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執筆灬寫史

    眾所周知,三國是一個群星薈萃的時代,這一時期湧現出無數名人志士,他們有的勇冠天下,有的算無遺策,因為所效忠的勢力不同他們相互碰撞,擦出無數武力與智慧的火花,而蜀漢丞相"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為唯一一個入選武廟十哲的三中國人物,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不過他給後世之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還是他的忠誠。哪怕後期蜀國漸趨衰弱,諸葛亮也不離不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乃千古忠臣之楷模。

    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諸葛亮志向遠大

    我們知道諸葛亮是天縱之才,他當初選擇加入劉備集團而非曹魏集團,不僅僅是因為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更重要的是曹操麾下英才多如牛毛並且實力強大,即便輔助他奪得天下也毫無成就感,“寧做雞頭,無為牛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國志》這樣記載諸葛亮的志向:

    “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可見諸葛亮心懷雄心壯志,往好的方向講就是睥睨天下、橫掃寰宇,往差的方向至少也是割據一方讓人不敢心生染指之心。

    二、為了完成先帝劉備的夙願

    古時候,君臣之間存在著極其強烈紐帶關係,一旦君主成功將臣子折服,那後者甚至願意用生命來回報知遇之恩,“君待我以國士,我必國士報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諸葛亮在《出師表》當中用最誠摯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所以才會如此心甘情願地為蜀漢嘔心瀝血。

    三、搏一搏才有獲勝的可能

    其實現代有不少人認為諸葛亮應該以卵擊石選擇北伐,而應該採取李嚴休養生息的策略,與曹魏和平發育再伺機而動。

    然而我們要明白,蜀漢與曹魏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距,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

    後主劉禪棄城投降之間蜀漢只有94萬的人口,兵力也不過十萬多一些;反觀魏國,人口高達443萬,是蜀漢人口五倍左右,兵力也至少有40萬,完全不是蜀國能夠媲美的。

    人人都說天府之國富饒肥沃,可再肥沃能和被公認為正統的中原地區相媲美嗎?人口、兵力、資源這方方面面都被魏國碾壓,而且後期的蜀中國人才已經青黃不接,一旦諸葛亮死了就沒人能抗大旗,所以要是蜀國堅持休養生息的策略無異於慢性自殺,時機一到魏國想要攻克蜀國就會容易很多。

    四、為了轉移內部矛盾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一個逼不得已的行為。

    我們知道劉備最初只是一個編制販賣草鞋的底層老百姓,機緣巧合之下才結實了張飛、關羽,並且憑藉超高的人格魅力籠絡無數能人志士,最後一步步成為一方諸侯。

    由於“創業”的時間太短,劉備集團內部的武將謀士並非鐵板一塊。蜀漢集團內部有三股勢力,荊州派、東州派和益州派,因為劉備的存在,荊州派長期執掌大權,其他兩派的人雖然有怨言也只能默默地忍受。

    可後來劉備突然病逝,繼位的劉禪能力平庸又不足以服眾,東州派與益州派的人就開始蠢蠢欲動,準備乘機從荊州派人士手中奪取朝政大權,黨派之爭一觸即發。

    綜上所述,北方不僅僅是諸葛亮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途徑,更是他報答先帝知遇之恩的方式,而且如果不北伐,蜀漢很可能會深陷內亂的泥潭,同時被魏國遠遠甩在身後,到時候蜀漢滅亡就真的成了定局。

  • 2 # 塵埃讀歷史

    當時魏國強,蜀國弱,諸葛亮北伐可以說是不正常的軍事行為,單從結果來看,似乎以失敗告終,實際上來分析下當時的形勢:

    魏國最強,吳國其次,蜀國最弱。

    1無論戰爭還是對峙,矛頭始終對準威脅最大的吳國。

    2儘量以最低成本防守蜀國。

    吳國的優選策略:

    1. 無論是戰爭還是對峙,矛頭始終對準威脅最大的魏國

    2. 儘量拉攏蜀國,使其配合進攻。

    蜀國的優選策略:

    1站在吳國這邊,配合吳國共同攻擊魏國;

    2. 當吳國得勢,就故意減輕壓力,使魏國有條件攻擊吳國。當魏國得勢,就有意施加壓力,使吳國有條件攻擊魏國;

    3只有當雙方出現了大規模的火拼消耗,才是蜀國真正的出手時機。

    因此,魏國的主力基本上是在關東,以抗東吳。派司馬懿防守關中、關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同類型的,甚至比諸葛亮還要謹慎,不會瞎打。這樣,用上一個善於精打細算的司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防守成本。

    東部才是主戰場。西部的諸葛亮進攻司馬懿,是為了配合是吳國。而司馬懿防守諸葛亮則是為了配合魏國皇帝。

    1. 諸葛亮反覆施加壓力,就提供了吳國攻打魏國關東的條件。有可能導致吳魏雙方出現大規模火拼消耗的情況。這就是蜀國一統天下的最好機會;

    2.如果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反覆施加壓力,就提供了司馬懿勒索魏國皇帝的條件,司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錢、要糧、要兵,增加防禦。有可能導致魏國分裂,形成曹、孫、劉、司馬,四國局面。對蜀國也非常有利;

    3.如果仍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反覆進攻,司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丟失部分地盤,甚至是丟失涼州(關中長安取不得)。對蜀國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沒出現上述情況。諸葛亮勞而無功,退回漢中,不至虧本。無大害。

    諸葛亮如果不採用這一行動, 則難於出現上述種種好處。

    諸葛亮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氣勢洶洶而來,卻又恰到好處地停止。第五戰中,司馬懿損失三幹多人,這是歷次爭戰中的最大損失。可見,諸葛亮對司馬懿,並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雙簧。

    阿斗後來可以安穩地當30年皇帝,與這決策有著巨大的關係。

  • 3 # 盤點壹號

    我也來湊湊熱鬧!

    蜀國在劉備封漢中王時達到巔峰,此時,蜀漢集團地跨荊州、益州,領土面積跟曹魏分庭抗禮,順江而下威脅孫吳,名義上是漢朝的延續,可謂天時、地利佔齊。當時政權新曆,人心未穩,劉備未能及時處理人文民心,急於開疆拓土,導致關羽身亡失荊州,張飛被部下所害,劉備夷陵戰敗,託孤諸葛亮。

    ①、轉移內部士族矛盾

    劉備入川,靠不光彩的手段,從劉璋手裡奪取益州,益州土著雖然希望有“明君”來治世,但劉備帶來的荊州勢力過於強大,處處壓著益州士族,分取益州士族的利益。

    諸葛亮為了收攏人心,採取依法治蜀,不管是荊州集團還是益州土著,都採用依法公平對待,對益州士族儘量安排上層工作,對自己帶來的荊州士族,也循法安排,有錯的一定不姑息,貶李嚴、斬馬謖,都可以窺見一斑。

    ②、沿襲隆中對的規劃,秉承劉備遺志

    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其規劃三國鼎立分天下的大計。隆中對裡,諸葛亮明確指出揮師中原,興復漢室,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也一直打著興復漢室的口號,六出祁山,屢戰屢敗,直至病死五丈原。

    蜀國偏安一隅,南有少數民族,北有曹魏,東有孫權,都不是善茬。所以,蜀人一直居安思危,始終沒有安全感。

    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示武於天下,表明蜀國雖小,志氣不小,另天下不可小覷,這也是以攻代守,身為弱國,只能這樣而為,實戰訓練自己的軍隊,攻城略地獲得外來給養,也給外人制造不服輸不示弱的形象,讓外人不可小覷。

  • 4 # 天晴愛睡覺

    諸葛亮是個聰明人,曹魏明顯強於蜀漢,諸葛亮卻不停的和曹魏打仗,明顯是不明智的;

    一個聰明人不停的幹傻事,很明顯就是有更深層的目的;

    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叫做“瞞天過海”,意思是:一個人大張旗鼓的搞一件事,往往是為了背地裡幹另一件事做掩飾;

    諸葛亮不停的北伐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那麼蜀國國內有什麼矛盾呢?

    眾所周知,蜀國的班底是劉備從荊州帶到益州的,屬於客居益州,那麼必然和益州土著有矛盾;

    諸葛亮北伐是在劉備上西天之後,之前是伐吳慘敗,荊州精銳損失殆盡;再之前則是關羽丟失荊州,被東吳所殺;

    可以說諸葛亮北伐之前,荊州派已經喪失了根據地,喪失了軍隊,隨時都有被益州土著趕出成都的可能,這種矛盾一觸即發,因為劉備入川是不光彩的,而且立法嚴酷,劉璋反倒沒做什麼壞事;

    轉移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動外部戰爭,伐吳已經失敗,那就只能打曹操了!

  • 5 # 帝國五千年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北伐空耗國力,蜀漢應該發展國力再圖中原,產生這種想法也不足為奇,但事實是不是如此,接下來分析。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從大禹開始天下被分為九州到了漢朝被分為十三州。自從關羽失去荊州劉備沒有討回之後,蜀漢只擁有益州一個州加上南中一些地區。雖然蜀漢整體的面積很大,但是那時南中之地屬於不毛之地,人口少而且多是少數民族。當年諸葛亮花費了一年多時間才平定下來,穩固了蜀漢的大後方。

    我們再看看其他兩個國家的實力,當時吳國擁有揚州和交州以及大部分荊州佔了兩個半州,而剩下九個半州都是魏國所佔有。古時候作戰國力就是勝負的關鍵,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蜀漢攻打魏國就是以卵擊石,但表面上看確實如此。

    有人會想為什麼蜀漢不發展國力等發展起來了在於魏國交戰。前文提到魏國差不多十倍於蜀漢,蜀漢發展國力那麼魏國也會安心發展國力。給雙方十年時間,那麼十年之後被滅的一定是蜀漢,因為國力差距太大,魏國只會以每年十倍的增長到了十年之後可想而知。

    諸葛亮堅持北伐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每次北伐實際上諸葛亮都是選擇了時機,第一次趁其不備,差點打敗魏國。只不過馬謖失街亭導致蜀漢無法奪取雍涼之地也使蜀漢失去了最好的機會。而且北伐也並不是一直打,蜀漢依然在發展之後在選擇戰機。

  • 6 # 再言春秋

    引言

    諸葛亮之所以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除了因為他的才能之外,在我看來更值得人們尊敬的,就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

    誠然,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的執念,是復興漢室的唯一手段。對於實力不濟的蜀漢而言,主動攻打魏國確實是力不能及。然而,諸葛亮的北伐真的就想有些人所說,是以卵擊石麼?

    1、曹丕死後,曹魏集團動亂不斷

    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背後,肯定是由多重因素促和而成。

    公元227年,也就是蜀漢建興五年,是諸葛亮開啟北伐戰車的年份。這一年,諸葛亮開始了蜀漢針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是因為前一年的曹魏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魏文帝曹丕因病去世,繼位者曹叡主少國疑,曹魏內部本身就存在危及。

    曹丕死後,諸葛亮並非第一個向曹魏集團發動攻勢的人。公元226年,曹叡剛剛繼位不久,東吳集團就發動了對江夏的攻勢,雖然是以東吳的失敗而告終,但終究還是引起了不下的波動。

    之後,諸葛瑾、張霸率領東吳大軍又對東吳展開攻擊,進犯襄陽。這一次的影響比上一次還大,曹魏重臣司馬懿、曹休都出動了。

    公元227年正月,曹魏集團內部有人反叛,麴英在西平郡叛亂,連殺數名地方官員。雖然叛亂平息,可曹魏內部問題再一次暴露了出來。

    好不誇張的說,司馬懿最後之所以能夠成為三國最大贏家。除了因為他本身能力不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活的過久。把所有的對手全部耗死了。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漢的人才的確有著明顯不足,但曹魏集團就人才濟濟了麼?此時的司馬懿尚沒有展現出後來的才智,曹真、曹休也是不足掛齒。

    曹魏人才頂峰期早已過去,就連徐晃、許褚等人也在曹叡繼位後不久也去世了。而曹操時期曹魏集團的謀士群體也都相繼病故。

    從牌面上看,此時的曹魏還真不比蜀漢強太多。單單看這一個方面,蜀漢有實力同曹魏一戰。

    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的追求,早在《隆中對》裡,諸葛亮就給劉備做出了一個完美構思。雖然這個構思隨著荊州的失去而破滅,但諸葛亮還是在極力的去彌補著。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主動交好東吳,而東吳集團雖然在夷陵之戰取得勝利,但也損耗不少國力。所以,東吳集團也樂於同蜀漢結交。於是,吳蜀聯盟成立,這次的聯盟終三國結束也沒有破裂。

    在吳蜀聯盟成立後,蜀漢集團開始了長久的北伐準備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平南蠻,這也是《隆中對》裡的一個構思,南征雖然困難重重,蜀漢也消耗了不少,但最終的結果倒也可喜: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南征結束後,蜀漢集團組建無當飛軍,加強軍隊建設。而在平南過程中的國力損耗,也隨著南征的獲勝得以彌補。南征不僅彌補了消耗,還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可以說,此時的蜀漢在軍隊和國力上,有著同曹魏一戰的實力。

    諸葛亮的構思是,蜀漢和東吳兩線進攻曹魏,在空間和時間上形成互補,使得曹魏應接不暇。可公元227年吳國內部發生叛亂,沒能配合諸葛亮北伐。但公元228年,東吳對曹魏發動的石亭之戰卻大敗了曹魏集團的曹休,並俘獲一萬魏軍。

    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與東吳集團的攻打曹魏是在配合中共同進行的。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到同進同退的效果。

    在這裡我做一個假設,如果諸葛亮公元227年北伐的時候,東吳集團內部沒有叛亂,兩線進攻曹魏,那曹魏會面臨何等局面很難想象。

    上述的幾點,我們已經看出來了,蜀漢集團與曹魏集團的爭鬥絕非是以卵擊石。而是諸葛亮在全盤考慮後作出的決定。

    曹叡剛剛繼位,統治力尚不穩定,曹魏集團的人才儲備也出現斷層是他們內部的問題。蜀漢南征獲得大量物資,組建無當飛軍加強軍力讓蜀漢有實力一戰是蜀漢內部向好的一面。

    而外交上,吳蜀聯盟有著共同的敵人曹魏,可以相互配合讓曹魏應接不暇則是外交優勢。

    這種大背景下,諸葛亮的北伐絕非以卵擊石,而是謀而後動。況且,從北伐初期的戰果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蜀漢也是佔了一些便宜的: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這是諸葛亮一次北伐的初期成果。雖然第一次北伐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但種種跡象表面,蜀漢的進攻是“理性、有序”的。

    可即便真的是以卵擊石,諸葛亮也是要去做的。

    1、北伐是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對於蜀漢而言,北伐確實具有極大的難度。從戰爭潛力上看,蜀漢是不及曹魏的,失敗也屬於正常。

    但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諸葛亮可以通過北伐擴充套件蜀漢的勢力範圍。如果經營得當,站穩腳跟的話,這對有著地盤危及的蜀漢恰恰是一件好事。

    如果諸葛亮不選擇北伐,那麼蜀漢未來的局面如何呢?佔據天府之國的蜀漢,經濟發展潛力遠不及佔據中原的曹魏。被蠶食,最終走向滅亡是遲早的事。

    倒不如趁著魏國內部危及,吳蜀聯盟穩定,南征後物資豐富這些有利於蜀漢的機會,去爭取一下。

    蜀漢立國的政治根本就是復興漢室。很多追隨蜀漢、追隨劉備的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也要復興漢室所以北伐是蜀漢集團的終極趨勢。

    另一方面,劉備死後蜀漢內部的政治環境也有危及。諸葛亮等外來派系,和益州的土著有著政治鬥爭。而外來派系中,諸葛亮和李嚴也並不和睦。

    這此時北伐,可以滿足了一部分人復興漢室的願望,也是在內部鬥爭不斷的情況下轉移內部矛盾的一種手段。

    在讀《出師表》,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諸葛亮內心深處的那種執念,一種令人感動的執念。

    在諸葛亮走出隆中之前,他有很多選擇。如果僅僅是為了成就自己,那他完全可以選擇去投奔曹操。以他的能力,依然會受到重用。

    而他之所以選擇劉備,原因只有一個,他要復興漢室。當時的天下,只有劉備有可能是真心復興漢室之人。

    如果說諸葛亮一生有什麼執念的話,那就是復興漢室,九死不悔。他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

    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而北伐是唯一可以復興漢室的方法。或許北伐只是一個夢,一個很難實現的夢,但諸葛亮就是要把這個夢延續下去。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諸葛亮選擇與227年開啟北伐戰車,是他在通盤考慮後,覺得有獲勝可能性才進行的。雖然這種獲勝的可能性不大,但他還是要這麼做。

    對復興漢室的執念,對劉備信任的感恩,讓諸葛亮揹負著一個沉重的枷鎖。這種枷鎖只有死亡才可以讓他擺脫。

  • 7 # 小濤歷史課

    蜀漢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同時它也是發動戰爭次數最多一個。無論是諸葛亮時期,還是姜維時期,蜀漢不是在和曹魏打架,就是在去和曹魏打架的路上。

    1、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

    劉備的蜀漢集團,從開始創業到稱霸一方。一直都是以“興復漢室”為主要目標。然而夷陵之戰的慘敗,致使劉備從此一蹶不振。在臨終前,劉備舉國託付於諸葛亮,更是表現出了對諸葛亮極大的信任。

    諸葛亮深知,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偏安一隅的王業可以長治久存。如果不居安思危,政權遲早會覆滅,更何況面對的是強於自己數倍的曹魏。與其被動的防守,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拼出一線生機。

    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諸葛亮毅然決然的扛起了“興復漢室”的重任。

    2、轉化國內矛盾,掌控軍政大權

    劉備集團內部並非風平浪靜,劉備在入主成都之前,以劉焉、劉璋為首的東洲士人曾對益州本土士人進行了長期的打壓,從而牢牢控制了益州。在劉備入主成都之後,以李嚴為首的東洲派向劉備投降,這時的劉備集團就有三股勢力組成:

    荊州派:劉備從荊州帶來的人,代表人物:諸葛亮、趙雲、孫乾、簡雍等;東洲派:劉焉父子帶來的東洲士人,代表人物:李嚴、法正等;益州派:益州本土的士人,代表人物:黃權、譙周等;

    劉備在奪取益州後,做了很多傷害益州人民的事情,所以無論是益州本土的士人還是東洲派,對於他們這個外來的集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意見。然而實力不足的他們,大多數時候也是能敢怒不敢言。(孟達事件就是劉備集團內部矛盾的體現)

    劉備在臨終前,組成了以諸葛亮為正,李嚴副的託孤班子。之所以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安撫東洲派並讓東州派找準自己的位置。但是即使是這樣,蜀國內部的政權依舊暗流湧動,所以諸葛亮必須將軍政大權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諸葛亮通過頻繁的戰爭,牢牢控制著蜀國的軍政大權,以此讓益州派和東洲派服從指揮。大家同心協力,一致對外。

    總結

    蜀漢政權雖然弱小,但是他們肩負著興復漢室的遠大目標。

    諸葛亮深知,偏安一隅的王業終不能長久,面對強敵,與其全力的防守,不如主動出擊,或許還能博取一絲生機。這些或許就是諸葛亮頻繁發動北伐的真正原因吧!

    為了興復漢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8 # 以史勵人

    諸葛亮自然不是故意以卵擊石,也不可能是魏國的間諜,更不可能是閒著沒事折騰著玩……現在想來,諸葛亮如此堅持甚至死在北伐途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個方面。

    蜀漢發展空間遠遠弱於魏國

    蜀漢最強盛的時期莫過於劉備取得漢中戰役勝利的時候,那時可以說是達到了諸葛亮隆中對時指定的戰略目標。劉備勢力可以從荊州、漢中兩個地方實現對曹操方面的威脅和打擊,等到天下有變動就有很大的希望光復漢室!

    在人才、軍事、農業等方面蜀漢均處於劣勢,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張苞、關興等可塑之才的隕落;東洲派、本土派、荊州派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直接導致蜀漢可用之人越來越少!至於軍事和農業方面來說,蜀漢除了都江堰帶來的還算可以的糧食收成在礦業、戰馬、人口、教學等方面與魏國沒法相比。

    北伐是理想也是希望

    諸葛亮知道對蜀漢特別是劉備一脈來說北伐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如果閉門守成更可能早早的死無葬身之地。

    然後,諸葛亮是在踐行劉備的夢想,也是在實現自己的目標。成高祖之基、以漢中為跳板爭霸天下,是諸葛亮和劉備的目標也是規劃。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朝著當初的規劃而努力,只有這樣做諸葛亮才能心安。

    對外戰爭能夠有效轉移內部矛盾

    劉備白帝託孤的時候其實是讓諸葛亮總領內務讓李嚴統領軍事的,其中在權力制約考量的同時自然也是考慮到了當時蜀漢複雜的派系關係。

    李嚴孤傲自賞、不屑進行人際交往的性格,以及他屬於劉璋舊部的出身是劉備重用他的重要考慮。這樣不僅穩定了其他派系又有效避免了他們形成勢力、難以控制。

    通過北伐則是相對完美的避開了國家內部的這一系列矛盾,整個國家都在為了前方的戰爭而瘋狂運轉,大家都體驗到形勢的嚴峻、戰爭的仇恨。戰場上有自己的親朋、也有著豐厚的戰功和利益,並且誰也不想背上阻礙光復漢室、賣國求榮的罵名!

    綜上來看,諸葛亮選擇北伐並不是故意以卵擊石,是基於國家前景的考量;是先帝與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所在;是維護蜀漢團結穩定的重要措施!

  • 9 # 帥帥侃歷史

    首先咱們先從國力上來對比,曹魏佔據著中原地區廣袤的土地,基本上有錢的地區都處於魏國的統治區域,而反觀蜀國,先是在丟失了荊州之後,劉備急於報仇,在夷陵地區被陸遜打得大敗而歸,喪失了二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武裝力量。

    劉備死後,因為蜀國失去了荊州這一戰略要地,而諸葛亮也年歲漸長,他深知魏國的實力遠大於蜀國,如果自己不在有生之年幫助劉禪進軍中原,問鼎天下,那麼自己死後,蜀國也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魏國突破,到那時,劉備等人一輩人的心血就將化為烏有。

    所以以其坐以待斃,不如趁現在兵強馬壯奮起反抗,在進攻中逐漸消耗掉魏國的實力,只有這樣,蜀國才能有所一線生機,但很可惜,諸葛亮遇見了他一生的宿敵——司馬懿,他們兩人一個是攻堅戰的天才,另一個是防禦大師,“矛跟盾”的碰撞,結果是可以想象的。

  • 10 # 鄱陽明月

    三國中,唯蜀國最弱小,但諸葛亮幾乎一直在北伐,是諸葛亮狂妄自大嗎?原因有二:一、諸葛亮深感不統一三國有愧先帝,他要拼盡全力完成先帝遺志,恢復漢室榮光。二、劉禪已親政,諸葛亮留在朝中,似乎二雄並立,諸葛亮並不想留給世人他壓劉禪一頭的錯覺,當然也有避禍的意思在內。但諸葛亮沒有注意培養人才,凡事親力親為,以致北伐未成身先死,空勞國力。所以亮一死,劉禪立馬下令停止北伐。

  • 11 # 葉飄刀

    正因為知道,才要北伐

    東漢末年,諸侯爭霸,魏國所在的中原,多方諸侯爭奪,受到戰亂的傷害,如同曹操的詩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而反過來四川為天府之國,幾乎沒有經過戰亂。

    這個情況下,正是四川與中原或者說是蜀國與魏國差距最小的時刻。如果這個時候不北伐,那麼過個幾十年,蜀國的國力恢復與增長要遠遠低於魏國。

    過得越久,兩國的國力差距越大,蜀國就越沒有希望。

    所以諸葛亮就只有北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知道驍龍865手機好用,但最超值的是哪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