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篆刻源於何時,現在並無定論,有說三代的,有說商代的,但我們現在見到的最早的印章,是奇字璽,就是下面這方印。

    篆刻的文字以篆書為主要文字載體,包括大篆和小篆,畢竟它產生時,小篆還沒有出現。同時,還輔以其他各種書體和圖紋。

    漢字的演變與印章的用字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

    前者是沿著由繁到簡的實用的途徑發展,而後者是沿著藝術化的途徑發展。

    戰國古璽,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秦統一中國後有摹印篆。漢代又有繆篆和烏蟲篆等,漢印的字法體式一直沿用到六朝。元明文人發展了篆刻 字法,印字除借鑑以上所列之外,又擷取古代鐘鼎、鏡幣、權量、碑碣、 磚瓦等文字入印,“以書入印”、“印外求印”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還有 用楷隸、草、行、押字,甚至滿文、蒙文、彝文、納西文、韓文、日本假名等入印的,但這些都非印字的主流。

    需要說明的是,一切文字和圖飾若要取之入印,都必須經過一番適合印章樣式的變化改造,這個方法叫“印化”。

    “印化”了的文字和圖飾類似於美術中的適合紋樣。篆書相對容易進行“印化”,故篆刻中認篆書為主。

    要注意的是,印章中篆法的藝術標準並非僅僅是篆書的藝術標準,篆刻範疇的“印篆”和篆書範疇的“書篆”同中有異。“印篆”既符合篆書規則,又能更好地表現篆刻獨有的藝術持色。

  • 2 # 秋空彩練

    篆刻本是古代官方使用,商周時期就開始使用,如古璽“日更都卒車馬”,就是古代烙馬印。

    秦始皇統一後,當時文字有很多種,頒佈法令、傳遞公文都不方便,為“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這是具有重大進步歷史意義的舉措。

    當時由丞相李斯整理出規範的小篆,現在流傳的“泰山刻石”殘字,就是公認李斯可靠的遺蹟。

    “嶧山刻石”是宋人摹刻,精神氣質看得出差異,比前者遜色,作為資料參考還可以。

    李斯是小篆始祖。

    古代官方用印,是由官方鑄造,當然是使用官方的文字,所以就用篆書。

    後來篆刻多由文人自己刻治,還是從古代印章中吸收藝術養分,仍然沿襲篆書刻印的習慣,所以影響至今。

    漢代以後刻碑,官方文字由篆書演變成隸書,多半以篆書篆額。漢篆是書法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文字,保持了篆書的基本筆法。而字法、體勢更加變化、靈活,具有飛動感。

    唐代出現一位篆書大家李陽冰,重要碑刻請書法大家書丹、李陽冰篆額,才顯示地位高。

    清代出土了大量古代碑刻,由於主碑派大力提倡,書壇興起了“崇碑”熱潮。碑學大興,篆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出現了很多篆刻大家。鄧石如、吳讓之、孫星衍、吳愙齋、楊沂生、趙之謙、徐三庚、黃牧甫等,就是這時期出現的傑出人物,風格各異,各展風采。

    歷史上其他時期,也有篆書家,有的是兼長篆書,成就不大。

    如果就取法而言,李斯、鄧石如、吳讓之都可初學,容易脫化出來。

    這大約就是歷代篆書發展的概況,提供參考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柳菸嘴怎麼保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