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州小菜
-
2 # zhenqu
隸書是繼篆書而起的書體,傳說是西漢隸人程邈所創,故名《隸書》,隸書萌芽於戰國時期,因脫胎於篆書,所以早期隸書保留了很多篆書的筆畫和體勢,這一類隸書稱為《古隸》。兩漢時期文字發生了《隸變》,這是書法史上一次偉大的書體變革,使漢字基本脫離了象形形態。隸變後的隸書篆意逐漸減少,字的體勢以扁方為主。到了東漢時期,隸書徹底從篆書中脫離出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書體,人們習慣稱之為今隸。《張遷碑》屬於今隸的一種,是漢隸發展比較成熟的碑刻之一。
《張遷碑》以其獨有的字形特徵在漢碑中可謂翹楚。當然也有人視《張遷碑》的特徵為標新立異之舉,不無貶義。然而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現和成熟,都會引起激烈的新舊思想的衝突,書體的演變也不例外。事實上,《張遷碑》筆法在隸變趨於終結的東漢晚期出現,已具有楷隸之變的超前意義,其用筆開魏晉風氣,是楷化的濫觴。康有為認為:“《張遷表頌》其筆畫直可置今真楷中。”由此,以《張遷碑》為代表的方筆派漢碑在書史上不僅具有風格型別價值,同時,也具有深刻的書體變革意義。
一、 線條渾勁敦厚、樸實無華
《張遷碑》線條給人一種沉厚的感覺。以方筆為主,而又方中藏圓,圓中寓方。再加上歷盡千年風化後蒼樸的石氣,使線條更具立體感與金石氣。
二、 結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
《張遷碑》的拙,其實是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飾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謂道法自然,渾然天成。字的各部分關係處理的非常生動,挪讓呼應,顧盼有情,憨態可掬,猶如一個很有靈氣的農家男孩。
三、 章法不拘一格,生動活潑
漢代碑刻多有邊框方格,排列整齊,所以大部分漢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擺放,給人中規中矩的感覺。而《張遷碑》卻獨樹一幟。字形大小參差,正斜互用,疏密隨意,但整體上又相互呼應,左右顧盼,一派天真爛漫的景象。
-
3 # 對聯詩詞客
《張遷碑》是漢代隸書的典範之作,也是現代隸書的封神之作。主要以方為主,筆畫蒼勁有力,字型結構又略顯圓潤,給人一種內柔外鋼之美。
-
4 # 天意76767
剛接觸隸書時,感覺《張遷碑》特別難看,《曹全碑》更有隸書特點。
過幾年後,才覺得《張遷碑》更有味,慢慢喜歡上了,也是臨摹最多的碑帖之一。
-
5 # 微呂二湖南柏照二山後
《張遷碑》是隸書的巔峰之作,代表了隸書的高度成熟。
中國書法是隨著漢字的不斷成熟而成熟,主要形成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其中,篆書、隸書和楷書被譽為“靜態書體”,體現了漢字間架結構不斷完善的過程,以追求漢字的實用目的為主。
行書和草書被稱作“動態書體”,是漢字追求藝術價值的體現。
夏商周時期,乃至秦朝早期,篆書屬於官方文字,此時期青銅器很多,人們為了記載歷史事件,以及給青銅器上進行裝飾,會給青銅器皿上鑄造出古樸凝重的篆書,這個行為直接促成了篆書的繁榮發展。
從秦朝後期至兩漢、三國以來,隨著碑石文化的盛行,隸書逐漸代替篆書成為官方文字,隸書雕刻在石碑上,自有一縷莊嚴、穩重、典雅的趣味,給隸書的成熟提供了歷史契機。
碑石主要作用是用來歌頌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同時具有記錄重大歷史事件的功能。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是表彰東漢靈帝年間一個名叫張遷的官員,他在谷城(今山東東平)做官期間,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因此,人們自發為他立碑紀念。
碑文共500餘字,寫碑文的書法家沒有留下名字,只知道刻字的匠人叫做孫興。
可以看出,《張遷碑》把隸書的藝術趣味發揮到了極致,用筆和行筆變化多端,提按頓挫自然過渡,幾乎看不到敗筆。筆畫整體上以方筆為主,在筆畫的轉折處,又吸收了篆書的圓筆,真正做到了方圓結合,筆畫遒勁有力,剛中有柔,流露出樸厚、沉穩、圓渾、大氣的藝術格調。
在結字上,字型追求扁方造型,以求穩重端莊,但在穩重的基礎上,卻追求筆畫的呼應關係和對比效果,比如,字型中的捺畫和橫畫往往寫得飽滿健碩,跟相對瘦勁的豎畫和撇畫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這種對比,既體現出險絕平正的書寫效果,又促使字型變得生動活潑,形成了很強的視覺張力。
綜合來看,《張遷碑》是相當完美的隸書作品。
-
6 # 鴻鵠迎罡
毫無疑問,《張遷碑》是隸書的巔峰之作,代表了隸書的高度成熟。
中國書法是隨著漢字的不斷成熟而成熟,主要形成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其中,篆書、隸書和楷書被譽為“靜態書體”,體現了漢字間架結構不斷完善的過程,以追求漢字的實用目的為主。
行書和草書被稱作“動態書體”,是漢字追求藝術價值的體現。
夏商周時期,乃至秦朝早期,篆書屬於官方文字,此時期青銅器很多,人們為了記載歷史事件,以及給青銅器上進行裝飾,會給青銅器皿上鑄造出古樸凝重的篆書,這個行為直接促成了篆書的繁榮發展。
從秦朝後期至兩漢、三國以來,隨著碑石文化的盛行,隸書逐漸代替篆書成為官方文字,隸書雕刻在石碑上,自有一縷莊嚴、穩重、典雅的趣味,給隸書的成熟提供了歷史契機。
碑石主要作用是用來歌頌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同時具有記錄重大歷史事件的功能。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是表彰東漢靈帝年間一個名叫張遷的官員,他在谷城(今山東東平)做官期間,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因此,人們自發為他立碑紀念。
碑文共500餘字,寫碑文的書法家沒有留下名字,只知道刻字的匠人叫做孫興。
可以看出,《張遷碑》把隸書的藝術趣味發揮到了極致,用筆和行筆變化多端,提按頓挫自然過渡,幾乎看不到敗筆。筆畫整體上以方筆為主,在筆畫的轉折處,又吸收了篆書的圓筆,真正做到了方圓結合,筆畫遒勁有力,剛中有柔,流露出樸厚、沉穩、圓渾、大氣的藝術格調。
在結字上,字型追求扁方造型,以求穩重端莊,但在穩重的基礎上,卻追求筆畫的呼應關係和對比效果,比如,字型中的捺畫和橫畫往往寫得飽滿健碩,跟相對瘦勁的豎畫和撇畫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這種對比,既體現出險絕平正的書寫效果,又促使字型變得生動活潑,形成了很強的視覺張力。
綜合來看,《張遷碑》是相當完美的隸書作品。
-
7 # 爰森書話
漢隸《張遷碑》屬古拙雄沉一路的隸書風格。
漢代隸書,分為石、崖碑刻及出土的諸多簡帛。實物眾多。但歷史上的漢代書法大名家如師宜官等名家的書跡皆已湮滅。所以,從清代後學隸書者多宗碑刻。
相比漢代簡帛書,漢碑在宋代就有人記錄和評品。但許多碑刻,考據者多託名往昔的名家,以顯其碑刻書法的正宗。
漢代起,立碑之風大行天下,至曹操主政,才開始禁碑。但曹操之後,樹碑之風又興。在這種大的風氣下,才使眾多漢碑現於後世。
西漢時,初散篆法,所以古隸多無鉤,且橫平堅直。無雁尾。但簡書多有蠶頭,蠶頭者,為逆筆之為。
《張遷碑》當屬古隸的餘末之為。所以既有古隸的風格,又比《曹全碑》等在筆法上少有波磔的誇張之法。
近來有出版社出版《張遷碑》,去其斑駁的泐損後,反而不見其古拙的金石氣味。比如《肥致碑》,幾如以白墨書黑紙,意味全失。從秦漢至隨唐,碑在露天的風化中,字的筆畫多有助損,正是這種天然的風化剝痕,才讓碑刻別有一番意味。《張遷碑》正是在這種效果下,才更顯古趣、野逸,稚拙。――此碑的稚拙,是當時制碑者無意識的作為,加上千年的風化,才使其形成的結果。
個人閒談之言,不謹疏露之處,還望見涼。
《張遷碑》多方整,學者研習時勿落入僵化呆板的格局中。當注重其靈動的變化。也可以參考一下簡帛書的流動,以破其僵。更可參考《曹全碑》。《曹全碑》的某些結字,政散而神凝,與簡體隸書無異。清人鄭谷口和金農的隸書,有可能就受到了簡書的影響。再如伊秉緩作隸書,也與《張遷碑》有幾分相近。橫平堅直,鋪鋒劃出,沉著有力。且在轉折處用楷法為之,絕無僵死之感。其字愈大愈奇。
-
8 # 古玩城小明
隸書是兩漢時期代表性書體,流傳至今的碑刻也比較多,《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碑高二百九十二釐米,寬一百零七釐米,東漢中平三年刻立。明朝初年在山東東平縣出土,現存放于山東泰安岱廟。
-
9 # 弄墨人3476384831199
《張遷碑》於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刻於無鹽(今山東東平)境內,出土明代,現存放山東泰安岱廟。
篆額上題名《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也稱《張遷表頌》。碑陰亦有題名,內容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其故友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
《張遷碑》的書法勁秀樸厚,方整多變,碑陰尤其酣暢。書體朴茂端正、結構嚴整,以方筆為主。《張遷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在眾多的漢碑刻中風貌極為強烈,格調方樸古拙,厚實穩重,堪稱神品。其落筆穩健,似昆刀切玉,運筆勁折,斬釘截鐵,是隸書發展過程中方筆系統的代表作。起筆方折寬厚,轉角方圓兼備,筆勢直拓奔放,其力量感表現得極為強烈,線條質感很強,蘊藏豐富!
《張遷碑》結體取正勢,雄厚朴茂、方整勁挺。用筆以方筆為主,沉著而飽滿,轉折處方圓兼備。碑陰字較完好,用筆拙樸中見秀美,端重中顯靈動。
回覆列表
張遷碑是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故城長蕩陰令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隸書。明初出土,先置於樂平州學,建國初移置於山東東平縣政府院內,1965年再遷至泰安岱廟,後又能移至貺殿東郎之歷代碑刻展室內。碑內容為故吏韋萌等追念縣令張遷的業績。其書法以方筆為主,筆劃嚴謹豐腴不失於板刻,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
《張遷碑》以其獨有的字形特徵在漢碑中可謂翹楚。當然也有人視《張遷碑》的特徵為標新立異之舉,不無貶義。然而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現和成熟,都會引起激烈的新舊思想的衝突,書體的演變也不例外。
事實上,《張遷碑》筆法在隸變趨於終結的東漢晚期出現,已具有楷隸之變的超前意義,其用筆開魏晉風氣,是楷化的濫觴。康有為認為:“《張遷表頌》其筆畫直可置今真楷中。”由此,以《張遷碑》為代表的方筆派漢碑在書史上不僅具有風格型別價值,同時,也具有深刻的書體變革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