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春秋戰國時期是諸子百家盛行的時候,如果當時秦國一統七國之後,整合諸子百家。那將會是如何的場景?

回覆列表
  • 1 # 河北李秀傑

    百家爭鳴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實,特別是戰國時期,各門派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

    戰國是奴隸社會未期,在夏商周三代,政治上的權力架構是,一個天下共主,各部首領雖然是臣下,但是都有一定的軍政權力,當週天子沒有才能,再加上政治道德敗壞,使權力衰弱,造成諸候混戰的局面。

    在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中,法家取得了優勢,之所以法家能領先,這和法家的宗旨適應當時社會需要所致。法家主張加強君權,廢除臣下的領土分封,改為郡縣制,除了帝王,依法吏治國,不分貴濺,破除世襲,違法處罰,有軍功獎勵。這些主張,適合封建皇權的發展,比奴隸社會的制度先進。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行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結果使秦國逐漸強大,最終統一了中國。

    我們看法家的依法治國,這個“法”是以皇帝為宗,以吏為師,在封建社會,皇權大於法,執法的官吏,以個人喜惡執法,這樣的法,不但沒有公平可言,甚至於窮凶極惡,草菅人命,這也是秦朝命短的原因。法家的依法治國有很大的缺陷,他的法不是民主定立的,由於法家以吏為師,這就不可避免地濫用執法,以權謀私利,即使是秦皇室的宗親,都發生過冤獄,更何況是平民百姓。

    秦國的滅亡,正式宣告法家退出了歷史舞臺。既然法家退出了,哪為什麼儒家會最終取得勝利?

    儒家學派是由孔子創立的,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顏子等,主要著作包括《四書》、《五經》等。儒家主張對皇帝忠心,對父母前輩行孝道,在政治上實行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對百姓實行仁政。

    以禮治國,符合封建階級的利益,對於封建地主,級別越高,禮遇越高。這一點可以從漢高祖劉邦親身經歷可以看出,在劉邦沒有啟用儒家禮儀之前,朝會是很亂的,互相說話,互相爭吵,沒大沒小,秩序混亂。經過儒家禮法的演習,朝堂井然有序,沒人敢私自說話,那場面使劉邦感嘆:這才有當皇帝的威儀。儒家對人分三六九等,講究君臣有別,父子有序,有利於封建大地主,這也是封建主選擇了儒學思想最重要的原因。一個封建國家的建立,要想長治久安,必須在政治上對老百姓的剝削適可而止,不能竭澤而漁,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實行仁政的主張,也是封建社會安定的必備條件。另外,儒家的教育對平民比較開放,只要交學費,都可以進行學習,這也壯大了儒家陣營。以上幾點,大概也是漢武帝廢除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

  • 2 # 捲髮愛滌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如何產生的。

    時間追溯至姬發推翻商紂王統治,建立周王朝時期。周朝的統治者們推行了兩項影響後世千年的政策:

    一 、將天命歸於周王,而不是周人。儘管只有一字之差,對去其它諸侯來說,卻是至關重要。商將天命歸於商人,導致商紂王完全不把其他諸侯國子民當人,凶殘暴戾,不得人心;周將天命歸於周王,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人和其他諸侯國的子民一樣,地位平等,都是周王的百姓。百姓心安,國家穩定。

    二 、將“周公制禮”作為國家的基本法,整個社會形成“禮”的制度。上至君王,下至百姓,行為規範都有據可依,有禮可循,社會正常運轉。

    隨著時間的推逝,兩個因素導致百家爭鳴現象出現。

    一、周朝建立之後,周王將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親信、朋友、親戚,讓他們成立諸侯國,諸侯國承擔保護周王朝的任務。正如《左傳》中所說“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隨著諸侯勢力逐漸壯大,土地逐漸增多,各諸侯又將領地分給自己的親信、朋友、親戚去管理,這樣就形成了很多二級諸侯國。最多的時候,大小諸侯國達到140多個,這為百家爭鳴的出現提供了溫床。

    二、春秋後期,禮崩樂壞,社會風氣敗壞,周禮遭到遺棄。沒有行為規範的結果是迷茫,人們必須去不斷探索新的行為秩序,於是思想大爆炸,百家爭鳴出現。

    百家學說理論體系是基礎,百個諸侯國的存在是學說被推廣的動力。各諸侯國提供財力,人力、國力來嘗試推行不同學說,踐行不同的行為規範,嘗試著強大國家。

    百家學說雖然門派很多,但探索的內容基本上圍繞如何對待周禮展開。

    第一種主張恢復周禮,克己復禮,典型代表是儒家。儒家產生於中原地區,保持入世態度。儒家認為春秋末年混亂的社會狀態是由於世人不遵守周禮,不按規矩辦事所導致。迴歸傳統,克己復禮,才能匡扶社稷。

    第二種主張摒棄周禮,以法代禮,典型代表是法家。法家同樣產生於中原地區,保持入世態度。法家認為春秋末年混亂的社會狀態是由於世人應循守舊,踐行迂腐的周禮所致。開創新規,依法治國,才能富國強兵。

    第三種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典型代表是道家。道家產生於荊楚大地,山川遍佈,地廣人稀,採取的是一種出世的態度。道家覺的“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繼承還是摒棄周禮並不重要,無慾也就無求,廣闊天地,投身自然才是正途。

    百家爭鳴產生於春秋後期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正由於眾多諸侯國的存在,才得以被踐行。到了戰國時期,不斷混戰,互相兼併,諸侯國不斷減少,大部分學說因為缺少支援而逐漸沒落。

    秦國推行商鞅變法,踐行法家學說,實力不斷壯大,最終統一天下。

    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火燒咸陽”、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很多學說歷經磨難,完全被歷史抹去,留下遺憾。

    綜上所述,隨著秦依靠法家學說一統六國,也依照法家來規範秦國。其他學說自然被摒棄,很多學說也因此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因此,秦朝整合諸子百家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以上為個人觀點,希望讀者喜歡。

  • 3 # 公明先生八字算命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之間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百家爭鳴的“百”並不是實數,而是形容各種學派數目之多。實際上,當時比較重要的只有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此外還有兵家、農家、縱橫家、雜家等等。這麼多的思想家,研究的是同一物件,即他們所處的動亂的社會。但由於各人立場和處事態度的不同,因此是眾說紛紜,五花八門,各抒己見,互相爭辯。下面我們就來簡略地介紹幾家學說的內容。

    儒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孔子。他的政治理想是要統治者推行“仁政”;又提出“仁者愛人”的主張,要求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剝削和役使應該有所節。戰國時代,孟軻繼承和發揮了孔子的學說。他講究“仁義”,而且特別強調“義”,把它當作判斷是非的標準。違背了“義”,就連國君也可以反對。這在當時是挺大膽的。孟軻被人尊稱為孟子,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者,後來人們把儒家學說又稱為“孔孟之道”。儒家學說對統治者鞏固政權有很大用處,所以給後世留下深遠影響。儒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荀子,即荀況。荀子雖是儒家,可是跟孟子的思想不一樣。他主張變革,提出人能掌握自然規律並利用它的唯物主義思想。荀子是戰國時期最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又是國家統一進步的支持者。儒家思想

    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對當時和後代都有很大影響。法家在當時最得勢。魏、楚、秦等國都先後推行過法家的主張。但法家的“法治”又有壓迫剝削農民的殘酷一面,很容易激化地主與農民的矛盾,所以秦王朝統治不過十幾年,就被農民起義大吞噬了。繼起的漢朝統治者吸取了這個教訓,認識“嚴刑苛法”是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的,於是,又改為提家的“黃老之學”,用“無為而治”的辦法來緩和社會矛盾息,發展生產。後來他們又把儒家的思想拿來,加以改造,用“忠孝仁義”作為統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並且開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從那以後,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

  • 4 # 東海328

    諸子百家縱春秋,

    思想如筍出雨後。

    各自爭鳴長不休,

    誰是誰非難定論。

    法家主張太殘酷,

    暴秦被覆漢灌醒。

    罷黜百家獨尊儒,

    以仁治國傳千古。

  • 5 # 夕惕若厲無咎

    百家爭鳴當然是有結果的。

    百家爭鳴的結果就是各家互相借鑑、交鋒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雜家”。雜家實際上就是百家爭鳴的結果。而秦國在整合中已經參與了。呂不韋召集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之後,漢朝淮南王劉安召集門客編寫了《淮南子》。

    最後,董仲舒寫成了《春秋繁露》。這三本從形式上都是雜家著作,是整合的產物。

    董仲舒思想以儒家為主,融合名法陰陽道,對先秦儒學加工改造,重新創造一個新的儒學體系,奠定了長期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

    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和原先的儒家完全不一樣了。

  • 6 # 普凡4

    在中國歷史上"百家爭鳴"有兩次,第一次收穫滿滿,不管結果如何,到底閃爍出了許多思想光芒。

    第二次教訓多多,不管結果如何,知識分子到底明白了什麼叫知識分子?

  • 7 # 酷歷史

    所謂百家爭鳴,指的是兩種社會現象:一種是各個學派獨立地闡述自己的學說思想,學派之間相互問難,進行辯論;另一種是遊說諸侯。

    戰國的諸子百家主張學以致用,為了救世,必須以其所學去遊說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張、治國方略,不可避免與諸侯及其官員發生爭鳴。

    因而各學派的鉅子幾乎都是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的雄辯家,像韓非那樣口吃,只是個別特例。

    孟子到處遊說,能言善辯,一個叫公都子的人問他:別人都說您喜歡辯論,請問為什麼?孟子答:我是不得不辯論啊!世道衰微,荒謬的學說、殘暴的行為都出來了,臣殺君,子殺父,我要端正人心,消滅邪說,不得已而辯論的。

    當時文人學士遊說之風很盛,一個很平凡的士,通過遊說,一經國君賞識,便可提拔為執政大臣。例如商鞅本是魏相國公叔痤的家臣,入秦遊說秦孝公,做到了秦國最高官職大良造;張儀本是魏人,入秦遊說,做到了秦惠王的相。

    商鞅入秦後與甘龍、杜摯關於“法古”與“反古”的辯論,便是一種“爭鳴”。商鞅針對甘龍、杜摯“法古無過,循禮無邪”的主張,駁斥道:“前世不同 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從而提出自己的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這顯然是用既反對復古又反對安於現狀的法家思想,批判儒、道兩家的“法古”、“循禮”觀點。

    孟子曾遊說於齊、魏、滕、薛、宋、鄒、樑等國,慷慨陳詞,闡述儒家的理論和政見。他到魏國,惠王對他優禮有加,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當魏惠王問他“何以利中國”時,孟子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實際上是在用儒家的義利觀批判法家的義利觀。孟子在齊國,宣王任他為上卿,據說,他有車數十乘,隨從數百人。這都是遊說的結果,使當政者能採用其學說與主張,故能顯赫一時。

    百家爭鳴的形成,與各國寬容的學術政策有很大關係,這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表現得最為突出。

    齊國都城臨淄是春秋戰國時代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城週五十里,有十三座城門。據《史記 · 蘇秦列傳》說,臨淄有居民七萬戶,“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

    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從齊威王的父親田桓公開始,齊 國在國都臨淄西邊稷門外的稷下,設立學宮,招徠各派學者前來著書立說,議論政治,稱為“稷下先生”,也稱為博士。

    到齊威王、齊宣王時代,稷下學宮出現了盛極一時的景況,聚集了一大批學者,有事蹟可考者如淳于髡、慎到、鄒衍、宋鈃、尹文、接子、田駢、環淵、荀卿等。齊國雖崇尚黃老之學,但不主於一家,對各家各派相容幷蓄,採取“不治而議論”的方針,使稷下學宮成為諸子百家爭鳴和交流思想的中心。

    孟子與齊威王、宣王政見不同,還是受到禮遇,齊宣王曾多次向他問政,甚至像齊伐燕這樣重大的決策,也徵求孟子意見。後來孟子離開時,宣王還想挽留他,打算給他豪華的住宅和優厚的俸祿。

    鄒衍本是齊中國人,因不滿於齊王,到了燕國,齊襄王當政時,他又回到稷下學宮。正是這種寬容的政策,使百家爭鳴蔚為大觀。

  • 8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在周王朝的政治丶軍事丶思想統治完全喪失的戰國,才出現了諸子蜂起丶百家爭鳴,各種不同的社會丶國家丶人生觀以門派的形式塹露出來。這是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九流十家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建國後提的百花齊放丶百家爭鳴,指的是學術界丶文藝界在黨的領導下的空前繁榮,它是有社會主義政治方向的,不是西方式的所謂自由。

  • 9 # 玄谷真人

    秦國未統一將要統一之時,就已經有整合諸子百家的工作了,《呂氏春秋》就是雜家之作,就是以道儒為主融合百家學說。該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百家爭鳴的結果?這個問法還有可以讓人注意到百家爭鳴是個過程的,所以,問題提出者有思考,至少比一些“學者”把百家爭鳴當追求目標有頭腦。實際上,從百家思想的來源是上承王官之學,同時代階段結果是儒家上升為漢代文化主導這個過程看,百家爭鳴確實是一個文化的正反合的過程的中間一段,而不能把百家爭鳴當成文化發展的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漢獻帝封曹植陳留王,曹彰任城王,曹丕還能篡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