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靈精怪的熊
-
2 # 東望長安1
許多人都說現在判斷書法沒有標準,可是過去衡量書法的好賴還是有標準的,不然書法絕不會長盛不衰地流傳幾千年。同樣,判斷沈鵬範笑歌田蘊章的書法,也需要運用古人標準。趙孟頫曾經說過,書法就是要看筆法看結構。筆法就是晉唐以來,歷史的書法大家名家他們作品裡面體現的用筆方法。或方筆,或圓筆,或永字八法中的規定。結構講究的是合理和諧,猶如長得漂亮的姑娘小夥,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美好。如果用筆法和結構的要求來判斷,恕我直言沈鵬那字根本就不是楷書,擱民國以前就不敢往人前拿,要說是書法家,會讓人笑得叉過氣去。範小哥的字結構比沈鵬強點,粗看勉強過得去,細看問題也不少。田蘊章的字即使擱民國和清朝也還算寫的好的,當然如果他生於其時,比他在上的,肯定還有許多。可是放在當代實屬鳳毛麟角。我也不知道這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只是想奉勸一句,既然愛書法,就請多看多瀏覽,哪怕寫不了,會欣賞也算不錯。千萬別在提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把差得十萬八千里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一來使別人啼笑皆非,二來自己也被人笑話。
三人書法的結構還是有一定區別,找了一個千字文中的列字來做為代表說明一下,沈鵬書法結構好像沒有定法,隨意性很強,他的列字勢氣向下墜,沒有打起精神,是一種低頭頹廢的姿態。
田蘊章的列字寫得嚴謹,每一筆寫得都標準,卻顯得平板一些,沒有動勢,字呈正方形,變化較少。
範笑歌的列字很有威風,結構嚴謹又有動勢,右邊的長豎鉤雖然上細下粗,但由於左側上提,整個字的上部緊繃,挽救了長豎鉤的上細下粗,使上下保持平衡,可謂高明。列字的兩撇用筆也不同,形成變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