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郎不吃肉
-
2 # 激思
三文魚是海洋生物,是鮭魚用鰓呼吸,截止目前專家還沒有發現魚類感染新冠病毒。
而北京某農貿市場上,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個人認為並不是三文魚本身攜帶病毒,而是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首先發生在農貿市場。而農貿市場內,人員流動性極大,密集擁擠度很高,同時人員比較繁雜,不能排除有人本身已經被感染,後帶入農貿市場。
其次農貿市場環境影響。農貿市場內,特別是賣三文魚或冷凍魚類,由於溫度低,更有利於病毒的生存傳播,且受空間環境的影響,傳染相對較容易。
第三運輸的途中,三文魚已經被感染,運入市場上市,把病毒帶入農貿市場。
總之,三文魚都是蘸醬生吃的,感染傳播的風險很大,因此熟食比較安全。
要加強農貿市場的管理,定期進行消殺,檢測,切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病毒無孔不入,當發現有人感染,已經在人際間傳播。
要強化個人防護措施,除帶口罩外,減少到人員密度高的地方去,心存戒心,心存敬畏,才是王道。
雖然發生了農貿市場三文魚案板上有病毒,導致了數人感染,但相信政府能夠科學應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徹底切斷感染源,徹底打贏這場保衛戰。
-
3 # 逍遙的想法
三文魚連肺都沒有,怎麼可能感染呢?準確說是汙染,魚本身沒問題,可能在於運輸,銷售,包裝過程中出現了被病毒汙染的情況。。。
-
4 # 美美7680
加工三文魚的工人感染新冠病毒,三文魚受到汙染,因為新冠病毒在低溫狀態下,活性強。加強進口檢疫,把新冠病毒擋在國外。
-
5 # 豬扒界娛樂
為什麼都在查三文魚?
6月13日以來,北京連續出現新增確診病例,其中在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所以,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查三文魚,很多大型商超連夜下架三文魚。
三文魚會攜帶新冠病毒嗎?新冠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β冠狀病毒屬,目前發現β冠狀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也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夠在魚類身上覆制繁殖。
據瞭解,目前確診為陽性的幾十人,都吃了同一批三文魚的可能性比較小,一開始可性是通過粘膜的接觸傳播,比如摸過汙染的冰鮮三文魚,不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是通過三文魚汙染攤位及周邊環境 ,進而接觸傳播人,後來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比較大。出現這些所謂無症狀感染者,說明肯定有傳染源,現在進口海產品是否被汙染也還沒有弄清楚,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現在關鍵是要及時監測到。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由於目前不知道三文魚等海鮮類產品上的病毒到底來自何方?建議:暫時不要生吃三文魚。對於普通市民來說,由於新冠病毒對熱很敏感,56℃下30 分鐘就失去感染能力了,所以只要食物充分加熱,應該沒問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中也提到: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重點還是強調個人防護,外出採買戴口罩,處理食物前後要洗手。
最後,相信在不久之後,謎團就會迎刃而解,而老百姓界時將能夠繼續放心地食用三文魚等水產品;也提醒大家注意防護,切記不可掉以輕心!
-
6 # 一般般的過客
汙染與感染一字之差,但是卻有著本質區別的。感染指的是三文魚還在海洋裡的時候,活著的時候,新冠病毒感染一條魚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而汙染是指的它們被捕撈出水後剔骨去皮切為塊狀,加工為食物或者食品的時候受到的來自人類社會的製作流程中的汙染。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大。生產流水線上的工人感染了病毒順理成章地會對他們製造的產品造成汙染。而這些產品如果沒有病毒檢測流程,那麼病毒就會免檢由產品變作商品,通過經營商先是批發然後零售進入消費者的家中廚房,最終成為餐桌上的汙染者。我估計這種來自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瘟疫很可能就是這樣造成了人間悲劇。而那些廣袤無垠的農村人口沒有這個口福食用冷藏食物和食品,他們卻不知道他們卻躲過了一場浩劫。中外都是如此。
回覆列表
三文魚(學名Oncorhynchus)其英語詞義為“鮭科魚”三文魚分為鮭科鮭屬與鮭科鱒屬,所以準確的說Salmon是鮭鱒魚。鮭科魚中的鱒屬魚有兩種:海鱒和虹鱒。
三文魚也叫撒蒙魚或薩門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的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馬哈魚一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如中國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中文名
鮭魚
外文名
salmon
別名
北鱒魚、大馬哈魚、羅鍋魚、馬哈魚、麻糕魚
形態特徵
三文魚體側扁,背部隆起,齒尖銳,鱗片細小,銀灰色,產卵期有橙色條紋。鮭魚肉質緊密鮮美,肉色為粉紅色並具有彈性。
生活習性及屬性
三文魚為溯河洄游性魚類,在河溪中生活1~5年後,再入海生活2~4年。產卵期為8月至翌年1月。溯河產卵洄游期間,它們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壩,經過長途跋涉,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產卵場,而且還不攝食。
每年的大概是7月~10月間,會有成千上萬條三文魚到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亞當斯河段繁衍後代。
它們都是從太平洋逆流而上而來的。行進的過程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進一個階段就有一個層梯式的“增高”。到一個“層梯”,就好比我們上臺階一樣,需要邁步向上。而魚只能靠身體不停地跳躍,才可能達到下一層梯。(如同鯉魚躍龍門一樣。)可是因為特殊的環境及三文魚特別的產卵習慣,必須要到達這個長距離高海拔層梯的上游,才可以產卵。所以它們所躍的不僅僅只是一兩層的“臺階”,而是很漫長的迴流之路。
會有許許多多即將冬眠,需要補充食物的熊。這些熊會叼住因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魚兒,所以也會有許許多多的魚死於熊逐漸肥大起來的肚子裡。
只有經歷過層層難關後,三文魚才可以抵達最上游的一個平靜的湖面產卵。產卵後,三文魚死亡,結束它的一生。
還有一些鳥類會食用三文魚們辛苦產下的卵,供給自己生存。而三文魚死去後,它們的屍體會供許多動物食用。也有一些類似狼的陸地動物會叼著三文魚,在森林內覓食。而食用後,陸地動物則會將剩下的殘骸留在那裡。隨著時間的流逝,殘骸慢慢腐爛在地裡,成為大樹的養分,幫助森林成長得更加茂盛。
孵出的小魚苗將會重新回到海洋,成長之後,它們又會沿著長輩走過的路成群洄游,奇怪的是它們總是能準確找到母親產卵的地方,重複同樣的悲壯。
繁殖方式
到了繁殖季節,性成熟的三文魚會叢集回到其出生的河流進行產卵。雌魚強壯的尾巴會在碎石間拍打水體制造迴流,再在河床挖出陷坑築“巢”。雌魚和雄魚會分別在陷坑的上游產卵及排出魚精。雌魚會再一次使用其尾巴,拌動碎石覆蓋陷坑中的卵及魚精。大西洋鮭是多次繁殖的,即它們不會在產卵後死去,而是會回到海洋恢復自己後,來年重新溯游入河重複產卵。
分佈範圍
三文魚又叫撒蒙魚或薩門魚。三文魚學名為鮭魚,是世界著名的經濟魚類之一,主要分佈在太平洋北部及歐洲、亞洲、美洲的北部地區。
野生三文魚產於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主產區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也有少量的野生三文魚。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對三文魚資源都有很嚴格的保護措施,阿拉斯加州政府規定,捕撈三文魚的船隻須有專門的執照,每年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出海捕魚,捕撈還有配額限量。政府組織科學家每年對各種自然因素進行調查研究,然後計算出當年允許捕撈的總量,再分配給每條船。一般每年允許的捕撈總量都控制在魚群總量的1/7~1/8之間,以確保三文魚種群的繁衍。
營養價值
1、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每週兩餐,就能將受心臟病攻擊死亡的概率降低三分之一。鮭魚還含有一種叫做蝦青素的物質,是一種非常強力的抗氧化劑。其所含的Ω-3脂肪酸更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物質,有增強腦功能、防止老年痴呆和預防視力減退的功效;
2、三文魚能有效地預防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譽:
能量139千卡蛋白質17.2克
脂肪7.8克葉酸4.8微克
膽固醇68毫克維生素A45微克
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8毫克
煙酸4.4毫克維生素E0.78毫克
養生功效
1、富含蛋白質,和其他的魚類一樣,三文魚也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比其他的魚類更高,所以,多吃三文魚可以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因為富含高蛋白所以還可以提高免疫力。因為蛋白質豐富,就有利於保護血管的彈性,因此可以調低血壓 ,血紅蛋白也是蛋白質的一種,因此可以緩衝貧血,有利於生長髮育。
2.、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礦物質,和我們毛髮的顏色有關係,如果缺少銅,就會出現少年白髮,而且銅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面板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缺少銅也同樣會導致貧血,所以,多補充三文魚是攝入銅比較好的途徑之一。
3、預防中風。因為三文魚可以在深海里生活,它的血液中有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清除血液中過多的飽和脂肪酸,降低血脂,加強血液迴圈,還可以減少脂類毒素對血管壁的破壞,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所以,可以有效的預防中風。
4、其他功效。因為三文魚中含有DHA,被稱為大腦的保護神,因此有增強腦功能、防治老年痴呆的作用,可以用來輔助治療和預防帕金森症、腦中風、視力減退等疾病。三文魚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糖尿病。
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得知新發地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後,北京多家超市連夜下架了門店中所有三文魚。三文魚一夜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那麼三文魚到底還能不能吃?中國市場上的三文魚又都是來自哪裡呢?
挪威三文魚
挪威三文魚1985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在2001年之前,中中國人吃的三文魚,都是挪威產的。2001年,中國加入WTO,放開市場,智利三文魚、丹麥法羅群島三文魚,也逐步進入中國市場,與挪威三文魚展開白刃戰。但不管怎麼樣,挪威三文魚還是絕對的贏家,直到2010年還佔有中國三文魚市場 92% 的市場份額。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吃的三文魚也幾乎都是挪威三文魚。
不過,從2010年開始,中挪關係惡化,挪威三文魚的進口量也大幅下降,降到2013年上半年的32%,但依然是中國三文魚的最大進口國。轉折點是在2015年。中國出臺對挪威三文魚的部分禁止進口令後,挪威一下子跌到第六位進口國,丹麥法羅群島成了中國三文魚的最大進口國,直到2018年中國解除這個禁止令到現在挪威三文魚依然是中國市場上三文魚的老大。我們現在生吃的三文魚,大多數是挪威進口的,以進口生鮮主打的盒馬,主打賣的就是挪威三文魚。
智利三文魚
2015到2018年,挪威三文魚黯淡的這些年,智利三文魚挑起大梁,成為了明面上的市場老大之一。智利三文魚憑藉脂肪含量少,吃多了也不會覺得膩,其實,智利三文魚用的就是挪威三文魚的魚苗,只不過在很多地方做了改進,讓味道更加討好消費者的喜好。智利就成了全球第二大的三文魚出口國。而且,相比挪威三文魚,智利三文魚另一個優勢是,價格便宜,又免關稅。
丹麥法羅群島三文魚
法羅群島 Faroe Islands ,是丹麥的一個自治島嶼,就在挪威的隔壁。法羅群島三文魚品質好,通常比其他三文魚要貴個至少10%,他們走的是市場高階路線。法羅群島超過6公斤的冰鮮三文魚,在中國市場特別受到歡迎,這也是它高價的資本所在。
除了挪威、法羅群島、智利三文魚以外,還有英國三文魚、澳洲三文魚。
英國三文魚和澳洲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銷量,不相上下。不過始終只是二線品牌,跟第一陣營有太多距離,不為中中國人所知市場份額少。
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進口三文魚的病毒是哪裡來的?
生鮮食物安全嗎?會成為傳染源嗎?
進口食物是否還能食用?
1 三文魚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
檢出新冠病毒 ≠ 感染新冠病毒。
諮詢了水產、病毒、食品領域的幾位專家,先說結論:三文魚自身幾乎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1. 三文魚來自海洋,不太可能接觸病毒源
目前認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然後通過在某種中間宿主上的進化,最終傳播給人類。
而三文魚是種海洋魚類,中國進口的三文魚主要來自挪威、智利和丹麥的海域,這些海里的三文魚祖祖輩輩可能都沒見過蝙蝠長啥模樣。也幾乎不可能接觸中間的宿主(目前宿主以哺乳動物為主)。
新冠病毒入侵宿主,主要是通過與細胞上的 ACE2 受體結合。
已有的模擬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無法結合魚類的 ACE2 受體,也就意味著魚類不具備結合病毒的條件。
倫敦大學學院(UCL)一項研究也發現,多種哺乳動物的 ACE2 受體都可以與新冠病毒結合,而絕大部分鳥類、爬行類和魚類則不容易結合。(該研究成果為非正式發表的預印本文章,未經同行評議,正式發表時可能會有改動。)
這也是我們從疫情爆發到現在,看到更多被感染的動物中以貓、狗等哺乳動物為主的原因。
雖然是從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但病毒幾乎不可能來自於三文魚自身的感染。
2 那麼病毒從何而來?
很可能是在捕撈、處理、運輸、售賣等過程中被「汙染」的。
從公示的資訊來看,檢測出新冠病毒的主要是三文魚案板。我們採訪了幾位專家,分析出病毒可能主要來自於兩個途徑:
1. 被汙染的三文魚,將病毒帶入國內
魚類在整個捕撈、加工、運輸鏈路上都有人的參與,一旦有人感染並將病毒帶到食品中,就存在被汙染的概率。
而且,三文魚需要冷鏈運輸,低溫中病毒的存活時間也會延長。
2. 銷售時,市場流動人員或工作人員汙染了三文魚生鮮區域
三文魚在售賣時,分割、剃刺,均屬於全程暴露的環節,很容易沾染病毒,而且食用方式是刺身以生食為主,更容易造成終端傳播。
6 月 12 日,北京市區疾控中心,在對全市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等排查中發現:採集海鮮、肉類等食品,及外環境塗抹標本 5424 份中,新發地市場發現 40 件環境陽性標本,其餘農貿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均為陰性。
北京多家商超企業已下架三文魚產品。
北京政府也已啟動了檢測和預防機制,新發地批發市場已暫時休市進行整治和消殺,市場全員也將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3 應該怎麼辦?
1. 三文魚最好做熟再吃
檢測出病毒和吃了會被感染是兩回事,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為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大家先不用恐慌。
不過從安全形度說,生食確實可能有潛在的風險,而烹調的高溫能夠有效讓病毒失去活性,因此建議大家儘量把三文魚做熟再吃。
2. 生鮮食品加工過程要注意衛生
相比於吃,更應該擔心的是在購買、烹調過程中帶來的風險。建議大家在購買時儘量不要直接接觸生魚生肉,可以用袋子或手套隔開。做飯時,案板、菜刀、餐具,都要做到生熟分開並及時徹底清洗。
另外還要勤洗手,防止病毒經手傳播。
3. 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冠狀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差,常規包裝的食品經過滅菌以及長時間的儲存、運輸,帶有病毒的風險較低。
生鮮產品因為需要冷藏冷凍,相當於給病毒提供了庇護所,因此可能有風險。但只要做熟了就不用擔心。
4. 普通人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不用恐慌或過於擔心,日常生活中最關鍵的,還是要注意做好衛生防護工作。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範志紅老師,她建議:
① 不必囤貨各種食品。各超市都會繼續供應充足。蔬菜水果完全不會受到影響,更加不必囤水產肉蛋等生鮮產品。
② 儘量避免接觸生魚生肉等食品原料。去購買時最好帶上手套,在購物筐中避免它們與蔬果或其他熟食物接觸,回家後及時分裝處理,無論案板、菜刀、容器,都要生熟分開。
④ 生的魚肉食物可以及時處理,一次多做一些,烹調成熟後再分裝成幾份,冷藏或冷凍儲存。
借用張文巨集教授的話:
新冠病毒相對於歷史上的其他呼吸道病毒,其傳播規律並無特殊,對於散發病例我們只要維持目前的聯防聯控體系,傳播指數可以很快下來,我們可以復歸零病例狀態。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會持續處於「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並非「無病例」,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此採取過度防疫,終止經濟和民生的復甦。
三文魚和海鮮雖然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不會感染病毒,體內不會潛伏新冠病毒。但是表面可能會因為環境而存在病毒,所以建議暫時不要生吃三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