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杰說美食

    海派清口”表演者周立波某次說“脫口秀”,提起華人的一種通病,認為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恨人有、笑人無”。解釋得通俗一點就是:你過得挺好,富裕,別人嫉妒你;你日子窮蹙,寒酸,別人笑話你。 而這成為了當今“小市民”心態的一種表現。“恨人有,笑人無”關乎華人的文化心理。中國文化中負面東西在作祟,使一些人因襲了太多沉重的舊傳統的思想負擔。

    所以,缺乏“平等觀念”是華人的非常“缺陷”和軟肋,使之不可能胸襟開闊,自尊尊人,沒有包容性的性格,再加上錢和權一直是華人奮鬥的最高指標(柏楊語),揉合起來,必然是“恨人有、笑人無”。在表現形態上似乎是對立的兩端,究其思想根源來說,缺的都是一種平等相待、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取人之長的平和、客觀的心態。

    現代社會,特別是中國,我們應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尊重所有人包括草根民眾的生存權利和人格尊嚴。不管是大街上維持交通的,還是停車場看車的,扛水泥的、陪護病人的、送快遞的,等等,都是“眾生平等”

    對“富”與“貧”均應具體分析和看待。對勤勞和正當、合法致富的,要學其所長;對不如自己的,應同情、幫助或加以引導。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當下的“恨人有,笑人無”,也有著今天社會的一種誘因和催生劑,是一定程度上對某些問題的扭曲反映。諸如貧富差距的拉大、分配中存在的不公;所謂“黑、灰、惡、暴、假、劣、奸、詐、賴”等九類非法暴富;個別“富二代”的橫行、一些炫富行為;以及對“致富光榮”的片面宣傳。故只有健全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完善國民分配辦法,推行社會公平、正義;無論對富人、窮者,都應以道德去教育、用法律去監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文化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齡老人獨居問題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