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西北在豫
-
2 # 魚不開口咋整
看了這位朋友的問題,我覺得有點好笑,調四釣二怎麼調節靈和頓,你想想就應該明白,如果上拉浮漂,相比之下是鈍了,可還能稱為釣二嗎?恐怕是釣三或四,五怕也有可能的。反之,下拉浮漂也不能稱為調四釣二了!!
看完上面調四釣二調漂圖,你就應該明白,調四釣二是鉛墜懸浮,較之傳統釣是靈敏了不少,但人們往往追求最大理想化,於是出現了調四釣二還如何調靈頓的萌翻了的問題。
調四釣二從理論上來說是完美的,它的調漂是指雙鉤半水調四目,釣兩目,各人漂型不同,那麼吃鉛量肯定也不會相同吧,子母線,太空豆,八字環等小部件也該有重量吧?就算這些忽略不記,那麼影響目數的還有餌團的大小,鉤條的粗細吧!
所以在我看來,釣無定法,調釣如何運用瞭然於胸就行了,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找準契合點,就像調四釣二有口不中魚,肯定是遇到問題了,漂型,餌團大小,比重啊等等,及時調整就對了,亦或是調整線組,上拉或下滑浮漂,調整釣目,雖然不再是釣四釣二了,但找準魚口上魚才是硬道理!
-
3 # 白條殺手
野釣環境千變萬化,魚對誘餌的喜好也是各有不同,所以在野外釣魚,必須針對不同水情和魚情進行調釣。
調四釣二是方法,但絕不是通用法則,很多人誤認為調四釣二可以適合任何釣魚環境,這是錯誤的,我們在調漂的時候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釣什麼魚、水底成分(淤泥、石頭、平坦)、水深、誘餌型別等,這篇文章主要是以不同誘餌為主線,分析了不同的水底成分、魚種等幾個方面,如何對浮漂進行調釣。
另外有釣友問為什麼都是釣2呢?原因是兩目對於魚訊的判斷比較明顯,浮漂看著也比較舒服,所以一般我們選擇釣兩目。(當然精確的說還要考慮浮力的方面,野釣我覺得就沒有必要那麼較真了)
1、搓餌
搓餌有大有小,針對不同的魚種,餌的重量可以決定其在水底的狀態,水底的狀態對調釣也有一定的影響。
①假設水底平坦,此時我們釣底,調四釣二、調五釣二基本都是可以的,如果想達到一餌到底,一餌懸浮,可以透過調整餌團的大小來實現。
②假設水底有淤泥,此時我們為了避免餌料到底後陷入淤泥,導致魚吃不到餌料,我們需要將餌料從淤泥層拉出來,我們調漂就應該調的高一點,使得浮漂有足夠的浮力將餌料拖起,所以一般根據餌料的重量不同,選擇調5釣2、調6釣2,調7釣2等等。當然底如果不平,導致目數不能穩定在2目。一般1目到“調目”之間都可以釣。
當然浮漂是否可以將餌料拖起,需要去驗證,比較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帶餌調漂,例如帶餌調1目,釣2目,如果此時鉤距大於1目的情況下,可以認為上餌懸浮,下餌觸底。
2、拉餌
①拉餌的重量相對比較輕,所以我們一般不必調高目,我一般是調3目釣2目。當然底如果不平,導致目數不能穩定在2目。一般1目到3目之間都可以釣。
3、蚯蚓、紅蟲
①蚯蚓和紅蟲更加的輕,所以和拉餌相似,我們也是不要調高目,一般調2釣2,甚至調1目釣2目,此時蚯蚓和紅蟲是躺底的,有利於漂像穩定和魚兒進食。
4、玉米
①一般掛玉米作釣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小魚太多,一個是專門守大魚,針對這兩個原因,我們的做法是一樣的,都是調鈍一些,一般調平水釣2目,或調2釣2.
5、顆粒
①掛顆粒作釣,基本遇到的境況和用玉米差不多,不是小魚多就是要守大魚,所以調釣和玉米的調釣差不多。
6、釣浮
釣浮的意思就是,雙鉤離底的情況下,掛餌後浮漂穩定後仍然可讀取目數,一般採用的是帶餌調漂,常用的是帶餌調2-4目即可。
回覆列表
調四釣二
調四釣二是臺釣基本調漂方法,調漂過程及鉤餌狀態如圖所示
雙餌越懸空釣的越靈,雙餌越平躺釣的越鈍
靈與鈍在實際垂釣中使浮漂出現的訊號相差較大,其釣靈為一餌觸底一餌懸,此時釣線垂直。當懸掛著的鉤與線被魚稍微輕輕地觸碰,浮漂便會出現訊號;然而釣鈍為一餌躺底,一餌輕觸底或兩餌同時觸底,鉤與浮漂之間的線變長,線組在水中部分彎曲,當魚輕碰餌或線時,浮漂訊號便不那麼明顯了
調四釣二垂釣,由於氣候,魚情的影響,往往出現浮漂有漂相,但釣不到魚;或是漂相模糊,釣餌已被魚吃掉的情況。以上前者為浮漂反應過於靈敏,後者為浮漂反應過於遲鈍。當發現過於靈敏時,應上推浮漂,增加釣目,改釣二目半或三目,三目半,四目,直至上魚為止;當發現過於遲鈍時,可下拉浮漂,減少釣目,改釣一目半或一目,半目,平水,直至達到理想的上魚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把浮漂反應的現象歸納為:調的目數越少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釣的目數越少越靈敏,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但釣靈與釣鈍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還需要靈活應變,方有好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