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浙江湖州羅林

    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都程度不同地在作品中反映了自已的時代。而巴爾扎克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力圖完整地展現他的時代。他不滿足於描繪社會的某一側面,塑造某些個人物的典型,而是要完成“一整套反映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作品"。巴爾扎克曾說:"法國社會將成為歷史家,我只充當它的祕書"。“寫出一部許多歷史家所忽略了的那種歷史,也就是風俗史“!

    的確,巴爾扎克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他所許下的巨集願,寫出了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人間喜劇》。儘管在《人間喜劇》的九十餘部作品中,中短篇佔多數,長篇並不多。但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出自藝術大師之手的精美之作,正有如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大廈,它由無數精美的廳堂構成一樣。

    《人間喜劇》是一部紀錄社會生活的,內容十豐富的“風俗史“,它通過生動的,眾多的人物藝術形象,相當精確地紀錄了十九世紀前半葉法國的社會歷史生活。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塑造了二千四百多個人物,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在不同的作品中反覆出現過多次,真可謂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鮮明典型人物的活動過程,法國復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時期的法國社會便異常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關於這部鉅著的內容和創作上的特點,恩格斯曾作過經典性的評價。他說: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裡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歷史……他描寫了滿身銅臭的暴發戶的逼攻之下貴族社會的逐漸滅亡…描寫了貴婦人怎樣讓位給專為金錢衣著而不忠於丈夫的資產階級婦父女。在這幅中心圖畫的周圍,他彙集了法國社會的歷史“。

    恩格斯的話,準確地概括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基本內容。巴爾扎克對社會曾進行過細緻的觀察和研究,他深知資產階級統治的社會的動力就是金錢,他在《歐也妮葛朗臺》裡指出:“金錢也控制了個人的生活"!在多部小說中他描寫了金錢給社會生活和人的內心世界造成的致命影響。由於"金錢原則"的存在,使得愛情,友誼,家庭遭到腐蝕和敗壞,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了赤裸裸的現金交易。在巴爾扎克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作家對金錢所產生的罪惡,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不僅如此,而且巴爾扎克所反映的生活畫面極其廣闊。在他的《人間喜劇》中,當時各個階層和社會的各個領域甚至各個角落的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反映。

    顯然,巴爾扎克的成就不僅僅在他的創作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規模,而在於他把小說創作提高到社會研究的高度上。他觀察,研究,分析了各種社會現象,努力挖掘種種現象所隱含的歷史動因和意義及其原因,力圖尋出隱藏在廣大人群中的激情和故事裡面的人物的作用,認識和把握社會脈博。正是因為具有這種洞察一切的眼光,他才準確切地找到了當時社會的最本質的特徵一一金錢統治,金錢高於一切!

    巴爾扎克創作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更真實地再現了生活面貌及其代表人物,他喜歡細緻準確地描寫環境,無倫是物質環境還是行動於這個環境中的人,都力求真實,準確。在巴爾扎克的筆下的金碧輝煌的貴族客廳和底層公寓散發的酸臭味道,都反映著形形色色人物行為道德規範,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不愧是一幅幅社會風俗圖畫。

    巴爾扎克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是最深刻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者。他的文學天才及創作的《人間喜劇》是偉大的,是值得永久閱讀的藝術珍品。

  • 2 # 甘肅心蓮

    法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將他的全部作品命名為《人間喜劇》,這一小說總集長達700餘萬字,有96部長,中,短篇小說,塑造了2000多個人物,被譽為“法國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恩格斯稱讚《人間喜劇》是一部包含著“了不起的辯證法”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古物陳列室》《棄婦》《幻滅》《驢皮記》《交際花盛衰記》等。

    《人間喜劇》的中心主題是揭露金錢罪惡。在這一主題下,真實地反映了拿破崙時期,王政復辟時期和七月王朝時期的社會生活,特別是描寫了1816——1848年間法國社會資產階級對貴族社會日甚一日的攻擊,揭示了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制度的歷史必然規律。作家用典型化的描寫,暴露了金錢關係對社會各個方面的控制和拜金風習下發生的一幕幕慘劇,尤其是成功地描寫了許多家庭的悲劇,表明了新近得勢的資產者也將毀於金錢與財富的競爭的思想。

    1.貴族衰亡,資產階級以充滿銅臭味的金錢炮彈對封建階級的猛攻猛打,使貴族最終被腐蝕打倒。

    《高老頭》這部長篇小說就通過對1820年前後發生在巴黎下層社會的伏蓋公寓和上流社會鮑賽昂子爵夫人客廳等場景中的故事的現實主義描寫,揭露了資本主義初期金錢泯滅人性,使道德淪喪的醜惡現實,形象地說明了資產階級“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再也沒有別的聯絡了”。特別是描寫高老頭的家庭悲劇(高老頭是個通曉資本主義發財原則卻不懂得其人生哲學的資產者暴發戶,他利用糧食投機和政治投機大發橫財,在家庭中用一種“父愛的基督”般的感情無限溺愛女兒,用金錢滿足其一切願望,卻沒有看到女兒們在用感情掠奪他的一切,女兒們榨乾他的錢財後的無情冷漠,使其臨終才醒悟“做父親的應該永遠有錢,應該拉緊兒女的韁繩,像對付狡猾的馬一樣”,他的“絕唱”般的哭嚎才是對金錢罪惡的赤裸裸的血淚控訴,他死後,在送葬的行列中,只有兩輛“有爵徽的空車”……),藝術地展示了金錢“撕破了家庭關係上面所籠罩的溫情脈脈的面紗,並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的醜惡現實。而鮑賽昂夫人等人的命運也展示了封建貴族的日益沒落,資產階級上升的歷史真實,勾畫出一幅復辟時期法國社會的生動圖畫。

    2.資產者發跡,金錢罪惡

    《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他的多樣性的剝削方式,他的投機性的經營手段,他的極度吝嗇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女兒歐也妮繼承父業後的愛情和婚姻等,都體現了資本主義由崛起到成熟,到統治世界的發跡史。在這個過程中,全社會的成員都毫無例外地追逐金錢,滋長野心,道德墮落(如《貝姨》《夏倍上校》),無論愛情,婚姻,家庭,甚至毀滅社會,敗壞國家,金錢都無孔不入,它不僅荼毒了小人物的心,也收買了當權者,浸染了上層建築,成為了國家政治權利的主宰(如《幻滅》《交際花盛衰記》等)。

    《人間喜劇》“用詩情畫意的鏡子反映了整整一個時代”(馬克思),它用人性與金錢的博奕,寫盡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冷暖,是一部關於金錢的罪惡史,是一部“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恩格斯)。

  • 3 # 使用者春花有意

    《人間喜劇》被稱為“社會百科全書”。它通過91部小說,2400多個人物,展示了19世紀前半葉整個法國生活畫卷。它是法國文學史上規模空前巨集偉、內容空前豐富的現實主義作品。恩格斯說他從《人間喜劇》中獲得了很多有用的材料,甚至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後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裡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恩格斯又說,巴扎爾克的“偉大的作品是對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輓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註定要滅亡的那個階級方面。但是,儘管如此,當他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貴族男女行動的時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他的諷刺是空前辛辣的。”

    《人間喜劇》的深刻的現實意義,不但表現為揭露了貴族階級註定要滅亡的命運,而且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自私和貪得無厭的剝削本性。即使當時這個階級處於上升階段,對於社會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它的剝削階級本性也已經表現得很充分。這就是這部巨集偉鉅著作者的思想體現。

  • 4 # 蕭硯歌

    巴爾扎克曾放“狂言”:

    “法蘭西的一大榮光便是如過去它用劍震撼歐洲一樣,用筆桿震撼歐洲……我要以筆完成他(拿破崙)用劍未能完成的偉業。”

    他要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法蘭西“美好語言中的紀念碑”。當人們看到他的恢弘鉅著《人間喜劇》後,就再無法認為這只是狂妄之語了。這部由90多部獨立而又有所聯絡的小說組成的鉅著很好地體現了他的文學創作思想:

    1、作家必須要構建一個系統的“藝術世界”,作品必須構成一個體系;

    2、忠於現實,崇尚真實,全力追求文學創作中的準確性,並提煉出“典型”;

    3、通過“想象”的多稜鏡,將自己的創作激情融入筆下人物,使得小說創作出於現實,又穿透現實;出於歷史,又超越歷史;

    4、與未來對話:對人性的開掘、對人的命運始終如一的關注,這也是他的前瞻性創作,啟迪未來文學趨向的重要因素。

    “只作為一個人是不夠,必須成為一個體系。”

    意思是說,一個作家必須要構建起一個系統的“藝術世界”。“藝術世界”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作家所創造的藝術圖景。但古往今來,真正建構起了“世界”的作家少之又少,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當屬少數佼佼者之列。(按:還有如美國作家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國內作家如莫言的“高密東北鄉版圖”。)

    巴爾扎克這句名言不僅體現了他本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他的“喜劇”世界的整體創作特徵,而且更代表著他對作家使命、對文學創作的理解。

    正是基於這一追求,他把小說提高到了歷史和哲學的高度,把小說家提高到了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的地位。

    “我感覺到在我心中有某種思想要表達,有某種體系要建立,有某種學術要闡釋。”

    對剛過而立之年且在文壇站腳未穩的作家而言,這難免有“孟浪”之嫌;但倘若將此看作是巴爾扎克的追求和理想,便能深入認識他的“體系”說,認識其博大的胸懷和恢巨集的立意。

    他在這本小說的序言中說:

    “寫書之前,作家應該分析過各種性格,接觸過各種風尚,踏遍了全球,體驗過各種激情。或者,各種激情,各個國度,多種風尚,各種性格,自然的偶然現象,精神的偶然現象,這一切都來到他的思考中……社會的各個階段,從高層到下層,法律、宗教、歷史和當代,我都作了一一的觀察和分析。”

    這表明,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應當以全部熱情擁抱一切,認識一切,研究一切。

    若是讀過《人間喜劇》(甚至都無需全部讀完),便會意識到巴爾扎克總是把創作小說看作是書寫歷史,把小說家看作是歷史學家。他自己也說:

    “法國社會將成為歷史家,我只應該充當它的祕書。”

    歷史學家也好,歷史學家的祕書也罷,其本意都是在於說明,真正的文學家應當高瞻遠矚,鳥瞰全域性,自覺地把反映社會全貌、記錄時代變遷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在這部鉅著中,巴爾扎克把整個社會裝進了他的頭腦。他的國度,像一個真正的國度一樣,有它的各部大臣,它的法官,它的將軍,它的金融家、製造家、商人和農民……巴爾扎克按照順序描寫了法國每一部分的城鎮和地區,這就是法國的全部風貌。

    巴爾扎克強調自己要完成的這部歷史,是:

    “偉大的人類史,風俗史,事物和生命的歷史,心靈和社會利害的歷史。”

    他要求文學表現的是一部更真實、更深層的歷史,一部關於社會和人類的真正的歷史,一部既包含著外在的社會變遷軌跡,又包含著內裡的情感變化的歷史。

    為此,文學需要思想,作家需要哲學“研究”,像巴爾扎克這樣在書題上頻繁使用“研究”一詞的作家,也是絕無僅有的。

    巴爾扎克在藝術門類的橫向比較中,概括出文學是最需要思想的藝術。它不能是對錶象的描繪,不能停留在謹嚴的再現上,文學要探索,要深究,應當研究一下產生這類社會效果的多種原因或一種原因,把握住眾多的人物、激情和事件的內在意義;在努力尋找這種原因、這種社會動力之後,還應當思索一下自然法則,推敲一下各類社會對永恆的準則,對真和美有哪些背離,又有哪些接近的地方。

    總之,觀察應伴隨著思考,描繪現實的目的在於揭示歷史的規律,而作家則應是“時代的分析者”和“深刻的哲學家”,即小說家——歷史學家——哲學家這“三位一體”的主張,就是巴爾扎克“體系”說的要旨。

    如果說,在《驢皮記》和《路易·朗貝爾》中已透露出青年巴爾扎克曾立志要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的話,那麼隨著作家巴爾扎克的成熟,他更強調的則是作家把握世界的系統性和創造藝術世界的系統性,即要求作家對世界應有一個總體的解釋,應能全面、歷史、深刻地認識和表現社會現實。

    巴爾扎克在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同時,還構想出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而在文學史上建起了一座比例和諧的雄偉建築。《人間喜劇》的構想和實踐,就是這一體系觀念的具體體現。

    在巴爾扎克對創作進行總體構思的過程中,他曾將總題先後設想為《19世紀風俗研究》和《社會研究》,定名為《人間喜劇》後,又把結構佈局分為三個“研究”和六個“場景”:

    《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和《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軍事生活場景》、《鄉村生活場景》,並聲言三部分“研究”是為分別表現社會的“效果”、“原因”和“原理”。

    僅從其構架設計,就不難看出作家對“體系”的追求。這裡每一部分,都表示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提出這些標題,就足以表現人類生活的起伏變化。

    巴爾扎克還要將全部作品聯絡起來,構成一部包羅永珍的歷史,其中每一章都是一篇小說,每篇小說都標誌著一個時代。

    02 忠實現實,崇尚真實,全力追求文學創作中的準確性,並提煉出“典型”

    巴爾扎克是酷愛真實、崇尚真實的,這是他作為“歷史學家”的當然秉賦。他總是聲稱他的作品“既非虛構,亦非小說”,而是真實的故事;而且現實生活也足夠豐富多彩,遠勝過作家可能的創造。

    在《<金眼女郎>第一版出版說明》中,他說得更加徹底:

    “作家是從來不進行杜撰的……作者是個抄寫員,只是抄得好壞不同而已……抄寫員在人類這本大書中遺漏了幾頁,本故事就是對這幾頁的並不完美的轉述。這裡沒有一絲虛構。”

    從“歷史學家”至“祕書”再至“抄寫員”,巴爾扎克對現實的“忠實”程度可謂無以復加。沒有“想象的事實”,沒有“杜撰”,沒有“虛構”。巴爾扎克的反覆強調,旨在突出現實在藝術創作中的第一性地位。

    細節的真實決定著作品的生命、作品的價值,甚至是“永恆的成功”,巴爾扎克現實主義理論中這一舉足輕重的要素,在《人間喜劇》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按照巴爾扎克的觀點,社會生活就是由無數看似瑣屑的“細節”組成的,就像許多部件構成一個物體,只有真實地再現每個細節。準確地將每個細節“粘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有可能全面而忠實地反映出社會的本來面目。

    而在觀察和創作的過程中,事無鉅細都不應被作家忽略,雜亂無章的什物,襤褸的衣衫,挑夫的語言,工匠的動作,一個工業家倚在自己商號門前的姿態,生活中最嚴重的時刻,心靈中最不為人覺察的細膩之處,他都善於加以利用。歷史風雲,時代軌跡,正潛藏在這些表面十分平凡精微的生活之中。

    那些創作激情和文學典型,巴爾扎克幾乎全是到家庭中、爐火周圍去尋找的。他在表面看上去那樣千篇一律、那樣平淡的外表下去搜索,突然從中挖掘出既複雜又自然的性格,以致所有的人都納悶,一些如此司空見慣、如此真實的事情,怎麼會這麼長時間一直無人發現。

    這是因為,在他之前,從來沒有哪一位小說家像他那樣深入細緻地研究細節和小事。他以高度的洞察力對這些細節和小事加以闡釋和選擇,又耐心將它們組合起來,構成充滿和諧、獨特和新意的一個整體。

    所以,在巴爾扎克的筆下,沒有任何事物可稱為微不足道,他能把一個題材最平庸的細節加以提煉,並且戲劇化;而藝術的特質便是選擇自然中零散的各個部分,真實的細節,以便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由此可以看到,巴爾扎克對文學中巨集觀與微觀關係的理解是十分辯證的。只有具有清醒的歷史意識,力圖表現歷史的風貌,才能從大量平凡的細節中捕捉和開掘豐富的內涵;只有透徹地瞭解社會生活的底蘊,真實地描繪出生活的本來面貌,才能令人信服地構築起歷史的大廈。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辯證統一。

    然而,對細節的忠實卻並不意味著對自然的簡單摹寫。巴爾扎克就在《關於文學、戲劇和藝術的信》中明確斷言:

    “自然的真實不是、也永遠不會是藝術的真實。”認為“倘若自然和藝術在一部作品裡完全吻合,那是因為具有無限偶然性的自然此時符合了藝術的條件。藝術家的才能就表現在是否善於選擇能夠轉換成文學真實的自然事件,而且假如他不能把這些事件焊接在一起,不能用這些金屬材料一氣呵成地完成一件色調和諧的塑像,那麼他的作品就失敗了。”

    巴爾扎克將這種“轉換”和“焊接”過程名之為“典型化”。他在《<人間喜劇>前言》中指出:

    “不僅人物,而且生活裡的主要事件也都有典型的表現,有一些情境人人都經歷過,有一些發展階段十分典型,正好體現了我全力追求的那種準確性。”

    通過典型化尋求文學真實的“準確性”,正是現實主義理論的精要,也是巴爾扎克對現實主義理論的卓越貢獻。他把文學創作的重心始終置於典型人物的塑造,聲稱刻畫一個時代的兩三千名出色人物的形象,就是一代人所湧出的典型,也是《人間喜劇》典型人物的總和。

    典型化,正是巴爾扎克為藝術通向理想美鋪設的坦途。

    03 通過“想象”的多稜鏡,將自己的創作激情融入筆下人物,使得文學創作出於現實,又穿透現實;出於歷史,又超越歷史

    如前所述,巴爾扎克以對歷史的酷愛和忠誠、以細節的觀察和描摹,決不意味著他只是個反映論者,更不意味著他會呆板地將小說等同於歷史。

    巴爾扎克將歷史比作畫布,而小說家要在這上面畫上、點染上最能使人動情的具有個人色彩的故事,寫小說的目的就是要叫人激動。小說總是小說,永遠不應該傾向於歷史的嚴格。

    他對小說與歷史關係的種種闡釋,並不矛盾,而是充滿了辯證思想。巴爾扎克指出,作家所擁有的應是:

    “一面無以名之的集中一切事物的鏡子,整個宇宙就按照他的想象反映在鏡中。”

    “一切事物”和“整個宇宙”,正是巴爾扎克式無所不包的雄心的體現;“無以名之”一詞,則道出了作家對文學創作的複雜與微妙的理解。

    一面普通的平面鏡,無法反映出藝術真實的魅力;只有通過作家“想象”的多稜鏡,才可能折射出奇異的光彩。

    巴爾扎克對想象的熱衷是與他對創作的痴迷相聯絡的。他夜以繼日、全身心地把近乎瘋狂的激情投入作品,融入人物,直至無法分辨真實的世界和虛構的世界。在想象中生活,在生活中想象,將生命意志貫注於藝術,為藝術的極致耗盡了生命。

    他的所有人物都秉有那種激勵著他本人的生命活力,他的所有故事都深深地染上了夢幻的色彩。

    與真實世界的喜劇向我們展示的相比,他的《人間喜劇》中的所有演員,從處在高峰的貴族到居於底層的平民,在生活中都更頑強,在鬥爭中都更積極和更狡猾,在苦難中都更耐心,在享樂中都更貪婪,在犧牲精神方面都更徹底。

    總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每一個人,甚至看門人,都是一個天才。所有的靈魂都是充滿了意志的武器,這正是巴爾扎克本人。

    作家生命力的充溢,想象力的馳騁,使《人間喜劇》成為巴爾扎克對法國社會歷史的獨特解讀——既是現實的,又是超驗的;使它裡邊的藝術形象都律動著巴爾扎克的激情,凝聚著巴爾扎克的執著——既是真切的,又是奇特的。

    “在真正具有哲學家氣質的詩人或作家的頭腦裡,還發生一種精神現象,這種精神現象無法解釋,非同尋常,科學也難闡明。這是一種超人的視力,使他們能夠在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中看透真相。或者更勝一籌,這是一種難以明言的強大力量,能將他們送到他們應該去的或想要去的地方。”

    這種“超人的視力”也就是巴爾扎克多次提到的“第二視力”。憑藉這種視力,作家能透過紛繁的表象捕捉事物的真諦;憑藉這種視力,作家能隨心所欲地進入任何常人所難以企及的領域。

    獨特的天賦,使巴爾扎克出於現實,又穿透現實;出於歷史,又超越歷史。在無數精確瑣屑的細節後面,在一張張被情慾扭曲的面孔後面,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現實的世界,也是一個想象的世界,一個可能的世界、未知的世界。

    04 與未來對話:對人性的開掘、對人的命運始終如一的關注,這也是他啟迪未來文學趨向的重要因素

    巴爾扎克是一位銳意求新的作家。他在法國浪漫主義的鼎盛時期步入文壇,積極支援了以雨果為旗手的浪漫主義運動,但他卻沒有尾隨其後。

    巴爾扎克另闢蹊徑,顯示了他的創作勇氣和革新精神。他辛勤地完成他那一部分文學革命。他的“革命”在於開拓了未來,併成為明日法國文學的領袖。

    他要寫時代、寫歷史、寫社會,寫敗德,這也是人的時代、人的歷史、人的社會;或者說,是時代的人、歷史的人、社會的人。他要寫環境、寫情慾,這是人的環境、人的情慾、人的敗德;或者說,是寫環境如何造就了人,情慾如何支配著人,敗德如何腐蝕著人。

    簡而言之是要寫人和生活,他的全部創作要義都在於全力深化對人的認識和表現。

    進入20世紀後,文學觀念發生巨大變異,文學形式花樣翻新,但它所探討的核心命題,仍然與巴爾扎克所關注的“社會關係”和“人類本性”有著明顯的承傳關係(如新小說派文學、荒誕派、黑色幽默等型別的小說)。巴爾扎克對“人性”的開掘,更給後人以多向的啟迪。

    “藝術家的精神是遠視的,世人看得很重的瑣事,他視而不見。然而他與未來對話。”

    巴爾扎克的“歷史性”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巴爾扎克的“前瞻性”同樣值得人們重視。

    巴爾扎克獨創的人物再現法,其意義不僅在於拓展藝術的空間,讓各色人等穿梭於不同小說中的不同場景,大大豐富了人物關係,擴張了生活的內涵;而且,作家將生命與活動賦予整整一個虛構的世界,使其中無數典型形象具有更加鮮活的特質和更加豐滿的性格,從而獲得比生活原型遠為持久的生命力。

    如果將《人間喜劇》虛構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相對照時,便會驚異地發現,巴爾扎克所列舉的“惡習”,還遠遠沒有被清除;他所揭示的“現金交易”的人際關係,有增無減;他所剖析的形形色色靈魂,依然投射出詭異的光芒。

    他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理解使他贏得了“與未來對話”的權力和能力;“與未來對話”的思想使他的觀察分析和創作都具有了預見性。

    總之,《人間喜劇》是一個既完整、又具有開放性的體系。小說中的人物們在當代社會的時隱時現,情節在當代的再現,無不給巴爾卡克的“喜劇”世界增添了新活力;其中各種風格的雜陳,顯示了巴爾扎克不拘一格、求新求變的創作特點。

    回答完畢。

  • 5 # 千年蟲1672

    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懷抱著要用筆來完成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理想,自1829年發表《最後一個朱安黨人》開始,一生創作了九十多部長篇小說。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啟示下,正式把自己的作品總名定為《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的作品,注重於人物和他們的思想的物質表現,以及對社會環境、歷史和人物形象的確切而深刻的描述。你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發現,為了某個人物的塑造,巴爾扎克不惜筆墨,可以追溯到前幾代。還有環境描述也是不厭其煩。社會各層次的人物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多達2400多人。代表作有《歐也尼-葛朗臺》《高老頭》等等。

    《人間喜劇》是一幅充分展示十九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生活的歷史畫卷。也是一部法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6 # 無跡一塵

    巴爾扎克的《人間幸劇》小說翻譯得很好,語言很美,讀起來很賞心,是傅雷翻譯的吧?四十多年前讀過四本,《高老頭》、《毆也妮.葛朗臺》、《查賽.皮羅多盛衰記》、《幻滅》。其主題思想基本一至,後就沒有讀了。其中《幻滅》與本國作家司湯達的世界名著《紅與黑》在故事結構、人物設制、情節章法基本完全一樣,不知是誰山寨誰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看了一部香港電影《至愛親朋》,也是高度山寨《歐也妮.葛朗臺》,情節、人物完全一樣,只把故事發生地換成了當代香港、中中國人而已。總之巴爾扎克的小說可讀性很強,但不宜讀得太多浪費時間,有幾本就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免疫力低下缺鐵吃什麼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