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泛樂悅讀
-
2 # 大浪科技TECH
這就跟 你穿衣打扮不把自己從頭裹到腳
然後別人也不會把自己從頭裹到腳
是一個道理 嘿嘿
-
3 # 木土興國
攝影中的“留白”跟書法中的“留白”有許多相通之處,可比作:“殊途同歸”。所謂“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給觀者留下一些思考、想像的空間。“留白”最早就是源於書法(繪畫)藝術,書法講究“疏密”,疏就是簡練,就是留白。字的結構和通篇佈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劃一,做到有起伏,對比。凡作書法,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筆畫的密處,也要注意字畫間及行間之白的疏處。使疏密有致,兩者相映成趣,從而獲得良好的藝術情趣。同樣道理:攝影作品也要“留白”即留有一定的空間,拍滿了就有種塞死的感覺,會給人以壓抑感。此時需要“留白”,可以是天空,可以是虛化的景物,也可以是乾淨的地面……。總之,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上說,無論是書法繪畫,還是攝影作品,都需要“留白”,方能使作品更加協調精美、意境悠遠,讓人浮想聯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白的意思就是畫面在藝術創作之中顯得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空白,比較富有想象的空間。而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也在於水墨留白。在黑與白的對比空於滿的對比,有和無的對比。虛實的對比。對立統一在美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攝影的留白講究也非常多,基本保持在黃金分割的美學原理大約在主體的1/2,整個畫面的1/3左右。
大致分為上下留白,左右留白,還有補白等。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照片中的人物以及警車,顯得更加和諧豐滿。整個作品要整體簽證得到疏密相間,明暗交錯,讓讀者讀出畫面之外的感想,聯想和想象,增加畫面的故事性和藝術性。而一個攝影師得高低也見於此。
中國自古就有有無相生之說,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清代蔣和學畫雜記中說“實處之妙皆因虛傳聲。”書畫同源在古代很明顯的依據,比如河圖洛書,而我們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一定程度上也記錄了眼睛看到的畫面。我文人的山水畫裡,有詩有畫。大部分會在末尾題字刻印。
作為書法留白,也顯得尤為重要。
清代華琳南宗抉秘白即是紙素之白,凡山石陽面處石坡之平面處,及畫外之水天空闊處,雲物空明處,山足之杳明處,樹頭之虛靈處,以之作天作水,作煙端,作雲斷,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
白紙黑字之上線條的流動婉轉就如畫一樣產生獨特的韻律,產生獨特的氣息,獨特的意境,獨特的黑白關係和運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