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賬戶?你是否經常掉進心理賬戶的思維陷進?如何克服?
心理賬戶這個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查德.塞勒教授在1980年提出的。他指出同樣價值的錢,在你心裡把它放入了不同的賬戶,它的價值也就變得不相同了,導致你天差地別對待,更做出許多非理性消費行為。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1000元和10元,對於平常來說,肯定我們會覺得1000多,10元很少,對吧?
但是,如果我們去買菜,平常賣1元的菜,突然賣10元了,你會覺得這時候10元是多還是少?同樣,當你去諮詢房子的時候,開發商對你說,現在買的話,優惠1000元,這時候你又覺得多還是少?
同樣價錢買的房子和車子,你會覺得,哪樣更值錢?
其實,在這個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不處在資本家的催眠環境中,比如,各種各樣撲面而來的廣告。在這裡面,我們時常會不知不覺就掉入心理賬戶的思維陷阱中。就比如,現在的電子支付,因為付出去的是數字,所以,很貴的東西,也沒什麼感覺,這也導致了很多年輕人的債務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現在這個時代,在享受這些越來越便捷的服務的同時,我們要清楚的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理性思考,在要確定買一些東西的時候,做一些投資的時候,不要只聽銷售,談這個東西的各種優點,這個就像談戀愛時,面對的都是美好,生活在一起過後,就要面對的是美好的考驗。就比如,銷售股票的會告訴你,你的收益會怎麼樣,怎樣,但是,實際風險就是連本錢就會虧完。賣保險的會告訴你,各種保險的好處,但是,總有很多保險,對於自身目前來說是沒有用處的。賣手機的會告訴你,手機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但是,實際上,除了電話,聊天,看影片,玩遊戲,其他的功能,有多少人買了之後會用?
所以,不論投資或者買東西,要知道,其風險最大化是什麼樣子,最壞的後果又是什麼樣子,因為所有購買力背後的最壞的後果,往往就是最真實的。想清楚過後,覺得自己能承擔這個風險了,就可以買了。
什麼是心理賬戶?你是否經常掉進心理賬戶的思維陷進?如何克服?
心理賬戶這個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查德.塞勒教授在1980年提出的。他指出同樣價值的錢,在你心裡把它放入了不同的賬戶,它的價值也就變得不相同了,導致你天差地別對待,更做出許多非理性消費行為。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1000元和10元,對於平常來說,肯定我們會覺得1000多,10元很少,對吧?
但是,如果我們去買菜,平常賣1元的菜,突然賣10元了,你會覺得這時候10元是多還是少?同樣,當你去諮詢房子的時候,開發商對你說,現在買的話,優惠1000元,這時候你又覺得多還是少?
同樣價錢買的房子和車子,你會覺得,哪樣更值錢?
其實,在這個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不處在資本家的催眠環境中,比如,各種各樣撲面而來的廣告。在這裡面,我們時常會不知不覺就掉入心理賬戶的思維陷阱中。就比如,現在的電子支付,因為付出去的是數字,所以,很貴的東西,也沒什麼感覺,這也導致了很多年輕人的債務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現在這個時代,在享受這些越來越便捷的服務的同時,我們要清楚的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理性思考,在要確定買一些東西的時候,做一些投資的時候,不要只聽銷售,談這個東西的各種優點,這個就像談戀愛時,面對的都是美好,生活在一起過後,就要面對的是美好的考驗。就比如,銷售股票的會告訴你,你的收益會怎麼樣,怎樣,但是,實際風險就是連本錢就會虧完。賣保險的會告訴你,各種保險的好處,但是,總有很多保險,對於自身目前來說是沒有用處的。賣手機的會告訴你,手機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但是,實際上,除了電話,聊天,看影片,玩遊戲,其他的功能,有多少人買了之後會用?
所以,不論投資或者買東西,要知道,其風險最大化是什麼樣子,最壞的後果又是什麼樣子,因為所有購買力背後的最壞的後果,往往就是最真實的。想清楚過後,覺得自己能承擔這個風險了,就可以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