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工科技

    圖注:新型“戰斧”Block 4導彈打靶試驗,導彈垂直攻擊命中目標瞬間

    戰斧Block 4巡航導彈從“戰斧”Block 3 型發展而來,於2004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與之前型號相比, 戰斧Block 4巡航導彈效能提升明顯。

    首先,可在飛行途中變換打擊目標。 “戰斧”Block 4導彈的導引系統可預存15個目標,導彈升空後既可視情況選擇預存目標之一實施攻擊,也可在指定區域上空進行持續2小時的盤旋待機,等待新的任務指令。而一旦接收從衛星、飛機、無人機或其他探測器傳送的目標資料,只要飛行距離在400千米以內,“戰斧”Block 4導彈都可在4分鐘內完成瞄準、定位,並轉而對新目標實施打擊。“戰斧”Block 4導彈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革命性的功能,主要得益於導彈上安裝的可進行GPS修正的慣導系統和衛星資料鏈終端。前者可實時接收新的目標資料和攻擊指令,重新瞄準目標,並自動修正導彈的飛行彈道和航向;衛星資料鏈則可實時地向指揮中心上傳導彈所處位置及飛行狀態、顯示導彈航向偏差,以使指揮中心及時掌握導彈執行任務的情況,從而為後續決策提供依據。

    第二,可進行打擊效果評估。透過觀察前艙攝像機在導彈接近目標和碰撞前發出的最後一幀畫面(該攝像機與目標“同歸於盡”),指揮中心可確定導彈是否準確命中目標。而根據攝像機提供的目標毀傷資訊,指揮中心可決定待機導彈是否再次攻擊該目標,也就是所謂的“人在迴路中”的遙控模式,從而可有效地避免另一枚導彈對已經摧毀的目標再次實施攻擊,以獲得最大的攻擊效費比。

    第三,作戰適應性更強。“戰斧”Block 4導彈末制導採用的是紅外成像導引頭,而不是“戰斧”Block 3的DSMAC2A景象匹配製導系統。該導引頭不僅使導彈的命中精度提高2.5倍,達到3米~5米,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DSMAC遇到雨、霧、雪或能見度差等不良天氣情況時使用效能會大大降低的不足。

  • 2 # 陶德中士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一炮打響,成功擊中了大量高價值目標。不過在使用中美軍也是付出了不少代價,其每枚的成本約為140萬美元,大量使用起來,美軍這個金主也是心疼。不過這麼好的利器不用是不可能的。因此美軍在發展新型巡航導彈的同時,也要求研發廠家儘可能的降價成本;比如對於最新型的戰斧BLOC4型導彈,要求其單價在15萬美元左右;但是這個價錢只能是存在想像當中。

    全新的戰斧BLOC4型導彈其實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列裝美軍部隊了。比起早期的BLOCK 2與BLOCK 3型戰斧巡航導彈,4型戰斧首先在射程就有了成倍的提高,從原來的1600公里提升到3000公里;這步子跨得比較大;與早期導彈必須提前制定打擊路線不同,新的4型戰斧具備飛行途中變換打擊目標的能力,可以在戰區上空盤旋然後選擇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這一點跟以色列的哈比作戰系統相似。4型戰斧在發射前可以提前設計15個目標,升空後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打擊目標,其內部的燃料允許4型戰斧在戰區上空盤旋2小時,以等待新的任務目標。一般情況接到新目標後,4分鐘內就能完成重新瞄準、定位及打擊任務。讓它具備這一能力的關鍵裝備就是其內建了GPS修正慣導系統和衛星資料鏈終端。

    然後呢,新的4型戰斧還自帶打擊效果評估能力,導彈前部裝有攝像機,一直可以工作到導彈直目標最後碰撞一刻。這樣對後方的目標毀傷確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果多枚導彈一起攻擊,還可以透過其他的友彈,在目標上空進行觀察進行實時的毀傷評估,如果前一發打擊效果差,可以馬上調動第二發繼續攻擊。

    還有就是4型戰斧在打擊精度上更加準確了,比2型3型提高數倍,約在3-5米左右。還能在複雜氣象條件下正常使用。比如雨、雪、霧等天氣。另外,戰鬥部方面,4型戰斧增加了制導型子彈藥型戰鬥部、多功能聯合戰鬥部、智慧鑽地戰鬥部還有杆式穿甲戰鬥部,執行任務的彈性極大的獲得了拓展。

    最後就是成本下降了,當然美軍要求的15萬單價是不可能達到了。但便宜一點是一點吧,根據2010年美軍的訂單,4型戰斧單價約在100萬美元左右,現在降到了約73萬左右;基本已經是降下一半的價格了。至於後續還會不是再降價,只能再看美軍的訊息吧。

  • 3 # 國科瞭望臺

    戰斧IV巡航導彈已經開始量產,效能提升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雙向衛星資料鏈路,這樣指揮官可以重新選擇目標資訊,讓戰斧巡航導彈改變打擊目標,或者進一步修正目標的位置。同時允許重新程式設計導彈的目標資料,執行多枚戰斧巡航導彈多批次對同一個目標進行打擊。在美軍用戰斧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空軍基地的時候,就是數十枚戰斧巡航導彈齊射,對一座機場實施打擊。

    戰斧IV巡航導彈的彈頭沒有換,但雷聲公司和美海軍正在計劃透過附加組建增加一個更強大的彈頭,擁有新的尋求功能,可攻擊移動目標,這是之前戰斧型號所沒有的。打擊移動目標需要實施修正座標資料,需要建立在雙向衛星資料鏈路基礎上。並且升級新的通訊來增加導彈的打擊能力,去年12月,雷神公司已獲得一筆3.037億美元的合同,為美國海軍提供214枚戰斧Block IV垂直髮射導彈和備件。

    除了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也有戰斧巡航導彈,這份美國海軍與雷神公司的合同中也涉及到將海軍戰斧武器採購和對外軍售指向給英國,美國國防部預計這項工作將於2018年8月完成。由此可見,戰斧巡航導彈的量產數量還是很大的,主要集中的密歇根州的Walled Lake、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等地。戰斧IV巡航導彈能夠延續美軍遠端對地打擊的火力,那麼戰斧的後繼者將是什麼,目前的答案肯定是高超音速武器,但距離其部署至少還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 4 # 老船舶老飛機研究所

    戰斧巡航導彈一共分為四代。第二代戰斧由數字影像區域對比技術取代了第一代的地形對比技術。而第三代戰斧則加入了GPS系統並改用了輕單頭。到了第四代戰斧巡航導彈,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戰斧,首先它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簡化,相比之前結構零件減少了35%,製造與維護更加方便。同時價格由第三代戰斧的141萬美元降低到了57.5萬美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本圖為第四代戰斧,相對於上圖很好區分,尾翼由4片減為3片,同時由十字型佈局變成倒Y型佈局。

    第四代戰斧效能的提升關鍵點便是雙波段UHF資料鏈的應用。透過資料交換,能夠更好的對戰斧導彈進行位置和狀態的監控,從而提高精度。更重要的是,這使得第四代戰斧擁有了中途改變目標和飛行狀態的能力,進而使得它在進行打擊任務擁有更多的選擇,甚至可以擁有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比如在2015年,美軍曾嘗試過使用一架F/A-18E/F作為引導,協助戰斧導彈命中了一艘移動的靶船。(當然論打擊效果肯定不如專職的反艦導彈)

    導彈命中靶船的瞬間

    此外,導彈的前部還裝有攝像頭。透過記錄命中目標前的所以畫面,方便作戰人員對打擊毀傷效果進行評估,從而考慮下一步打擊計劃。

    總的來說,第四代戰斧巡航導彈即戰斧block 4相比於之前,增加了雙波段UHF資料鏈從而提升了命中精度和擁有了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還有增加攝像頭方便毀傷評估,此外成本的下降和零件的減少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湖”一詞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