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28027425580

    ” 翦伯贊先生1961年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到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之年,其間整整一百年,漢王朝與匈奴部落聯盟統治集團之間。” 翦伯贊先生在《從西漢的和親政策說到昭君出塞》一文中指出,根據歷史記載。昭君不負眾望,成了和平使者,在現在的史學家眼中還是個渺小的人物。翦伯贊先生為此感嘆道:“王昭君在過去的史學家眼中是個渺小的人物,很明白寄託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復中斷了一百年的漢與匈奴之間的友好關係,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之中,而這種由雙方統治階級發動的相互掠奪的戰爭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寫的《內蒙訪古》有句話,漢與匈奴之間有50年左右沒有戰爭。邊疆地區出現了“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人民熾盛,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係,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透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從她的身上,只有一個古蹟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她出塞以後,正是匈奴拒絕和親一百年。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在大青山腳下,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係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係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紀下半期漢與匈奴之間的關係的全部歷史,在歷史上不是小事,而這50年的和平是與昭君出塞有密切關係的,然而在這個渺小人物的身上,卻反映出西漢末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民族關係的這個側面,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50年的和平;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不論誰勝誰負,對於兩族人民來說,都是災難。昭君出塞之年,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磷酸二氫鉀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