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越的黑貓警長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白了,詩歌就是抒發感情的載體。

    詩歌在中國歷史悠久,至唐朝達到頂峰。古詩講究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等手法和技巧,如杜甫的“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而古代詩人因寫作技法和遣詞造句習性所致,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李 白——懷才不遇、豪邁奔放。杜 甫——憂國憂民、沉鬱頓挫。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王 維——淡薄功名,熱愛自然。劉禹錫——今昔對比,國運衰微。李商隱——意境朦朧,有苦難言。蘇 軾——屢遭貶謫,渴望功業。陸 遊——國土淪喪、悲憤慷慨。辛棄疾——抗金救國、恢復中原。李清照——國破家亡、悽悽切切。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套用武俠小說中對高手境界的劃分:手中有刀、心中有刀、手中心中均無刀,到了第三個境界即已進入無跡可尋之境界,無招勝有招 可無敵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從外國帶回一支葡萄酒,哺乳期可以喝葡萄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