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縷清風38690381

    過年嘍,金豬到,豬事順利,恭喜發敗,紅包拿來,看著這熟悉的話語,撫今思昔,小時候在村裡,為了紅包到處跑到別人家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那一幕幕又浮現眼前。

    對於我們七十年代初來臨這個世界的人,小時侯農村還處於大集體時代,憑人頭攢工分吃飯。不僅物資匱乏,經濟也很落後,一個家庭一年下來能有百十塊錢就很了不起了。不準搞副業,割資本主義尾巴成了當時的時髦語言。這就是當時社會經濟的一個縮影。

    當時的我對過年夢寐以求,過年的白米飯,臘肉,油炸粑粑……,還有現在看來不屑一顧的貮角,伍角的壓歲錢,充斥著我的大腦,令我神往。

    盼望著,昐望著,又是一年春節到,這是我最嚮往的節日,我的新衣新帽新鞋全靠它的來臨才能實現,我的美好生活,豬肉,葉子粑粑,糖果餅乾……,也只有在這時才能實現。

    年三十晚,望著滿桌的豬肉,雞鴨魚,呡一口自釀的米酒,然後吃著米飯,吃著雞鴨魚肉,大快朵頤。之後,吃著紙包糖,葵花籽,圍在土灶的火堆旁,煤油燈下,那企盼的眼神,希望著長輩快快的發押歲錢,雖然只有一角,貳角的,眼裡仍充滿渴望,節目完畢,則邀三、五小夥伴到村裡各家去拜年,每到一家,都要說叔叔嬸嬸,拜年嘍,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如此一陣亂鬧,一家多的有壹角,少的三、伍分,一晚上運氣好的則弄得一元左右,差的弄個伍陸角。細細算來,則可保得我們上學時買糖果的零花。大人們則耍紙龍,舞獅子給各家拜年,到時吃夜宵,大人小孩吃著,笑著,不亦樂乎……。

    時光荏苒,時至今日,經濟高速發展,生活遠勝昔日,然而兒時那一份過年的歡喜的氛圍,那一份童趣卻永遠變成了回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領毛衣領子穿著太難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