型乾燥後,入窯素燒,溫度為1000℃一1100℃;然後在胎上再施以配製好的各種彩釉料,入窯釉燒溫度約850℃—900℃。主要色彩為黃、綠、白、藍等,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主要產品。

    而真正意義上的素三彩是低溫彩釉瓷器,明代由景德鎮燒製成功。在製作時,先將設計好的圖案花紋,在用瓷土做的坯胎上進行刻劃,乾燥後置於窯內經1280℃—1320℃高溫素燒成瓷胎,然後再根據紋飾設色的要求,在瓷胎上施低溫彩釉,將各種彩釉分別用筆填塗於所設計的花紋圖案中,也有的將一種彩釉一次澆滿全器,再剔去一部分,剔去的部分是需填塗其他色彩的地方。最後入窯釉燒,溫度為850℃—900℃。也有在先燒好的白瓷器上,繪低溫彩釉紋飾的,多為清代製品。

    總之,素三彩是中國在制瓷工藝上高溫素燒胎與低溫釉燒相結合的一種制瓷技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最好的感情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