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級心理諮詢師魏藍
-
2 # 巫山爭鳴
千萬不要再拿軟弱、幼稚這樣的詞彙再一次傷害那些本已受傷的人。自殘的人其實心底裡有一種深深的恨,是針對自己的恨。童年時期的經歷讓ta產生嚴重的自責和自卑,恨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因而透過殘害自己、懲罰自己獲得暫時的平靜。要學會站在第三觀點去看待任何事情,這樣你的收穫會更多
-
3 # 壹心理logistics
自殘不應該簡單地被貼上脆弱、幼稚等標籤。
自殘不是個別現象,國外有研究表明,大約17%的青少年報告至少有一次自殘。發生自殘時,往往是個體面對著內心和外部人際等困擾。從某種角度來說,自殘的行為是個體想要擺脫負面情緒時採用的一種方式,儘管這是不恰當的。這在臨床上很常見。通常抑鬱症病人會說,“當刀割在手上,心裡會有一點點開心。”
高水平的內心的痛苦感受是自殘的一個危險因素,也就是說,長期處於高水平內心痛苦的人更可能才去自殘。
因此,與其簡單地貼標籤,更重要的是留意到這個人群的內心感受,給予支援。如果已經發展到病態程度,就要及時送醫診斷和治療。
不不不,千萬不要再拿軟弱、幼稚這樣的詞彙再一次傷害那些本已受傷的人。自殘的人其實心底裡有一種深深的恨,是針對自己的恨。童年時期的經歷讓ta產生嚴重的自責和自卑,恨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因而透過殘害自己、懲罰自己獲得暫時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