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農村經常會看到爺爺奶奶一輩的人都會偏愛年紀最小的一位兒子,很多事情都照顧著年紀最小的一位,就連帶孩子也只會給小兒子帶,同樣都是親生的,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呢?
6
回覆列表
  • 1 # Tracy

    做為兩個男孩的媽媽,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都愛的,沒有偏心。當然兩個孩子的性格肯定不一樣,尤其小一點的孩子比較會討人喜歡一點,這是人類競爭意識的天性,老大這方面意識弱,畢竟長子,承擔的責任重。這個我們跟我家老大也談過,他其實資源比弟弟好太多,而且年紀差距大,等弟弟長大,父母都老了,能給他的支援很少,他的成長更要依靠自己,他也覺得弟弟將來不容易。

    想要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父母生下來就要愛他們,農村家庭資源少,會因為偏愛,導致資源完全的傾斜,這個在城市不太多見。

  • 2 # 揚帆信風

    民間俗語,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小兒子)。

    首先:傳統思想作祟

    傳統觀念裡,大的兒子,身上一定得揹負著振興家族,支撐家庭的責任。所以大的兒子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多受一些苦難也無所謂,不然怎麼能夠把家族發揚廣大。而小兒子嗎?當寵物養就好了。家族榮譽已經有人去掙了,就乖乖地呆在家,吃好喝好玩好就好了,畢竟以後生理需求方面已經有大兒子負擔了,大兒子會負擔父母的衣食住行,不用愁了。可是我是高階動物,我還需要娛樂需求,這點就只有交給小兒子了,所以,小兒子就只要能逗逗父母開心就好了。

    其次:人類的悲憫心作祟

    人類多年的進化史決定,人都是更憐憫更加弱小的一個。你想想大小不一的兩個兒子打架,一般人都會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罵一頓大兒子,你是哥哥,為什麼不讓著弟弟?弟弟還那麼小,你打他,你還有理了?弟弟能有什麼錯?弟弟還小,不懂事,你是哥哥,是大人了,要給弟弟樹立好榜樣。……可見,不管原因如何,人們都是更傾向於原諒且幫助弱者。大兒子大一點,高一點,壯一點,就註定只能當無辜的替罪羊了。

    最後:孩子長期養成性格決定

    由於從小受家庭環境影響,大兒子性格更加獨立,與父母更加疏遠;小兒子則更愛撒嬌,與父母關係更好。這性格的養成,當然與其自小地生存環境有關。很小的時候,兩個孩子撒嬌,父母的態度一定是不同的,他們會更加關注小兒子,反而對大兒子愛搭不理。這點也是原因二所影響,他們會覺得大兒子大一點,要懂事,不能像弟弟一樣無理取鬧。撒嬌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大兒子就會慢慢剋制住自己撒嬌的想法,久而久之,性格更加獨立,同時也更加淡出父母的視線。而小兒子的撒嬌卻都能得到父母的耐心寵愛,撒嬌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慢慢地,小兒子就會更加愛撒嬌,過多的親子互動,必然讓小兒子與父母間關係更為親密。父母對小兒子的偏愛也自然而然就根深蒂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骨質疏鬆,怎麼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