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裡買了兩桶一模一樣的食用油,到了冬天,有一桶凝固了,另外一桶沒凝固,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油的品質出了問題。
6
回覆列表
  • 1 # 金龍魚知食青年

    先送上正確答案,一桶油凝固一桶油不凝固屬於正常現象,凝固的油能吃。

    具體分析如下:

    食用油結晶的原因有:食用油的甘油三酯成分、微量營養素含量、油料作物的產地、收穫季節、加工工藝等。溫度是結晶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說溫度足夠低了,就一定會結晶!將一瓶純淨水放在-20℃的冰箱中,待上4-5個小時,水有可能並不結冰。當你小心翼翼的把它取出,猛烈的朝牆上撞擊一下,或者把它倒入裝有冰塊的碗中時,它會迅速成冰。這是為什麼?

    沒有晶核,即使水已經過冷,也不結晶。就好像這些孩子雖然很冷,沒有“榜樣”可以模仿,它們就不知道如何抱團取暖,而任何物質都可以成為這個榜樣。比如水中的礦物質離子、空氣中的一粒微塵、甚至於一次撞擊,都會讓水分子快速附著於其上,進而形成結晶。

    食用油是一個複雜的混合物,主要是由甘油三酯組成。甘油三酯的結構不同,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不同,都可能導致結晶能力不一樣。

    我們拿飽和度不同的食用油做對比冷凍實驗

    (左:普通食用油;右:低飽和度食用油)

    從上圖看到飽和度高的食用油,會逐漸變渾濁凝成固態。而低飽和度的食用油,同樣的條件下仍呈現液態,這就是脂肪酸成分的差異導致的不同。

    除了主要成分甘油三酯外,可能還有其他成分,比如:維生素E、甾醇、磷脂、橄欖多酚、角鯊烯、谷維素、β-胡蘿蔔素等等,這些都是天然存在於植物種子中的營養物質。隨著油被提取出來,跟隨著來到食用油中,總量大概在3%以下。

    這些微量的物質,僅憑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們都可能會成為結晶的發生中心,舉個例子:L-色氨酸因為一粒晶核的存在,在短短的20分鐘內整個溶液的發朦凝固現象就非常明顯了。

    圖片摘自《L-色氨酸結晶過程研究》 陳巧力,天津大學

    正是基於油中這些微量物質的存在,才導致即使同一種食用油,同一批次,也可能會出現一瓶凝固一瓶不凝固的狀態。

    關於凝固油能不能吃這個問題,是可以吃的。油脂的凝固只是產生了刺激視覺的效果,但是它的食用性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是可以吃的。

  • 2 # 川妹梳子姐

    那是油的質量不一樣的。

    ①同一種,在相同的條件下,花生油遇到十度以下的低溫就凝住了,菜籽油和豆油就不會的。

    但不同品牌的食用油的油質不一樣,食用油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出現疑固屬於正常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金枝玉葉根長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