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臉貓rain
-
2 # 豆角酸喲
1. 一線員工自身創造的價值
在工廠打工的一線員工,大部分都是在流水線工作,都是憑自己的雙手吃飯。對於自身創造的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旦你離開這條產線,可能就會停工。這確實是你的價值體現,但是這價值不要認為很牛,因為很難影響到工廠的核心層面。所以,由於對工廠產生的價值低,工資水平也就很低。
2. 一線員工的可替代性
在工廠打工的時候,你應該會發現,一線員工的流失率很高,每天都有新員工入職,老員工離開。這就說明工廠的一線員工,可替代性很強。培訓幾天誰都可以上崗工作了。正是因為可替代性強,所以工資不會高。所以想要工資高,就要擁有別人不會的技能。
3. 一線員工的自我認知水平
很多工廠是有一些激勵措施的,由於一線員工在生產第一線,最瞭解產品生產中的一些問題,工廠鼓勵員工創新,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多一些好的想法。但是現實是,這個激勵措施大多無人問津,大部分員工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卻還吵著說我工資太低了。但還是有些員工很有想法,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得到領導的重視,最終走向管理崗位。
-
3 # 自媒體新人小饒
選擇大於努力,哀莫大於心死,本人現在也是一名一線員工,計件制的工資,感覺自己就是臺行走的機器,每天11小時,不停的做,到最後一天幾十塊錢,一百塊錢左右,我想知道難道老闆的產品不賺錢嗎?無底線的剝削壓榨工人的勞動價值
-
4 # 膏兒侃生活
因為今年不管是各個行業都比較難做,工廠為提升競爭力。它質量比以前也高多了。所以一線員工他在努力比以前要成倍的增長。所以一些員工的努力。負擔你更加重
-
5 # 使用者2505772766092
主要是一線員工責任重大,即要保證高效率,又要保證高質量,精益求精。確保企業正常利益。二是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各人待遇差,這在一定程度上撮傷了工人積極性。
-
6 # 美團伍糧液
首先工廠裡面做事就像機器人一樣,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人都會傻掉,會壓抑,會煩躁。
其次:學不到任何東西,年紀大了工廠就叫你走人,留不住人。
最後就是一線員工做的都是髒活累活,然而工資還挺低的
-
7 # 廣東漂泊老周
公司注重盈利,盈利前提下,品質,效率都要達標,那麼公司的產品是人做出來的,老闆私壓高程,上下壓下來,到了一線員工這,能不難嗎?現在公司都喜歡軍訓練營那套,我們出來討生活,公司為了增加收益,不養閒人,不浪費一分一秒,員工進廠上班不就是想多加點班,多出點工時嘛?的確現在幾乎每家公司都是這樣!一線員工可以不用加班,但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對員工的基本工資底薪,在稽核評估。
-
8 # 鄉村星星
你好,由於今年的疫情影響,不管是工廠還是外面店鋪,都特別難做,工廠裡面正在變相裁員。面臨著倒閉的店鋪或者工廠也有很多。只要你還在工廠裡面,再難做也要熬過今年,相信Sunny總在風雨後。要不然現在回家地都沒得種了。
-
9 # 向光微笑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工廠一線員工,是直接面對產品的,關係到產品的質量,現在工廠的產品質量提升,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愈來愈嚴,以提高產品在國內,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一線工人越來越難做了。
2.一些工廠產品自動化程度化裝置越來越多,自動化裝置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比人工要精密,品質有保證。所以一線工人就越來越難做了。
3.工廠產品品質提升,工廠也會對一線工人進行優勝劣汰,不盡職的員工就會被淘汰的,所以一線工人就要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學好本領,也就是說越來越難做了。
4.一線工人要自己真心的以廠為家,真心為工廠著想,愛護,保護廠裡的一切設施,遵守廠裡的規章制度,真正為工廠利益出發,只有工廠有效益,我們才能有收穫,才能在工廠粘著腳,才能擺脫工廠越來越難做的困境。
-
10 # 大李坤
現在工廠一線的主力已經是90後乃至00後,沒有了80後任勞任怨,厚積薄發的精神。所以不是工廠一線難做了,是做的人變了
-
11 # 浮誅偶遇
2、就現在的社會環境而言,大量的年輕人不喜歡工廠一線工作,大多追求比較輕鬆的管理崗位,沒有全身心的投入,把一線工作當做一種過渡,等時機成熟,會選擇別的工作,缺乏深度的鑽研,打心底裡不認可,單純的認為只是體力勞動,將來沒有出路,自己不喜歡,就認為難做。
3、現在的一線員工,薪資普遍不高,在沒有加班的情況下,剛剛解決溫飽,有的工廠,在訂單不足的狀態下,習慣性給員工放假。一線員工如果不加班,收入就上不去,收入不高,員工沒有積極性,覺得難做也很正常。
1、關於各種考核,要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不能耍小聰明,偷雞不成蝕把米,努力達到考核指標,有利個人以後的成長,
2、對於所處的崗位要做深度鑽研,認真總結操作心得,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重複勞動,越做越輕鬆。
3、工作不忙的時候,熱心的幫助別人,團結周圍的同事,多學習一技之長,所處崗位不忙的時候,可以去別處幫幫忙,提高自己的收入。
-
12 # 胡哥來學習
其實現在不僅僅是生產型企業的一線員工難做,基本上可以說很多行業都是很難做的,但像工廠還是有它的一些特殊的特點,首先我分析是由於科技的進步,很多工廠都開啟了自動化變革,這自然會對員工的就業產生衝擊,壓縮了一線員工的工作空間,同時這些變革後的工廠,帶來的效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又促進了產品的換代,自然又壓縮了勞動密集型員工的生存空間,其次,現代工廠越來越向西方學習管理了,工廠管理上缺乏了人情味,用一些量化的西方管理指標,代替了傳統人本管理模式,自然讓一線員工處於高壓下,自然也會感到越來越難了,再者,就是今年的疫情影響,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經濟發展緩慢,讓工廠訂單減少,工人需求降低,一線員工競爭壓力變大,所有的一切都是多重因素引起的!
-
13 # 高山視界
公司運營成本壓力大,自然會轉嫁到人工成本壓縮,和員工效率提升上去。
現在打工的都是80.90後,學歷不高,但是自動化裝置的衝擊,導致很多崗位被淘汰。
工廠工作重複度高,且基本是勞動力,枯燥乏味,外面社會誘惑多,導致內心壓抑。
-
14 # Superbros李小白
產業升級,資訊化建設,要求一線員工得掌握一些系統軟體的使用,機器換人智慧製造等不斷的減少重複性勞動的崗位,需要員工在複雜崗位上有技能。
回覆列表
分享我的真實觀點和經驗。
其實只要在工廠好好做,一線員工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產線的組長、全技員、領班都是一線員工升起來的,我們廠廠長也是從作業員升起來的。
一線員工為什麼覺得難做?我認為第一不用心,耍小聰明。我是搞測試自動化和防呆的,我認為我的測試架構已經沒有漏洞了,但作業員還是能發現漏洞,產品不測試就過站,要不是發生客訴,我想死也想不出會有這樣的漏洞,產線的人太聰明瞭,但不用在正途。
第二,薪資太低,永遠只有底薪,從九年前的1950到現在2020,才漲了70,全靠加班費才能拿到4000多,而工程人員已經漲了10000左右,幹著沒意思。
第三,自動化生產,使作業員太累了,尤其是流水線的員工。九年前我們公司測試人員工作很輕鬆,作業員每天邊聊天邊測試,每天的產能並不高。我來公司後正趕上自動化測試架構匯入,我主導的,測試自動化程度達到90%以上甚至100%,自動化程度高了就搞一站雙機或四機,作業員沒時間聊天了,一刻不停的工作,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後來又做了個人效能看板,每個人的產能掛在產線前面,每個人都不願意落後,每個人就更忙了。
第四,工廠不需要那麼多作業員了。自動化智慧化生產普及,工時大幅降低,產能大幅提升,一個作業員的產出達到之前兩倍以上,有大量員工被解僱,隨著自動化的深入,將有更多的一線員工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