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海馬工作室
-
2 # 段氏六脈神劍
《可可西里》是一部講述保護野生動物為題材的電影,利益的慾望使人走險,多少野生動物死在盜獵者的槍下!正付應該加大這一塊的投入,僅僅幾個人的力量是改變不了那些動物的命運的,最後還是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
3 # 北瓜娛樂匯
他們沒有背後支援力量,幾位隊員都是自發組織,沒有報酬,也沒有人理解他們,為了保護藏羚羊,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可可西里這片原始之地,同獵殺者做勇敢的鬥爭。
這是一部關於信仰與生命的思考的電影《可可西里》是一部真實的影片,真實的讓人窒息。
“砰”,隨著一聲槍響,一個生命結束了,沒有任何渲染,原來生命的結束竟如此的簡單。天葬師的刀,神鷹的盤旋,喇嘛的頌經聲,那是對生命的提示,塵世與天堂,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在生命線上,人無法用“好”與“壞”來評價,所謂的好與壞可以在瞬間轉換。追馬佔林與他兒子的巡山隊員倒下後,救他的是馬佔林的兒子。最後,救下尕玉也是那個盜獵者的幫凶。
可可西里,沒有“好”與“壞”,道德屈從於生存。盜獵者為了生存而盜獵藏羚羊,而巡山隊員為了治病也不得不賣藏羚羊。“轉山的人的手和臉很髒,但他們的心是很乾淨的”,有多少人能說自己的心比那個馬佔林乾淨呢?扒一張皮子5元錢……
電影的打殺很簡單,但卻很震撼、很真實影片開頭,一個巡山隊員的死,獵殺份子只問了兩句話“你是巡山隊的?”、“你是日泰的人?”,然後就是“砰”的一聲。
隊長日泰面對強敵,抱著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在敵眾我寡被包圍並繳械的形勢下,仍然出拳打倒了盜獵頭子,後被一個匪徒開槍打倒,無聲而壯烈地死去。
導演並沒有特意把日泰的死亡經歷寫的多麼蕩氣迴腸,轟轟烈烈。就是那麼簡單,那麼悲涼,就像真實發生過得那樣。
結語總之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它通過各種創作元素和視聽手段將可可西里那片神祕荒原裡的生存與殘酷、生與死的掙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種種衝突展現的淋漓盡致。
從藏羚羊無辜的眼神,從鋪滿山坡、滿身槍眼的數百張羊皮,從日泰隊長異乎尋常的死亡方式裡,從逃亡者與追捕者緊張的角逐到生命的平等對望等等......
牽人心魄的敘事結構打破了渺無人煙的平靜沙丘,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藏羚羊這樣一個單純而執著的信念。為了它,巡山隊員們甘願付出畢生的心血甚至生命。
-
4 # 宋四四
一望無際的荒漠上,連綿起伏的高山中,生活著這樣一群人。 他們可以忍受呵氣成冰的寒冷 ,不分晝夜地巡山,他們可以不畏險阻與凶殘的盜獵者周旋,他們可以數年間承受孤獨屹立在荒無人煙的山頂之上……他們就是守護可可西里這個美麗的少女地的藏羚羊保護區巡山隊員們。
《可可西里》講述了記者尕玉來到可可西里調查藏羚羊獵殺情況,並且跟隨巡山隊逮捕盜獵者的故事,雖然電影以保護生命為切入口,但呼籲保護生命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在於它讓觀眾目睹了人性的複雜,揭示了人性的美醜。
片中無處不體現著善與惡交織著的矛盾混合體。
殘忍的羚羊盜獵者說:“我原本是在草原上放牛羊的,後來水也幹了,草也退化了,為了活······” 守護這片土地的巡山隊友因為彈盡糧絕,只能把辛苦繳獲得來的珍貴羊皮販賣出去,而為盜獵者賣命的馬佔林卻也救了巡山隊員的性命······這便是好人和壞人之間界限的模糊,引發人們深深地思索。
整部電影以灰暗色調為基調,符合無人區荒無人煙的特質,同時也預示著片中人物的悲慘命運。
影片開頭是一段無聲畫面,低沉吟唱的背景音樂奠定了本片壓抑沉重的基調,這獨具特色的藏族音樂為全篇增加了如同史詩般的厚重感,彷彿一個藏族老人將可可西里這片美麗土地上的人物命運娓娓道來。
出山的隊員們知道這次是凶多吉少,但巡山隊員在逼仄的車廂中緊挨彼此,共飲一碗水時,口中合唱著藏族小調,小調輕快悠揚,體現他們積極向上,哪怕苦中作樂,也堅守信仰。
《可可西里》中許多鏡頭飽含深意:開篇是從近景到特寫的推鏡頭,清晰地捕捉了人物強巴小憩的狀態,大片大片的灰暗中,突然出現點點鮮紅,鏡頭由近及遠慢慢移動,將鮮紅的羚羊屍骨一點點在我們面前鋪陳開來,殘骸的鮮紅,比任何語言都強大,它強有力地突出了盜獵者的殘忍冷酷,批判人皮下被利益驅使的獸心。
此時鏡頭一轉隊員們埋葬羚羊的場景,四周寂靜無聲,沒有言語,無需言語,屍骸拖地的摩擦聲,羊骨燃燒的“哧哧”聲,讓人感到生靈慘遭塗炭的無盡淒涼。
隨著悠揚蒼勁的藏族旋律再次響起,畫面定格於紅底之上的純淨潔白。隊長的行為得到了肯定,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精神的安慰,也是對他守護行為的無聲讚揚。
“你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臉和手很髒,但他們的心卻是乾淨的。”守護這片土地,是艱難的,但因為是信仰,手上髒是無奈,但內心仍純淨無暇。可可西里的英雄們,將信仰作守護,將這片土地上的生靈,用自己的命來救贖。
-
5 # 影行人
電影開片,就用一個個非常震撼的鏡頭畫面告訴我們盜獵分子殘忍槍殺藏羚羊和志願者巡山隊員的髮指行徑。跟隨著北京來的記者尕玉的視角和獨白,我們知道了盜獵分子為自身利益大量屠殺藏羚羊供貨歐美市場的現狀。在志願者巡山隊員的旅途中,我們更見到了五百多頭藏羚羊的骨架與羊絨滿滿一地,也在日泰隊長的對白“每年我們進山都要埋葬一萬多隻藏羚羊”中瞭解藏羚羊的慘狀,心中的憤怒不免油然而生。以馬佔林為首的牧民們因自然條件的限制而狠下獨手“剝皮子”,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但在自然條件的限制下便不顧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拷問向稀有的藏羚羊狠下毒手,甚至後來以怨報德向其“老闆”報告志願者巡山隊員的行蹤更令人唾恨,他們的生命意義也在可憐之下變得可悲,這也構成了高原之上這首悲歌的一部分。而更可悲的是幕後主宰者---馬佔林一類人的老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僅自身幹著違法違心之勾當,還唆使領導他人如此,這樣的人是不能得到法律的寬恕甚至是佛教宣揚的 “神靈”的原諒,他們便是這曲悲歌的締造者。平心而論,最可悲的應該是那些為炫耀自身榮貴其外表光鮮而內心醜惡至極的有羊絨消費者們,他們是這三類人中最可悲的,其可悲之處更不言而喻。市場需求者、老闆和“剝皮手”,這群人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縱然苟活於世,那也是一曲生命的悲歌---令人悲哀之悲歌。
當我們看到鏡頭裡的巡山隊長日泰和其他隊員(如劉棟等),他們個個衣著破舊、滿臉皺紋看似非常邋遢,但在這片寂寥而貧瘠的土地上,這群淳樸的藏民用自己的生命在捍衛著可可西里乃至是青藏高原的寧靜,不得不令人由衷敬佩。伴隨著藏樂插曲的響起,我們見到了青藏高原上的特殊典禮---對死去的巡山隊員強巴舉行天葬,鏡頭裡強巴赤裸乾淨的背膀、飛竄的禿鷹、揮動的砍刀、搖擺的手鼓以及畫外震耳的經文聲,我們知道這是這麴生命壯歌的序曲,讓人無盡感慨與深思。尕玉和日泰見面後一起用餐時,日泰說:“我們藏族吃肉刀口對著自己”,這不免讓我們想到那些殘忍的盜獵分子卻把槍口直接瞄向了同胞和藏羚羊,可恨、可悲、可嘆。在志願者巡山隊員們與親人簡短的道別之後,他們一起踏上坎坷旅途,共同奏響了這麴生命壯歌。荒原之上,志願者隊員們燒燬了被屠殺的五百多頭藏羚羊的骨架、收拾了一地的羊絨,為押送那些屠夫的幫凶高寒缺氧、深陷冰壇,而糧絕車毀更是讓大家陷入絕境,劉棟最後命隕沙坑,留下的隊員路旁呼救無應,日泰最後被盜獵分子屠殺,把高原之上的這麴生命壯歌推向了高潮。最後,日泰被舉行天葬,而尕玉讓全世界知道了這個故事,最終得到政府解決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雖然志願者巡山隊員們也販賣過羊皮,但當日泰問尕玉“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髒得很,可他們的心特別乾淨”時,我們更能理解他們“知法犯法”的無奈,我們也能如真實故事裡他們得到法律的寬恕一樣原諒他們。而伴隨著片尾的藏樂的響起,雖然我們聽不懂歌詞,但我們能感受到音樂表達的對志願者巡山隊員們的哀思與崇敬。志願者巡山隊員們雖然肉體泯滅,但他們卻用靈魂在高原演奏了一首生命的壯歌---流芳千古之壯歌。
在可可西里高原上,有人譜寫了一曲生命壯歌,也有人譜寫了一曲生命悲歌。而在你的生命中,你所行動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是你譜寫的生命壯歌,也有可能是生命悲歌。
-
6 # 青海永傑
日泰隊長無疑是一個英雄人物,雖然他也賣藏羚羊皮,但那只是一種使巡山隊生存下去的方法——“用死去的羊保護活著的羊”。
通過影片,我們也可以看到巡山隊員的生活狀況:大部分人都是臨時湊來的,他們憑微薄的工資進行著自認為是養家餬口而非英雄的工作。隊員劉棟甚至要向妓女借錢來救自己的隊友……而實際情況又是如何?青海是在全國數得上的窮省,野犛牛隊所在的治多縣更是國家級貧困縣,至今還未通電。野犛牛隊的大部分隊員是臨時工,家屬沒有工作,每月200多塊元工資是他們的全部生活來源。在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的無人區巡邏,野犛牛隊每次消耗汽油近萬元,加上維修、四十多名職工工資的開支,絕大部分都要由自己籌集。野犛牛隊於是和盜獵者們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關係:他們抓捕盜獵者,但這種行為要靠賣藏羚羊皮來維持。扎書記生前的解釋是,“用已經死的藏羚羊來保護活著的藏羚羊”…… 這就是他們賣羊皮的原因。
第三個讓我感動的人是馬佔林,一個狡猾但很善良的放牧人,為了養家餬口,他為犯罪分子賣力。然而,他沒有文化,並不瞭解這種行為的意義,唯一的目的就是養家餬口,爭一口飯錢。他很狡猾,他多次觸及“犯罪”,但每次有僅僅是罰款。他很善良,他讓自己的兒子就了巡山隊員,他為日泰的死而流淚……
事實上,就連“十惡不赦”的槍手也不是隨便殺人的。根據事實報道,這些所謂的槍手,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吉普車和衝鋒槍,獵殺藏羚羊。他們對“野犛牛隊”的巡山隊員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卻沒有糾葛。這在電影中也有體現——他們放走了記者尕玉。
事實上,《可可西里》並不是反映了環保的主題,而是突出了一個人性的重點。在地球上的無人區,面臨著死神的來臨,好人們在奮力追緝,甚至不惜用賣皮子的錢來對付壞人;而壞人們在無情地射殺和逃避,甚至在用金錢收買窮困的隊員。到底好人和壞人應如何劃分界限?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又應怎麼比較?
-
7 # 風雪無邊雨
可可西里,一部震撼人心的好電影
很久沒有看電影了,也可以說是很久沒有看經典電影了,然後,一個腦抽,想看一些經典了,一些有口碑,無票房,反映人性,呼喚人性的電影,誠然,這是純粹找虐。
大概是習慣了現代影視無論前面虐的多麼死去活來但是因為豬腳光環最後壞人一定會被正義打敗,邪惡永遠都會被壓制的慣性,以至於看了寫實的電影之後久久不能回神。
連著看了三部中國經典,我決定停下來緩一緩,捋一捋。
大漠荒原的悲歌,遍地的藏羚羊屍骸,剛剛成型還未長毛的胎羊,無邊的荒漠,吃人的流沙,絢爛美麗的星空,可可西里,人性與慾望的碰撞。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一群非專業的演員用他們特有的淳樸善良毅力信念演繹了一場感人至深的護羊運動。電影很好,題材太沉重,發人深省。
“進入可可西里每留下的一個腳印可能是人類第一次的涉足”,敬畏自然,和諧共處。然而人們總是參不透,總想著統治自然,總想著自身利益。
“縣裡不給你們經費麼”“我們沒有編制”“你看過磕長頭的人麼,他們的臉和手特別髒,但他們的心特別乾淨”沒有工資,卻要與盜獵者兵戎相接,隨時都可能被大自然和盜獵者奪去生命,一切選擇都是自願的。為了心中那份信仰,那份良知矢志不渝。
可能影片存在不足,沒有光環加身,沒有英雄主義,甚至連盜獵者都沒有抓到,只有犧牲,只有盜獵者的猖狂,只有藏羚羊的屍骸,然而這才是事實。這裡有對人性的拷問,一部《可可西里》,僅僅反映了藏羚羊麼,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附庸風雅不在少數,以血換來的奢華用的可心安?
-
8 # 張祥1314
觀後感只有兩個字,震撼!
在《可可西里》這部電影中,充滿了太多不可調和的矛盾,也滲透了太多歲月滄桑,人間冷暖。一個是為了保護藏羚羊,苦苦堅守的巡山隊員,一個是窮凶極惡,利慾薰心的偷獵者,兩者都為了藏羚羊都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但最後的結局是,日泰死了,巡山隊沒了,偷獵者跑了。但是他們的神,整個故事的核心,藏羚羊還在!最後,難道真是日泰輸了嗎?或許,結局並非如此。
《可可西里》整部影片,不管怎樣,在我這個電影愛好者看來,不論是從主題的切入和拍攝手法以及故事的敘述方式上,都是一部難得的佳作。豆瓣上如此高的評分,對於這部影片來講,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期待能與更多更好的電影相遇!
願世上再無偷獵者,願世上再無可可西里的悲劇。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回覆列表
該劇豆瓣評分 8.8,是一部帶有紀錄片色彩的紀實電影。
該劇情節簡單,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述可可西里以日泰為首的巡山隊員克服險惡的自然環境和生存狀況,艱難的與盜獵分子展開搏鬥的故事,雖然線索單一,但在人物刻畫方面導演陸川可謂煞費苦心。全片採用冷色調的背景,除了展現惡劣的生存環境,也側面承托出了盜獵分子的殘暴和隊長日泰的冷酷。影片也因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生動的演繹了那段人與自然抗爭、與人性抗爭、與命運抗爭的悲愴故事。
晚上吃飯的時候,尕玉用刀剃肉,日泰告訴他割肉的方向錯了,我們藏族吃肉刀口都是對著自己的。
當尕玉問及這讓他如何報道時,隊長日泰告訴他:“我日泰,可以進監獄,我知道賣皮子是犯法的,但我現在不會考慮你說的這些。你見過磕頭長跪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很髒,但是他們的心特別乾淨”。
沒過多日,汽油所剩不多,卡車再無法前行,只能拋棄,為了抓獲首要分子,他只能把馬佔林他們又放了,讓他們自身自滅。車隊在繼續前進途中,因為沒有及時檢查,一輛車又爆缸,無法前行,兩名隊員只能原地等待,堅持劉棟的補給到達後再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