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在開家長會,在反饋意見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希望老師能和我們家長協同一致……讓他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並把這句話拍照發到朋友群裡。朋友群一個做教育的看到後,直言不諱:“恕我直言,你這樣說是錯誤的。”二人開始了辯論。大家看截圖,對二人觀點,你什麼看法?
回覆列表
-
1 # mingyue明月
-
2 # 姜長永
謝謝邀請。關於家校合作教育,我認為有這種想法並能積極參予的學生家長,是應該給予支援和鼓勵的。這種做法是應該給予肯定的。對孩子進行培養教育應該有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參予,缺一不可。首先是家庭中的成員,特別是孩子的父母親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和諧的生長環境,這對孩子健康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孩子上學後應經常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情況,做到每天孩子放學回來和孩子談談心,如若孩子有什麼不正確的想法和做法,家長就應該及時的給予指出,並要求其改正。同時每天都要督促孩子,按時認真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科作業。同時家長也應該定期到學校去和老師進行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各方面的表現,主動積極的配合好老師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學校老師除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外,也應該多抽點時間進行對每一位學生的家訪,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孩子在家中的各方面的表現。老師應該清楚的知道每一個孩子的各方面的情況,這樣對孩子的各種不同問題,採取不同的方法給予孩子教育和幫助。使他們都能夠在各方面都健康成長。社會是大家的社會,一兩個人是無法改變一些不好的現象的,但是有些現象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例如不闖紅燈的問題,儘管學校反覆多次教育孩子不要闖紅燈。當孩子走在大街上時,就會看到一些闖紅燈的人,這時孩子們會怎麼想?老師教育我們不要闖紅燈,那這些大人為什麼還闖紅燈呢?如發現孩子有這些想法時,老師家長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能使孩子跟著學壞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公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大家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後代。
我認為,朋友的建議是對的。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在指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方面,的確不如老師經驗豐富。家長應該放低姿態,在和老師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諮詢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老師協同一致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