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的火炮都是實心彈,威力有多大

58

歷史

回覆列表
  • 1 # 愣頭青的筍寶

    首先說到大炮,必須提到的兩個人。一個是東方的大明永樂皇帝朱棣,一個是歐洲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兩個人都是創造性的發明了炮兵最初的戰法!

    大明的紅衣大炮,也叫“紅夷大炮”。是16世紀從歐洲傳過來的,據說是荷蘭人做的“倒爺”。炮彈的彈芯是鐵、銅、鉛等材料製作成的實心彈丸。

    無論是大明面對後元旳殘餘騎兵勢力還是遼東的建州部落。無論是拿破崙的用兵方式。在對待炮兵的用法上幾乎出奇的一致。這大概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首先是炮兵轟,在面對大量的步兵或者騎兵的集團衝鋒時,首先是利用炮兵射程遠、威力大、嚇死人的作用,先是一輪炮兵齊射。打出的實心彈丸可以快速擊破敵軍的進攻方隊和防禦陣型。比如,一發炮彈從天而降會把步兵嚇個半死,趕緊躲到一邊。如果是齊射,地方步兵的陣腳、陣型一下子就亂了。當然,如果能直接轟到對方指揮將領的附近,更有震懾作用。

    正是這樣的,一次炮擊能夠把敵方的進攻陣型和作戰部署打亂,緊接著騎兵發起衝鋒。利用敵人重新組織戰鬥隊形和作戰部署的間隙。快速的對敵方作戰隊伍形成殺傷。緊隨其後的是帶有近距離作戰兵器的輕裝步兵。在騎兵一次衝鋒之後快速補充上去。在敵人尚未形成反抗之前,有效的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所以相對來講,最初的炮兵,他的炮彈是實心彈丸。同時它的威力並不大,主要是一個震懾的作用,擾亂敵人陣型,破壞敵人的戰前部署。

    拿破崙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用炮兵轟擊退入河流當中的俄奧聯軍,然後轟擊已經結冰的河面。對俄奧聯軍的聯盟造成了重大的威懾作用,徹底擊潰了敵軍的戰鬥意志。

    炮兵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非對稱武器。就是我能打得到你,而你沒有辦法反抗,只能被動挨打。

    同時作為一款非常有效的攻堅利器,也可以破壞城門,城牆,敵方戰車,炮樓觀察哨等,為我軍的進攻開闢進攻通道,同時減少我軍的傷亡。

    我們自然不能以現代的炮彈來衡量過去的炮兵,但是在那個時代,炮兵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存在。

    因為有了火藥,所以歐洲的騎士階層崩塌了。歐洲的封建社會結束了!

  • 2 # 鐵血戰史1927

    古代的火炮炮彈有實心彈、散彈、開花彈(榴彈)。打的最多的就是實心彈,其次是散彈。畢竟那個時候延時引信技術不過關,榴彈製造工藝非常複製而且成本昂貴,最關鍵的是不安全!

    大體說一下古代火炮發射原理,都是從炮管裝藥,先加入發射藥然後放入彈丸用搗棍搗實,點燃發射藥,發射藥瞬間爆燃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把彈丸推出去!這個彈丸基本上就是塊金屬旮瘩或者磨好的石球。

    開花彈在明朝時期出現過,不過這種開花彈引爆方式極為不安全,很有可能會造成炸膛。在拿破崙時代歐洲的那種開花彈,外面就是一層鐵皮裡面是炸藥,延時引信技術也不過關,價格昂貴,所以拿破崙的炮兵用的基本上都是實心彈。這種實心彈威力來自於它的動能,主要用於攻擊城牆或者密集的步兵方陣。拿破崙的火炮部隊一般都是跟騎兵配合的,用火炮發射實心彈打亂步兵方陣,然後騎兵再趁機衝鋒。

  • 3 # 胡運百年窮

    就拿拿破崙時代的實心鐵球來說

    實心鐵球的確論單發命中殺傷力確實並不高,如果步兵不是縱隊而是橫隊狀態(相對火炮位置),實心鐵球一發即使打在陣中也無法造成重大殺傷——但是他第一打得遠,第二命中穩定(前幾次落地後還會繼續前進,打的稍微靠前也能造成殺傷),開花彈之類的玩意兒,要達到最佳殺傷效果,最好在步兵佇列中或者上空引爆,看上去很美,但是殺傷效果並不能得到保證;霰彈殺傷力很強,非常強,遊戲裡我裝好霰彈甚至敢引誘騎兵衝鋒;但是相對的其射程近得多,不可能作為主要手段。此外,實心彈對炮彈生產的工藝要求最低,生產最快最便宜。所以實心彈相對於其他炮彈有其優勢。

    炮兵在戰場上最大的作用並不是製造殺傷,以火炮的命中率射速和射程,幾門炮造成的傷亡肯定是不如一兩百條槍多的。火炮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打擊士氣,二是破壞陣型(其中又分為隊一個步兵佇列,和對整個戰場)

    但是火炮的轟擊會給步兵一個感受,那就是隻有我捱打,沒有我打人,這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更致命的是,為了保證步兵的火力傷害(裝備膛線步槍的散兵不算),明知道會被炮兵單方面攻擊,列兵們也要繼續保持佇列。換句話說,不僅要捱打,還要把臉伸好方便對方打那麼如果有一隊步兵因為敵方炮兵的轟擊失去作戰意志潰退,那麼這個缺口就需要一隊預備隊予以填充;如果手頭沒有預備隊,那麼就很可能需要拉一隊正在執行其他任務的步兵來填補缺口,甚至調整我方部署,比如將執行其他任務的炮兵執行火力壓制,阻止從缺口衝入,比如發動反衝鋒試圖奪回戰場主動權,比如在進攻狀態下被迫後撤重整部隊,不管是哪個,都必須對現在整個戰場所有的我方單位進行調整,這不僅需要大量時間,還會造成我方混亂,製造更多麻煩。

    即使這隊步兵並沒有因為炮擊而失去作戰意志,但是大量的炮擊也會造成不小的傷亡,當傷亡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即使步兵有抵抗意志,也會因為減員喪失抵抗能力。

  • 4 # 派大早

    滑膛炮在人類戰爭史上曾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滑膛炮使用的炮彈可分為三大類,即衝擊彈、燃燒彈和爆炸彈。由此可知,古代炮彈並非只有實心彈一種。

    銃箭

    米立米特於1326-27年撰寫的書中收錄了最早的歐洲火炮的圖文記載,一門巨腹細頸,形如花瓶的原始火炮平躺於木床上,從炮口噴射出的不是球形彈丸而是一支裝著箭簇和金屬翼的大箭。銃箭的使用並非孤例,與英倫三島一海之隔的歐洲大陸國家也有關於銃箭的記載,1338年的法文文獻記載了一門小炮和與之配套的數十支銃箭。在東方,16世紀末萬曆北韓戰爭中,名將李舜臣所帥北韓水師曾以銃筒發射不同型號的銃箭攻擊倭軍艦船。

    燃燒彈和爆炸彈

    爆炸彈和燃燒彈由高彈道的臼炮發射,雖然射擊精度低,但卻可以越過工事殺傷敵人或摧毀城牆後的建築。17世紀的攻城戰中使用一種內部以粗布包裹燃燒物,外套鐵殼的燃燒彈,燃燒後火勢猛烈,極難撲滅。爆炸彈為中空的金屬球體,內部填充火藥和引信,火藥引爆後,飛濺的碎片能夠殺傷周圍的人員,具有殺傷面積大的特點。歐洲人對爆炸彈的使用可以追溯至14世紀下半葉,這種原始的爆炸彈的外殼並非一體鑄造的,而是由兩個半球連線而成。鐵殼爆炸彈在中國約出現於12-13世紀的金朝,名為“鐵火炮”。宋金戰爭中,金軍曾以此物轟擊守衛蘄州城的宋朝將士,不過彼時拋射鐵火炮的是古老的投石機而非火炮。明朝時,戚繼光將軍記此物為“子母炮”,以大銃發出,主要作驚營或擾賊之用。

    球形實心彈

    球形實心彈無疑是最適合前裝滑膛炮的炮彈型別,與其他各種炮彈相比,球形實心彈具有出膛速度快、射程遠、撞擊力強和打擊精度高等優點。按照製作材料的不同,球形彈丸可分為鉛彈、石彈、銅彈和鐵彈。

    鉛彈

    鉛彈的出現時間較早,多用作小型銃炮的發射彈丸。早在1345年,就有法國炮手購買鐵炮和鉛彈的記錄。其人購買的兩門佛郎機小炮重約25磅左右,每一枚鉛彈的重量也僅在200克左右。鉛彈和銃箭一般與各類前裝或後裝的小炮搭配使用,主要作用為射殺敵方人員,雖然重量較輕,但鉛彈亦具備相當的殺傷力。因鉛質較軟,所以鉛彈的體積可以做的比較大,裝彈時炮手用推杆將彈丸用力推入炮膛,可大幅提高密閉性。因此彈出有力,在有效射程內可以輕易洞穿一名頂盔摜甲的戰士。鉛彈的攻堅能力有限,多用於反人員的輕型火炮,比如中國於康熙年間鑄造的威遠將軍野戰炮既是此種輕炮。鐵芯鉛彈和石芯鉛彈則是鉛彈的兩種變種,作用也與之類似。

    石彈

    早在火炮出現之前,人類就學會了用巨石攻擊敵人的要塞和城市,公元1273年,蒙古大軍就曾以回回炮(一種拋石機,非火炮)拋射巨大的石彈摧毀了襄陽城堅固的城防。1346年加萊古戰場的發掘現場曾出土了一批重1.5磅左右的鐵石彈丸,1360年的鄱陽湖水戰中,朱元璋的水師戰船上裝備著“中實以藥,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線,用火發之”的銅鐵炮。由於彼時的東西方火炮都僅是重不過幾十斤、十餘斤的原始小炮,當時石彈的破壞力也僅限於殺傷人員或破壞輕型船隻的船板。

    為了摧毀堅固的城防結構,14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工匠們開始研發和生產重數千磅的射石火炮,因此石彈的重量和威力亦呈幾何狀飛躍。1377年,勃艮第軍的火炮發射的石彈重達200磅,並擊穿了奧德雷克城的城牆,而這並非勃艮第炮手使用過的最強力的炮彈。1411年,為了奪回漢姆城,勃艮第人動用了名為 “古雷耶特”的大射石炮。“古雷耶特”射出的第一枚石彈越過城堡落入了河中,第二發炮彈擊中了城堡正前方的空地,震壞了一座塔樓以及與之相連的兩堵城牆,第三發炮彈同樣擊中了城牆前的空地,但卻在牆上震出一個洞來。雖然命中率十分尷尬,但漢姆城堡的守軍在見識到巨炮的驚人的破壞力後明智的選擇了開城投降。

    鐵彈和銅彈

    雖然供銃炮發射的小型鐵彈丸於14世紀中葉之前已在歐洲出現。但真正充分展現鑄鐵炮彈威力的則是15世紀末的義大利戰爭,查理八世率領的炮兵摧毀了亞平寧半島上的一座又一座中世紀防禦風格的要塞。半島中部的蒙特·聖·吉奧瓦尼城堡 (Castello di Monte San Giovanni Campano)被譽為義大利最堅不可摧的要塞之一,曾在中世紀模式下的圍城戰中屹立7年不倒,但在法軍猛烈的炮火下僅僅堅持了8個小時就陷落了。整體鑄造的長管銅炮和精良的鑄鐵炮彈宣告了老式射石炮時代的落幕,鑄鐵彈的密度大約是石彈的3倍左右,受藥量亦倍於後者,因此飛行速度極快,破壞力成倍增加。

    據十八世紀的科學家羅賓斯所言,一門18磅炮在裝填6磅火藥的情況下可以在30碼的距離上擊穿94-117釐米厚的橡木,彈丸的剩餘速度不大於533米/秒;將藥量減少一半,在同樣的距離下,則可擊穿84釐米厚的橡木,剩餘速度約為378米/秒。明末傳入中國的紅夷大炮既是此類發射球形鐵彈的長管前裝滑膛炮,於明清鼎革之際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如塔山之戰,清軍列紅夷炮於塔山城下,高大的城牆抵擋不住清軍近距離的密集火力打擊,“初八日始發炮, 至初九日午時,城崩二十餘丈”。除轟擊建築和船隻以外,實心鐵彈對於人員和馬匹的殺傷亦不可小覷。曹恩道夫戰役中,普魯士炮兵曾以一發炮彈擊倒了42名俄軍士兵。實心鐵彈的用法花樣較多,除獨彈外,還可同時塞入兩枚炮彈組成“雙彈”,或燒熱成“炙熱彈”後再發射。

    早在14世紀中葉之前,義大利人就使用過銅彈,但銅價高昂,因此銅並非理想的鑄彈原料。銅彈的使用並不普及,而且當時所用的銅彈應該僅是一些小型彈丸。

    其他種類的炮彈

    除以上所提及的各類炮彈外,古人所用炮彈還包括散佈範圍廣泛,射程較近,專用於殺傷人員的的霰彈,葡萄彈;以鐵鏈或鐵槓連線兩個球體或半球的鏈彈、槓彈以及結構更復雜些的星彈等,這類炮彈多見於水戰,用來撕碎和破壞敵艦的帆索結構。

  • 5 # 鐵男說經濟

    事實上,古代,至少中國古代,火炮並不是用來打人,而是用來攻城。

    這一時期的的火炮,更像是一根加強版的“投石機”。相對於投石機龐大的體積,火炮體積小、操作簡單、易於搬運,而且威力更大。因此,火炮出現之後,投石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6 # 使用者1004067226961

    看過一個視訊,拿破崙那時候的炮,實心彈,打過去能接連穿透7個人體,當時時興步兵方隊,所以這玩意打過去還是挺厲害的。

  • 7 # 河東三叔

    腦補一下,一枚幾斤到幾十斤的大圓石頭砸向人群,離的近的成了肉沫,離的遠的一不留神也斷胳膊少腿。純粹的物理殺傷,沒有一點技巧可言,碰上就是撞大運非死即傷。

    當然古代也有散彈、開花彈等,但引信技術不過關而且價格成本更高,因此更多采用的是實心彈(圓石頭)。對於密集隊形的步兵方陣,實心彈落點直接殺傷可能就一兩個人,但是動能帶來的滾動效果根據火炮裝藥情況,可能可以附帶殺傷10數米之內的士兵。

    美國戰爭片《愛國者》中的片段,實心炮彈成了人腳收割者,遠比火藥殺傷更加具有心理震憾力。

    除了殺傷人員之外,還有更大型的用於攻城破牆用途大炮,看下面這組炮彈大小足以想象命中時產生的巨大威力。在火炮盛行之後,原來堅固的城牆在這種打擊之下剩下的只能是何時倒塌。

  • 8 # 跬步求索

    威力巨大,古代打仗不像現代,有散兵線有複合工事。軍隊和平民比起來那都是密集戰陣。而火炮強勢在於巨大的初速度。野戰中基本沒有可以防禦的東西。而且就算不開花炮彈可是圓形的。在落地後還能因為速度滾很遠很遠。同時比投石機長弓之類純拋射武器準確性方面也不錯(和現代有膛線的炮沒法比)。你可以想象在密集的戰陣中突然一條線的人都被打碎的畫面。

    同時古代戰爭大部分打的是士氣。在冷兵器的接戰中正面戰場的殲滅比例不大,一隻軍隊能在戰損三成的前提下不崩潰已經是勁旅。而且因為密集陣型,正面戰爭受傷很少有要害都是四肢比較多(軍隊潰散的前提下不適用)。但火炮這東西基本是碰著死沾著殘和傳統戰線上受的傷完全是兩回事。所以哪怕是大規模的會戰中,有幾門這種完全無法躲避防禦下一輪炮擊能不能活著完全看天意的傢伙在對面對任何軍隊的士氣都是災難。拿破崙就比較擅長分配火炮集中覆蓋射擊造成對方集中崩潰。

  • 9 # 薺菜糰子

    這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對於實心彈,所謂威力,主要指標就是動能,知道炮彈重量,測量初速,一算就出來了。說複雜,那時候可沒有定裝彈,手工裝藥多少有些沒準兒,火藥的質量也良莠不齊,炮彈和炮管的氣密性也要看工藝水平。總之,準確的威力沒法兒說,古人的記載也多有誇張,所以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說一句,古代也並不是只有實心球形炮彈,還有葡萄彈、鏈彈等等。開花彈的發明其實也夠早,十六、十七世紀就有了,榴霰彈1803年發明。

  • 10 # 王瀚2019

    明朝早期的大炮,是實心彈,是有鐵或鉛製作彈丸。依靠動能殺傷,不會爆炸威力不是很大。明朝後期朱棣和朱允炆的戰爭中,開始使用“開花彈”,就是現代炮彈的雛形,不在依靠動能殺傷,而是靠爆炸熱流和彈片殺傷目標。威力得到很大提升。

  • 11 # 香姐逛歷史

    古代的火炮,其威力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是微不足道的,在現代武器面前不堪一擊,攻擊力微乎其微,但在冷兵器時代,擁有火炮,不論攻城掠地,只是兩軍對壘,則有如仙助。比如兩軍對壘,主要依靠將帥的能力與士兵的多少,雙方排好陣式,準備兩將單挑,如果兩將勢均力敵,要打好幾天不分勝負,如果兩將戰鬥力懸殊大,一方很快戰敗。將領的武功在火炮面前不堪一擊。

    古代的火炮炮彈有實心彈、散彈、開花彈(榴彈)。打的最多的就是實心彈,其次是散彈。畢竟那個時候延時引信技術不過關,榴彈製造工藝非常複製而且成本昂貴,最關鍵的是不安全!

    大體說一下古代火炮發射原理,都是從炮管裝藥,先加入發射藥然後放入彈丸用搗棍搗實,點燃發射藥,發射藥瞬間爆燃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把彈丸推出去!這個彈丸基本上就是塊金屬旮瘩或者磨好的石球。

    然後是霰彈,霰彈主要用於近戰,大面積的霰彈可以給予步兵方陣毀滅性的打擊。

    爆炸彈和燃燒彈由高彈道的臼炮發射,雖然射擊精度低,但卻可以越過工事殺傷敵人或摧毀城牆後的建築。17世紀的攻城戰中使用一種內部以粗布包裹燃燒物,外套鐵殼的燃燒彈,燃燒後火勢猛烈,極難撲滅。

    爆炸彈為中空的金屬球體,內部填充火藥和引信,火藥引爆後,飛濺的碎片能夠殺傷周圍的人員,具有殺傷面積大的特點。

    至於說實心彈也不是沒有,明清時期火炮已經類似於近代的火炮了,當時也用實心彈,也用開花彈,實心彈主要是攻城時砸城牆和城垛用的。

    最著名的戰例是在國外,也就是奧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用的烏爾班巨炮,這種炮口徑達762mm,所用的炮彈為花崗岩炮彈,妥妥的實心彈,重達680公斤,為了抗住火藥爆炸的威力,炮管厚20釐米。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是純石頭牆,但是面對這種火炮直接被打碎了。

    詩句翻譯過來就是:士兵兄弟們,不要害怕敵人的大炮攻擊。你們瞧,他們都打百十炮了,咱們一個人都沒死,他們拖著這麼大一累贅,一個個累的跟孫子似的。

    言外之意,火炮威力也就那麼回事兒!

    之所以會是“那麼回事兒”,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古代的火炮打的都是實心彈。不論炮彈以怎樣的方式打出去,炮彈均以拋物線飛出去,然後藉助炮彈的衝擊力,能砸到幾個人就傷害幾個人,所以才會“才聞幾個死”。

    《明史》中,關於使用火炮、火銃的命中率,有如下記載:

    “十銃之中,僅有六七銃發出;六七之中,僅有二三中耳。”

    翻譯過來就是:平均下來,打十次,有六七次能成功射擊,就算謝天謝地了;即便如此,能夠打中敵人的炮彈,至多不過兩三次。至於能不能將敵人打死,則是後話。

    事實上,古代,至少中國古代,火炮並不是用來打人,而是用來攻城。

    號稱世界最堅固要塞的君士坦丁堡,處於亞歐大陸之咽喉。奧斯曼帝國圍攻百十年,都沒有攻下,直到奧斯曼帝國拉出神器——烏爾班火炮,將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開啟一個豁口,最終城破國滅。

    可見,火炮打人不行,攻城掠地作用還是槓槓滴。

    畢竟,那麼大一座城池,只要眼不瞎、不炸膛,火炮打出去的炮彈,基本上都能落在城牆上。火炮發射出去的炮彈少則幾十斤,懟在城牆上,即便牆不塌,也得搖三搖,多來幾次,城牆破洞不可避免。

    城破之後,火炮就可以休息了,剩下的事情交給步兵、騎兵來解決。

    這一時期的的火炮,更像是一根加強版的“投石機”。相對於投石機龐大的體積,火炮體積小、操作簡單、易於搬運,而且威力更大。因此,火炮出現之後,投石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有用火炮的明軍,最終還是被清軍騎兵給打敗了。看來,沒有膛線、沒有準星、口徑粗大、容易炸膛的火炮,也就那麼回事吧。大明的神機營真有那麼厲害,崇禎能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拿著木棍挑了?

    到了16世紀早期,由於火藥的運用,炮才真正的從機械能武器改成了化學能武器。這裡就得說說18世紀初期的12磅炮了,發射6公斤的彈丸。動能可以達到24萬焦耳。對於密集的敵軍其實就已經有了轟擊能力。

  • 12 # 歷史名將錄

    古代的火炮炮彈有實心彈、散彈、開花彈(榴彈)。打的最多的就是實心彈,其次是散彈。畢竟那個時候延時引信技術不過關,榴彈製造工藝非常複製而且成本昂貴,最關鍵的是不安全!

    古代火炮發射原理,都是從炮管裝藥,先加入發射藥然後放入彈丸用搗棍搗實,點燃發射藥,發射藥瞬間爆燃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把彈丸推出去!這個彈丸基本上就是塊金屬旮瘩或者磨好的石球。

    開花彈在明朝時期出現過,不過這種開花彈引爆方式極為不安全,很有可能會造成炸膛。在拿破崙時代歐洲的那種開花彈,外面就是一層鐵皮裡面是炸藥,延時引信技術也不過關,價格昂貴,所以拿破崙的炮兵用的基本上都是實心彈。這種實心彈威力來自於它的動能,主要用於攻擊城牆或者密集的步兵方陣。拿破崙的火炮部隊一般都是跟騎兵配合的,用火炮發射實心彈打亂步兵方陣,然後騎兵再趁機衝鋒。

    這種實心彈的威力對付密集的步兵方陣非常有效,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十幾斤重的鐵旮瘩以二百米每秒的速度砸進人堆裡,絕對會造成一地的殘屍斷臂。據記載曾經有枚實心彈貫穿了26列步兵方陣,這一下子就得死傷幾十號人。實心彈造成的傷害是線性質的,如果實心彈在產生跳彈就像犁地一樣,威力還是非常可觀的;如果隊形非常鬆散那麼它的威力就比較小;如果地面沙石比較多,那麼它落地時會將地面的沙石崩飛出去,這種類似於散彈的傷害也是很可觀的。那個時候的海戰就是用實心彈把木製帆船砸出來個大窟窿,加勒比海盜看過吧,那個火炮就是實心彈,一炮一個大窟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依照現有的技術,可以還原大部分兵馬俑的相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