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買個股票
-
2 # 陳可元一
基建狂、擴張狂隋煬帝楊廣行聖主之事,背昏君之名,軍政全能,雄才大略,可惜如秦,雖開疆拓土,創千年秦制,惜二世而亡,仼由後人評說。後世之君李世民也殺兄霸嫂,卻國祚綿長,三百年本朝史極盡粉飾成千古明君。
楊廣其文,才抵三曹,起六朝敝,風骨凝然一洗頹風。其軍,統軍滅陳,南平林邑西討吐谷,三徵高麗,西巡張掖。無非是怕時不假我,為後人開疆拓土,營東都鑿運河,福澤千秋利延萬民。惜身死國滅,揹負惡名,但功在後世,利在千秋也。
-
3 # 史之旅
值得同情的皇帝有兩個因素:一是必須是為國為民希望有所作為,二是沒有好結果的。像宋徽宗宋欽宗之類的雖然慘,但是他們並不值得同情。
所以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皇帝中最值得同情的就是崇禎帝朱由檢。
朱由檢,即明思宗,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天啟二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登基,改元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即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他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興的可能。
可惜,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這邊。
崇禎繼位時正好處於小冰河期,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
崇禎時期瘟疫爆發頻繁,據史學家不完全統計,明代萬曆和崇禎年間兩次鼠疫大流行中,華北陝、晉、冀3省死亡人數至少在千萬人以上。鼠疫的流行與旱災、蝗災及戰亂的接踵而至,明王朝抵不住清兵南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令人驚奇的是,蔓延多年的鼠疫在清順治元年(1644年)後就消散得無影無蹤,華北各地風調雨順,社會經濟開始復甦。
除了天災不斷,崇禎帝統治下的明王朝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一是明末的農民戰爭,為剿流寇,崇禎帝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用人存疑,以至責無成效皆功虧一簣。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眾發展。農民戰爭極大的消耗了明王朝的有生力量,使得本就風雨飄渺的明王朝變得更加搖搖欲墜。
二是來自北方的清兵的威脅,清兵的威脅牽制了明帝國的大量精銳部隊,使得帝國騰不出手來解決農民起義。明王朝就在這無解的難題中逐漸走向深淵。
最後,崇禎帝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在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有志氣,也有能力,奈何生不逢時。徒呼奈何!
-
4 # 新奇角度看歷史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下面要講的這位皇帝,他只有可憐之處,從出生就沒了父愛,十三歲就沒了母愛,整個童年和青少年就是生活在周圍人的陰影之下。好不容易翻身做皇帝了,沒想到做了一個月就駕鶴歸西了......
沒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萬曆帝.....的兒子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朱常洛從降臨人世的那一刻就失去了父愛。因為其生母王氏是個地位下賤的宮女,因偶然受到萬曆帝的寵幸而意外受孕。一開始萬曆帝是想直接吃過抹嘴就跑,無奈內侍有記錄有物證,再加上此時萬曆帝無後,這個兒子等於是他的長子。在皇太后的壓力下,這才不得以在王才人生下朱常洛後封其為王恭妃。
被冷落的皇太子
可這一系列操作下來,也搞得萬曆帝很不高興,所以從始至終他心裡就沒容下過這對母子,他的眼裡只有他最寵愛的鄭貴妃,甚至想立鄭貴妃生的三皇子為皇太子。可按照祖制,朝中大臣豈容得萬曆帝胡來?結果一來二去,皇太子的位置空了好多年。
這對母子倆就這樣一直生活在周圍人的冷落之中,由於沒人罩著他們,所有的待遇都是最差的,身邊的傢俱都是從入宮第一年用到去世,各種排擠手段人人皆知,但萬曆帝就是不聞不問。連讓朱常洛讀書的事都一拖再拖,差點讓他變成了文盲。
於是乎,一面是萬曆帝因為寵愛鄭貴妃,遲遲不立朱常洛為太子。另一面則是大臣一而再再而三上書儘快立太子,以安民心,樹立國本。史稱“國本之爭”。因為這場國本之爭,共逼退內閣首輔四人(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充軍。
而我們可憐的朱常洛卻什麼都幹不了,每天就是在寢宮瑟瑟發抖。雖說“梃擊案”的發生讓他得以被立為太子,但他也從此和母親分隔兩地,不曾再見一面。直到王恭妃臨死之前,朱常洛才在太監的帶領下偷偷摸摸地和母親見面,可此時的王恭妃早已雙眼失明,本欲有話說,但王恭妃察覺到屋外有人,低聲提醒道:“鄭家有人在此”。於是直到嚥氣而死,母子倆默默相對痛哭,不敢說話。鄭貴妃派的人一直等到王恭妃氣絕,才允許太子給母親收斂。
“一月皇帝”
直到萬曆去世,這位一直被幽禁在深宮的太子終於得到了解放,被壓抑了十幾年的少年心性得到解脫,他此時心裡想的是可以去外面看看祖國的大好山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世界卻再次殘酷地對了他:朱常洛連夏天都沒能過去就去世了。在位29天。
關於朱常洛去世的原因,通常人們認為是因為朱常洛縱慾過度,一夜臨幸八個人,就像廣告所說的:感覺身體被掏空。
被掏空後太醫給朱常洛開的方子是瀉藥,因為憑朱常洛的身子骨,一夜八次是不可能,只能是吃了藥。因此太醫需要先把朱常洛體內殘餘的藥力排掉。誰知道下藥下猛了。朱常洛一天拉了四十三次,這下更不行了。
於是急亂投醫的朱常洛信了一個叫李可灼的官員奉上的“仙丹”,也就是紅丸。據後來人研究,這紅丸其實含有大量的性激素,服用的短時間內,確實能神清氣爽,暖潤舒暢。但激素的副作用我們也清楚,本來就虛弱的朱常洛吃這種東西,第二天就拜拜了。
也許,這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解脫吧。
-
5 # 落入凡間的屌絲A
南唐後主李煜,我認為他最值的同情!曾經貴為一國之君,卻在亡國之後受盡屈辱,連老婆都被強姦了!
李煜精通書法、擅長繪畫、通曉音律,寫詩作詞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至今仍有詩詞全集69首留傳於世!他的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特別是在他亡國後的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他的老婆周薇,史稱小周後,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是傾國傾城的絕色美人,在李煜亡國之後,夫妻兩人被軟禁在京城,宋太宗趙光義垂涎周薇的美貌,經常以各種藉口招她入宮覲見,然後強行把她留在宮中侍寢,小周後每每拒之,但是她一次次的遭到趙光義的強姦,更有甚者,趙光義甚至叫來畫師,當著眾人的面強姦了周薇,並讓畫師把這一幕畫了下來!
李煜作為周薇的丈夫,受此大辱,氣得七竅生煙,痛的肝腸寸斷,無奈身單勢孤,有心殺賊空遺恨,只能借詩洩憤!當週薇回到住所,夫妻兩人抱頭痛哭,場面悽慘,令人不忍直視!
公元978年8月13日,這一天是農曆七夕,也是李煜42歲的生日,他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哀婉淒涼,流露出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訴說了亡國之痛!
宋太宗趙光義為了獨佔小周後周薇,早就想置李煜於死地,於是以這首詞有謀逆之嫌毒死了李煜,幾個月後,周薇也自殺身亡,追隨李煜而去!
回覆列表
最值得同情的皇帝,我認為應該是南唐後主——李煜。曾經有寫過最不該當皇帝的人,有三個人,一是李煜,二是宋徽宗,三是明熹宗,這三位帝王都是在其他方面有天賦,但是當皇帝不成。但是宋徽宗不值得同情,雖然他的下場挺慘,但是那是他自己作孽的結果,明熹宗病死,也沒有啥可同情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是,南唐後主李煜不一樣,我認為他是最值得同情的。李煜畫像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來皇位是不應該由他當的,他也不醉心於權利,他醉心於山水,醉心於藝術。可是,事與人違,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璟封李煜為吳王,入住東宮,公元961年,李璟病逝,李煜正式登基,是為南唐後主。
就這樣一個不想當皇帝的人登上了帝位,但是雖然他不想當皇帝,但是登上帝位他就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他也是這麼做的。他沒有像宋徽宗那樣,醉心於自己的藝術,以至國破家亡。雖然李煜最後也是國破家亡,但是最起碼他努力過,努力過。李煜畫像
李煜登基後,南唐已經非常弱了,大宋已經有了一統天下的趨勢,李煜作了很多努力想保住自己的政權。在對外和對內上,都有一定的為政措施。對外,他“奉宋為尊,自己為臣,稱江南國主”;對內,他“重用舊臣,穩定高層重心”,“重視選拔人才的公平和公正”,“愛民如子,減免賦稅,與民生息”,“積極備戰,與宋廷互有勝負”。
縱然如此,李煜想以江南之地阻礙宋太祖一統天下是不可能的了,天下一統勢在必行。終於,公元975年,李煜兵敗降宋,公元978年,死於汴京。結束了他那匆匆短暫的一生。南唐滅亡形式圖
我們都知道,李煜在文學,特別是詞方面的造詣是最大的,他本不該當皇帝,可是責任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也毅然決然的擔起了自己的責任,沒有玩物喪志,縱然如此,可是南唐的滅亡已是必不可免,雖然李煜使出了渾身的能力。李煜劇照
作為一個詞人,李煜是多愁善感的,思念故國的他寫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是,正是這一句,觸動了趙光義那根敏感的神經,最終,李煜的人生走向了結束。
李煜劇照
所以,我認為李煜是最值得同情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