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堅硬的布丁

    現在國內各個銀行都在推進自己的fintech專案(金融科技),我想這就是所說的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吧,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幾個銀行的相關專案,說說自己的經驗和感想。

    隨著支付寶、微信、以及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在金融領域的創新,銀行紛紛感到了壓力。壓力來自哪呢?主要是原來單純依靠“存貸差”獲利的模式難以為繼。於是,大家都開始數字化轉型。比如現在很多銀行的櫃門業務都被壓縮,並透過自動櫃員機完成業務,前幾天去中行辦業務,偌大的營業廳,一樓只有兩個人工視窗,取而代之的是一字擺開的自動櫃員機,不論是辦卡、銷戶、改資訊、繳費、存款、取款,都不需要人工了,這是一個趨勢。

    另一方面,作為金融機構主要的盈利手段其實還是存貸差,但是,如何降低貸款風險是個問題。前一段時間爆出的包商銀行被建行臨時接管就是一個例子。高風險的貸款業務,是拖累包商銀行的一個包袱。所以,如果可以透過科技手段,利用大資料和智慧風控模型,降低貸款風險,也是一個方向。

    第三個方向是開發新的金融產品,逐漸降低存貸差盈利的收入比例。比如國外的很多投資銀行,都是透過推出各種金融產品來盈利,現在雖然國內的銀行也在賣金融產品,但很多新聞爆出的訊息都是違規銷售金融產品被客戶投訴的例子。如果能夠透過技術手段有效的監管和分析金融產品的打包銷售過程,也將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方向。

    第四是加強異業合作。比如招商銀行專門成立的fintech部門就在積極的與政府、企業、學校等展開合作,利用銀行的金融資源和技術優勢換來行業使用者的資源有事。這方面需要銀行能跳出本身的金融業務,將金融與行業業務相結合,開發更多的資訊化服務。

    以上四點供參考。

  • 2 # 客服鮮聲

    1.基礎的硬體裝置

    對於銀行而言,基本每年都會加強硬體裝置的投入,而這個投入也是為海量資料儲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軟體裝置要更新

    近些年,銀行在大力推廣自助功能,減少人工開支,其中APP成為主流,但是並不是所有銀行APP功能都好用,其實軟體裝置的更新是需要銀行開發團隊結合使用者實際來做出合理正確的調整。

    3.做好資料探勘工作

    銀行開發團隊做好資料探勘工作,透過技術的手段實現資料分析,資料視覺化,讓我們能夠不斷做好資料探勘的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格局的經典語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