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28192534657

    【聖哲】亦作“聖喆”。指超人的道德才智。亦指具有這種道德才智的人。並亦以稱帝王。《左傳·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長,是以並建聖哲。”孔穎達疏:“聖哲,是人之儁者。”《楚辭·離騷》:“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晉桓溫《薦譙元彥表》:“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崇表殊節,聖喆之上務。”唐杜甫《壯遊》詩:“聖哲體仁恕,宇縣復小康。”明張居正《答中溪李尊師論禪》:“目前幸得方內乂安,四夷響風,寔賴主上聖哲,百官奉職所致。”清戴震《<原善>序》:“以今之去古聖哲既遠,治經之士,莫能綜貫,習所見聞,積非成是。”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為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於東垂。一人冕執瞿,立於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於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於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偽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偽切《正韻》殊偽切

    【彖系】《周易》中《彖傳》與《繫辭》的並稱。唐杜甫《宿鑿石浦》詩:“斯文憂患餘,聖哲垂《彖》《繫》。”仇兆鰲注:“彖謂卦辭,繫謂《繫辭傳》。”明方孝孺《勉學詩》之七:“《家》《睽》在婦德,《彖》《繫》有遺音。”清顧炎武《謁夫子廟》詩:“道統三王大,功超二帝優。斯文垂《彖》《繫》,吾志在《春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夫妻出現感情不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