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粒兒7390
-
2 # 同心兒童注意力
作為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四五歲的孩子嘴裡經常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在有些時候,是正常的現象。首先我們看到,幼兒經常會有一些全能感,把看到的動畫片和神話傳說裡的人物情境拿出來作為自己的談資,並且“炫耀”自己是多有能力的!
這種表現是正常的,家長不要嫌棄孩子莫名其妙,要允許孩子充分發揮這種全能感,給孩子包容的養育環境。
有一種現象特別需要注意,那就是真切的幻想,分不清現實與幻想的區別,板上釘釘的講出幻想的內容,並且不顧現實條件就要照著做的時候,家長要警惕並且重點保護他們的安全。同時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避免孩子因為分不清現實和幻想而出現危險行為。
比如有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撐著傘從五樓跳下,有個孩子模仿喜洋洋“綁架烤羊”,有個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把電鋸鋸向妹妹的臉,有個孩子在電扇通電的情況下把手伸入葉片……
太多悲劇發生了,提醒家長們一定要正視這個現象。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年齡越小,越具有“神性”,孩子的世界與成人不同,他們的精神領悟是純淨而神秘的,恰恰因為對這個世界的懵懂無知,所以不受世俗空間的干擾,經常想到大人無法想到的領域,說一些大人們無法理解的奇怪句子。然而往往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展現了兒童世界的奇妙。三五歲的孩子經常會說一些可愛又莫名其妙的話:
“看,這片葉子是樹掉下的羽毛。”
“我的眼睫毛很冷,給它也穿件衣服吧。”
“剛才姥姥和我說話了呢。”
(其實姥姥早就去世了)
曾經深入人心的兒童文學小說《蘋果樹上的外婆》,就是孩子特別想擁有一個外婆而想象出了一個外婆,每天他都能和外婆去玩他最喜歡的遊戲,一直到鄰居奶奶搬家過來,才停止了這場臆想中的親情。
家長沒有必要對孩子莫名其妙的話嚇住,或認為孩子在胡言亂語,兒童的精神世界直通“忘我”和“自我”的精神世界,是對現實世界一步步的摸索,也是成長的軌跡,在大多數時間,如果能及時保護好他無邊的想象力,將是對孩子長大後的創造力進行了有力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