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食中國

    這個有意思,作為學過幾天語言學的人,值得和大家探討一下。

    我們說“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現代社會我們即便身在大都市,依然能聽到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還有閩南語,粵語,客家話,東北話,山西話,藏語,回語等等,當然還有世界各國的不同語言。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基本實現普通話或者英語的無障礙交流,即使不會說普通話,也至少能夠聽懂,能夠說出一些詞彙。那麼在古代社會怎麼樣呢?

    古代也有大量全國同樣教材

    我們知道從有了科舉考試,除了四書五經外,其實還有個識字的啟蒙教材。秦代以前有《史籀篇》,秦帝國《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漢代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章》等。南朝時期,周興嗣編撰了《千字文》,人們把它和宋以後的《三字經》《百家姓》合稱為“三百千”或“蒙學三種”,成為中國古代識字課本的經典。這些標準教材全國通用,可以從發矇一直高中。

    有全國通用教材,就意味著,天下讀書人不僅認的字相同,看的內容相同,更意味著對字的讀音也是相同的,即使帶著口音,但主體上不會說錯,彼此之間連蒙帶猜也是能夠懂的。

    百官上朝能發言的不多,大部分時候還寫了奏摺呈報

    百官 上朝,皇帝聽政,雖然能夠有資格上朝的人,不同時代都有那麼一大批。但這一大批人基本上都是品級比較高,素養比較高的,皇帝的語言,或者說是官話,京話什麼的,他們都會刻意的去學習靠攏。他們要從一個小官做到這個高位上,早就練成了老油條,能說皇帝聽得懂的話,是基本素養,不然就別混了。

    更重要的是,朝堂之上不會給每個人都有機會侃侃而談,大部分都是出席一下,上上政治課,真正常常有機會發言的都是那些省部級以上,到國級副國級的人在談論政和決策,其他的幹部都是最多附和下,給點意見,或者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只是執行,這樣也就是消解了語言的障礙問題。

    最後,重要內容都會確保嚴謹,會反覆核實

    國事無小事,帝王之事無小事。沒聽清楚的可以問,可以再說,再解釋嘛,實在不行就先寫下來或者事後呈報吧。皇帝也沒那麼完全的不近人情的刻板的,不會因為你方言太重就殺頭的,放心吧。

    所以,最後回到問題,專門的方言翻譯官是不需要的,但如果來了外國使節,那就得準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漂泊在外的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