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固守的疏勒城,不應該在奇臺縣半截溝,而應該是在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車師古道邊的古城,否則不合情理:
1、耿恭從金滿城(現在的吉木薩爾縣城)退守疏勒城,目的是為了下一步退守吐魯番的柳中城(現在的鄯善縣魯克沁鎮),然後在一路回長安,後來事實上也是這樣走回去的。
2、半截溝則是一條死路,沒有通往回長安去的路,要打回去還得拐回來又到泉子街走車師古道。
3、從金滿城到半截溝有100多公里,太遠了,從人和馬的體力上看跑不到就可能被一路殺光了,到泉子街只有20多公里,一陣拼殺可以衝過來,然後關城門緩口氣,後來被圍,也是因為到下一站柳中城路太遠,體力上一下跑不到,所以才沒跑,只能一直固守待媛。
4、來救援的人也是從柳中城走車師古道來的,而且來救援的人根本不知道耿恭一夥在哪,所以是不會到泉子街以後專門再往東走100多里找到半截溝這個山溝溝裡去,而泉子街的古城就在車師古道路邊。
5、泉子街的古城,地形條件也符合書中的描述(耿恭因疏勒城邊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軍佔據該城。)
6、從疏勒城沒有長期堅守的糧草,就看的出耿恭一夥是想且戰且退,所以只能是順大路跑,不會離開大路跑到百餘里之外的一個山溝裡,否則那就是等死。
7、史書上有“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這個井是最容易儲存下來的,但這一重要物證在半截溝古城考古沒有見報道。漢代一丈是2.31米,井深15丈,就是35米。如果考古發現有這個井,也並不能證明奇台古城就是疏勒城,但沒有這個井,就能證明這裡不是疏勒城。
8、這兩個地方我都去看了,如果我是耿恭,我是不會跑到半截溝,哪裡既沒吃的,也有沒有退路,還等不來援軍。
9、為了發展旅遊搞資源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合理。
耿恭固守的疏勒城,不應該在奇臺縣半截溝,而應該是在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車師古道邊的古城,否則不合情理:
1、耿恭從金滿城(現在的吉木薩爾縣城)退守疏勒城,目的是為了下一步退守吐魯番的柳中城(現在的鄯善縣魯克沁鎮),然後在一路回長安,後來事實上也是這樣走回去的。
2、半截溝則是一條死路,沒有通往回長安去的路,要打回去還得拐回來又到泉子街走車師古道。
3、從金滿城到半截溝有100多公里,太遠了,從人和馬的體力上看跑不到就可能被一路殺光了,到泉子街只有20多公里,一陣拼殺可以衝過來,然後關城門緩口氣,後來被圍,也是因為到下一站柳中城路太遠,體力上一下跑不到,所以才沒跑,只能一直固守待媛。
4、來救援的人也是從柳中城走車師古道來的,而且來救援的人根本不知道耿恭一夥在哪,所以是不會到泉子街以後專門再往東走100多里找到半截溝這個山溝溝裡去,而泉子街的古城就在車師古道路邊。
5、泉子街的古城,地形條件也符合書中的描述(耿恭因疏勒城邊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軍佔據該城。)
6、從疏勒城沒有長期堅守的糧草,就看的出耿恭一夥是想且戰且退,所以只能是順大路跑,不會離開大路跑到百餘里之外的一個山溝裡,否則那就是等死。
7、史書上有“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這個井是最容易儲存下來的,但這一重要物證在半截溝古城考古沒有見報道。漢代一丈是2.31米,井深15丈,就是35米。如果考古發現有這個井,也並不能證明奇台古城就是疏勒城,但沒有這個井,就能證明這裡不是疏勒城。
8、這兩個地方我都去看了,如果我是耿恭,我是不會跑到半截溝,哪裡既沒吃的,也有沒有退路,還等不來援軍。
9、為了發展旅遊搞資源可以理解,但一定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