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神光耀下的中超群雄
-
2 # 足球大玩家
中超聯賽是職業聯賽,運營操作無非兩個層面考慮,一是合規二是圖利。中超球隊大規模使用南韓球員,說來說去就是四個字:物美價廉。
中超曾經響應亞足聯要求,執行4+1亞外政策,即每傢俱樂部非亞外不多於4人,亞外不少於1人。如此以來,南韓球員迅速暢銷中超,靠的就是物美價廉。
對於亞洲外援來講,這幾年的中超其實很有吸引力,薪資水平遠遠超出亞洲其他聯賽。不過限於僅有的1個亞外名額,中超球隊用人慎之又慎,南韓球員是首選。
南韓外援球員水平,高於中國絕大部分球員,而薪資要求遠遠低於歐美外援。這樣的好事,各傢俱樂部自然不會錯過。一時間,金英權、金基熙、洪正好等人紛紛進入中國淘金。雖然也有艾哈邁多夫、卡希爾這樣的特例,但是韓流始終是中超賽場的亞外主流。
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恐韓症”,是一個縈繞在中國國家隊和各聯賽俱樂部頭上的老大難問題。這種“病症”的根結在於,當中國球員意志力弱時,南韓球員卻始終能將戰意保持的非常強。當中國球員意志力強大時,南韓球員缺更強。除了對於勝利的極度渴望之外,南韓球員賴以生存的體能,則堪稱是中國球員的夢魘。歷數每逢中韓交戰,無論國足或各俱樂部,哪怕在南韓未能碾壓式戰勝中國的比賽中,最後時刻我們被上演“黑色三分鐘”遭遇絕殺甚至突然崩盤的比賽又何止一場兩場?
絕對充沛的體能(毫不惜力的全場戰術跑動),嚴格的戰術執行力(對教練意圖的絕對服從和理解),加上強壯的身體。這使得人高馬大的南韓球員較之於瘦小的,以技術見長的日本球員,形成了對中國國內球員質量上更加明顯的“碾壓”,而在俱樂部方面,近年來整個中超大層面內的瘋狂燒錢投入,尤其是對於外援的大幅度溢價。也讓各土豪俱樂部背後的金主們看到了在南韓本土K聯賽打拼的南韓球員們待遇相對“微薄”的現象。故而買入物美價廉的南韓球員作為亞外,甚至直接當做外援使用,也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