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孩子長不高的第N+1個說法。隨手搜一搜,似乎從吃到運動到日常習慣,孩子做任何事都會長不高——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高壯壯,所以對“孩子長不高”這樣的字眼異常敏感,這也成為各個媒體標題的“題眼”。但,當你被這樣的標題抓住眼球時,更要深入文章看起本質,究竟是如何影響孩子身高的?
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同樣,看電視和孩子長不高不能畫上等號, 只是在向家長敲一個警鐘。
長期看電視危害很多,基本上危害都知道,對視力的影響、對注意力的影響、對性格、行為習慣的影響,而看電視會替代運動外出等,長期近距離面對閃閃的屏,對身體各個機能都會有影響。“沙發裡的土豆”就是形容因長期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不愛運動,容易變得肥胖,像個土豆。一些媒體專家研究發現,兒童過多看電視,其行為和思維方式逐漸脫離現實世界,在適應社會方面產生障礙。這些兒童常常表現得懶散、麻木、消極和自閉。這類症狀被稱為“電視痴”或“電視病”。
孩子能不能長高,還是要看影響孩子身高的根本因素。除了先天的,疾病的,日常生活裡的鐵三角無外乎——吃、睡、動。
保證優質充足的營養攝入,科學搭配,儘量不吃垃圾食品、不健康的高脂高糖食品。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與質量,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高兩個時間段是22:00-2:00,5:00-7:00。
每天保持一定運動量,如跳繩、跑步、跳高、打籃球等。
還有句老話,叫“過猶不及”,也適用在這裡,對孩子長高這件事不能拔苗助長,操之過急,有些家長生怕孩子長不高,拼命給孩子補鈣、吃保健品,結果導致孩子性早熟、骨齡偏大甚至骨骺線閉合,就是俗話說的“長僵了”。
家長平時可以注意監測孩子的身高變化,和生長曲線進行比照來判斷,在孩子2個身高快速增長期——嬰兒期(出生~1週歲)和青春期(女童一般10~18歲,男童一般12~20歲),尤其注意生活的規律和營養科學攝入。
最後,講一個自己弟弟的例子,母親一米五多一點,父親一米七多一點,兒子目前一米八五,愛打籃球。
這是關於孩子長不高的第N+1個說法。隨手搜一搜,似乎從吃到運動到日常習慣,孩子做任何事都會長不高——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高壯壯,所以對“孩子長不高”這樣的字眼異常敏感,這也成為各個媒體標題的“題眼”。但,當你被這樣的標題抓住眼球時,更要深入文章看起本質,究竟是如何影響孩子身高的?
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同樣,看電視和孩子長不高不能畫上等號, 只是在向家長敲一個警鐘。
長期看電視危害很多,基本上危害都知道,對視力的影響、對注意力的影響、對性格、行為習慣的影響,而看電視會替代運動外出等,長期近距離面對閃閃的屏,對身體各個機能都會有影響。“沙發裡的土豆”就是形容因長期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不愛運動,容易變得肥胖,像個土豆。一些媒體專家研究發現,兒童過多看電視,其行為和思維方式逐漸脫離現實世界,在適應社會方面產生障礙。這些兒童常常表現得懶散、麻木、消極和自閉。這類症狀被稱為“電視痴”或“電視病”。
孩子能不能長高,還是要看影響孩子身高的根本因素。除了先天的,疾病的,日常生活裡的鐵三角無外乎——吃、睡、動。
保證優質充足的營養攝入,科學搭配,儘量不吃垃圾食品、不健康的高脂高糖食品。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與質量,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高兩個時間段是22:00-2:00,5:00-7:00。
每天保持一定運動量,如跳繩、跑步、跳高、打籃球等。
還有句老話,叫“過猶不及”,也適用在這裡,對孩子長高這件事不能拔苗助長,操之過急,有些家長生怕孩子長不高,拼命給孩子補鈣、吃保健品,結果導致孩子性早熟、骨齡偏大甚至骨骺線閉合,就是俗話說的“長僵了”。
家長平時可以注意監測孩子的身高變化,和生長曲線進行比照來判斷,在孩子2個身高快速增長期——嬰兒期(出生~1週歲)和青春期(女童一般10~18歲,男童一般12~20歲),尤其注意生活的規律和營養科學攝入。
最後,講一個自己弟弟的例子,母親一米五多一點,父親一米七多一點,兒子目前一米八五,愛打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