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膠東老物件兒1
-
2 # 民農歌者
回答問題:藍天白雲是人們所向往的,做為農民更是受益匪淺。因為農民天無暴露在Sunny下,呼吸著室處空氣多一點。所以更要做好藍天保衛戰,改變了舊的耕種模式,不再戰秸稈合理利用秸稈創造更多的價值。
秸稈還田;過去省事就是燒灰還田,可以增加土地鉀肥不足。現在只能深埋土地中,粉碎深耕。:可以做底肥。大棚深溝深埋,可以提高肥力地溫便於各種瓜果菜的保水肥地溫。更有效利用秸稈。露天山藥溝可填滿秸稈深埋,可有于山藥深扎增長。
有條件的將秸稈粉碎當做菌類發酵基,種食用菌更是有發展潛力。當然需要技術指導才能合同利用秸稈。
將桔杆施於藕荷底肥,能有效增加藕荷的產量品味。
與飼養大戶鑑定收購飼料合同,定期收購青貯飼料。讓廢物變成寶!
政府部門應該有獎有罰,對合理利用秸稈的農戶飼料大戶設獎勵制度,處理得當農民會誇獎;你是好官!
-
3 # 我是來自黑土地
如何變廢為寶都離不開錢兒,這個問題不解決都是空話大話和不負責任的廢話!
你說得很對,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不是隻是農民有責!
-
4 # Sj51586581987
從長計議,我認為走種植、養殖、加工業一直到市場持續發展的大集體產業比較穩定。儘管土地資源分散到戶,光靠"單打獨鬥"無濟於事。尤其是農村目前勞動生產力缺乏的情況下,指望把農業、糧食發展上去,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巿場要素首先是勞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決定生產方式。土地資源管理分散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科技發展的障礙。光是考慮桔杆綜合利用專案,靠農民兄弟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是"紙上談兵"。北方小麥為主,南方稻穀為主。為啥糧食麵積減少了?勞動力和生產方式滯後是目前的問題。
-
5 # 麻雀9805
在這個問題上,第一起作用的是政府,在資金,政策和技術創新有更大的作為和發展空間,靠農民個人的力量解決秸稈利用問題,顯然是強人所難的。破解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難題,只能依靠政府的積極作為。
-
6 # 龍腃虎躍516
我建議國家應該把節杆處理的錢補給企業由他們回收處理……農民啥也不用管,但是處理效果要由農民驗收,不合格,國家嚴格,要求企業處理達到要求。
回覆列表
把偽劣專家打碎了和秸稈系統化漚制發酵腐熟滅菌後,沼氣池的液體稀釋一下澆灌農田哈!這活動不錯,得政府農口部門掏腰包帶頭搞示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