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跳舞

    師曠論學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詞語]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2、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他雙目失明,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3、炳燭:把蠟燭點燃。 4、盲臣:瞎眼的我。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5、陽:這裡指Sunny。6、孰與:相當於“比……怎麼樣”。 7、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譯文] 晉平公對師曠問道:“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把蠟燭點燃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 師曠說:“瞎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曾經聽說:少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Sunny一樣;中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象正午太陽的Sunny一樣;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把蠟燭點燃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在黑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閱讀提示] 文中的晉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學習,恐怕為時已晚,而師曠卻勸他炳燭而學。接著師曠又打了三個比喻,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Sunny;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Sunny,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道理] 活到老,學到老。告誡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 2 # 教談育說

    總要問為什麼?一種是華人的關心別人隱私的好奇心作怪,這其實是缺乏教養的表現。一種就是懶惰,希望別人給他把答案擺出來。第三種就是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沒能力找到答案,只能張嘴問了。第四種教育薰陶的結果,小時候的經典讀物:十萬個為什麼。不恥下問。

    不問為什麼才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雲臺山景區住宿的地方哪個實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