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德春居
-
2 # 童蒙藝術
早上偶然發現朋友竟然開始讀黃帝內經了。我一直覺得中醫古籍晦澀難懂,我一個高考古文部分滿分的人也是甘拜下風。知識水平不夠,讓我慚愧,看到朋友竟然先我一步,讓我激發熱情,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不懂也可以看嘛。
內經是從陰陽開始的。我記得當年學德語時,發現陰陽是存在於很多語言體系中,英語例外,且一度被鄙視。如果從人類簡史的理論出發,我們雖然膚色不同,確實是同一個人類文化的傳承,那麼肯定在有史籍記載前,古人總結分析出了這種規律,並且被大家廣泛接受。
還有一種可能,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就是說不同文化的人類都發現了這種規律並流傳下來。哪個是真的呢?我想當今社會應當:
1.建立底層學習熱潮,從娃娃抓起,樹立兒童對古籍的熱情;
2.文化傳承,建立可供大家低門檻學習的古籍資料網路,大資料化推動古籍思想在社會傳播;
3.開展國學古籍文化教育,應用於學校或者課外培訓機構,寓教於樂遍地開花;
4.成立古籍學習修復中心,針對各類流傳下來的古籍進行大力儲存,成立專業古籍博物館;
5.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廣更久遠
古籍,在於古。現在的古籍,已無原貌。就如拿著饅頭,講解麥子,講的人明白,聽的人糊塗。所以古籍,還是原文版,縱使一時看不明白,時間既久,自能悟通。一切本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