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38
回覆列表
  • 1 # 秦是明月

    無名氏《氓》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唐陶淵明《桃花源記》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北魏佚名《木蘭詩》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

    春秋戰國列禦寇《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唐杜甫《兵車行》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召令徒必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群英會蔣幹中計》)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等等

  • 2 # 十二讀書

    問:你見過哪些古詩使用了頂真辭格?

    頂真:即頂針,亦稱聯珠、蟬聯,是一種常見的文學修辭手法,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以達到環環緊扣,引人入勝的目的。

    我們在學生時代接觸到很多的詩詞實際上已經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常見的像:

    《木蘭辭》中“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還有白居易的《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琵琶行》: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句詩詞之間的頂真可以是單個字,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也可以是一個詞語,如“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除此之外,在詩詞裡面有一類特殊的詩詞,叫回文詩。其中的頂真手法更是絕妙。

    例如蘇軾的這首《賞花》: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還有蘇軾這首迴文詞:

    《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衫薄汗香。手紅冰碗碗冰紅手。郎笑藕絲絲藕笑郎。

    一副大家都熟知的對聯:大肚能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世間可笑之人。

    再就是朱自清的散文《春》裡面也有頂真的句子: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 3 # 老街味道

    問題:你見過哪些古詩使用了頂真辭格?

    前言

    頂真辭格,是指用用前一句結尾的詞語,作下一句的開頭,兩句首尾蟬聯。也被叫做頂針、連珠、聯珠。

    我們常見的到的,有單字頂針、詞語頂針、短句頂針。

    一、單字頂針

    這種頂針是前句最後一個字,作為後句的第一個字。例如白居易《長恨歌》中有句: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蘇軾的迴文詞《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因為迴文的特點,所以兩句之間一定是頂針。

    老街自己也做過一首單字的頂針格,《減字木蘭花•新年》

    生平已半,老大何妨青白【眼】。【眼】底紛紜,梅雪精神偏屬【春】。

    【春】風戶牗,助我歡心須是【酒】。【酒】滿鐘鳴,喜看新年萬物生。

    二、詞語頂針

    李白的《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常常被拿來作為頂針的範例: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這首詩中,有單字頂針:長隨{君},{君}入楚山裡。

    也有詞語的頂針: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 長隨君;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

    還有一種短句的頂針: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三、短句頂針

    例如王安石《憶金陵三首》是一組詩,由三首絕句組成,每一首之間是頂針格,也被叫做連珠體: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堂。想見舊時遊歷處,【煙雲渺渺水茫茫】。

    【煙雲渺渺水茫茫】,繚繞蕪城一帶長。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跡故難忘】。

    【追思陳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三個字的,例如李白上面那首:

    【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結束語

    老街還作過一組《憶江南》,這是哪一種呢?

    {天}如水,風緊月行舟。雁字梢頭聲欲泣,鵲橋雲裡信難求。 【人】事盡離愁。

    人】如昨,光景亦相投。相倚遙觀山海闊,無言同泛木蘭舟。【春】夢好時休。

    春】如客,彈指物華收。柳絮婢女都不見,桃花人面各悠悠。【心】語問殘鉤。

    心】如鏡,病去若絲抽。孑影盤桓空感喟,千帆過盡枉凝眸。 {天}際大江流。

  • 4 # 福州小菜

    頂真(頂針),亦稱聯珠、蟬聯,是一種修辭方法,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方法。注意:使用這個方式時,毋須限制上下句的字數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點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詞。

    特點:議事說理準確嚴謹周密,表達如行雲流水氣勢貫通

    比如: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出自《長恨歌》。)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出自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清朝的華廣生更絕

    白雪遺韻

      桃花冷落被風飄,飄落桃花過小橋,橋下金魚雙戲水,水邊小鳥理新毛。毛衣未溫黃梅雨,雨滴紅梨分外嬌。嬌姿常伴垂楊柳,柳外雙飛紫燕高。高閣佳人吹玉笛,笛邊鸞線掛絲絛。絛結玲瓏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潮平兩岸風帆穩,穩坐舟中且慢搖。搖入西河天將晚,晚窗寂寞嘆無聊。聊推紗窗嘆冷落,落雲渺渺被水敲。敲門借問天台路,路過西河有斷橋,橋邊種碧桃。

    從頭頂到尾,又從尾頂到頭,堪稱絕唱

  • 5 # 浩海潮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6 # 九月間事

    煙雲渺渺水茫茫

      ——例談頂真詩

      “頂真”也叫“頂針”、“聯珠”或“蟬聯”,指用前一句的結尾(字、詞語或句子)作為後一句的開頭,使語句遞接緊湊而生動暢達。這是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用在詩中,便稱頂真詩。頂真詩大致有三種:

      一是下句的首字與上句的末字相同。如元人無名氏的小令[越調]《小桃紅·情》:

      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自由,自尋思。

      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

      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氣,抒發了一位女子對愛人的思念與對愛情的堅貞不渝。頂真辭格的運用,使句子之間環環相扣,更好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繾綣纏綿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個詞或短語與上句的相同。這首漢樂府詩《平陵東》是較早的頂真詩: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高堂下,

      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東犢。

      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體揭露了官府明目張膽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頂真句式的運用,加強了不滿與憤懣的感情。

      又如李白的《送劉十六歸山白雲歌》: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

      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全詩寄情於景,以“白雲”“湘水”等景物,抒發對友人的依依不捨和無限關懷的深情。

      三是上一小節(或上一首)的末句又作為下一小節(或下一首)的首句。如王安石的《憶金陵(三首)》: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堂。

      相見舊時遊歷處,煙雲渺渺水茫茫。

      煙雲渺渺水茫茫,繚繞蕪城一帶長。

      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塵跡故難忘。

      追思塵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三首詩追憶金陵的無限美好風光,包含著對世事的感慨與憂傷。三詩形式上首尾聯珠,內容卻又各自有一定獨立性。

  • 7 # 結綠

    在給小朋友講頂真的時候,我經常把頂真手法比做詞語接龍,成語接龍,音樂裡的連音。如果在讀法上和音樂的連音結合起來,大大加強小朋友記憶,起到提示串聯作用。

    頂真又稱頂針、聯珠、蟬聯,我常給小朋友解釋就是像一根的繡花針頭和尾相接起來,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方法。

    這樣的句子環環相扣,緊湊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比如: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

    在古詩裡碰到頂真手法的句子時,我就會特別提醒小朋友,前後環環扣起來,連起來,連音,音樂裡的連音。這樣小朋友背誦記憶起來特別快,不僅可以加強記憶,還可以起到提示作用。

    古詩詞裡的頂真手法舉例:

    對於大一點的小朋友,學習《木蘭詩》時,可以很好地體驗頂真手法的特色。

    軍書十二卷有爺名。——北朝民歌《木蘭詩》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北朝民歌《木蘭詩》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北朝民歌《木蘭詩》

    忽聞海上有仙在虛無縹緲間。—— 白居易《長恨歌》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白居易《琵琶行》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杜甫《兵車行》

    輪臺東門送君時雪盲天山路。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頂真除了字和詞語,也有句子。如王安石的《憶金陵》: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中五龍堂。

    相見舊時遊歷處,煙雲渺渺水茫茫。

    煙雲渺渺水茫茫,繚繞荒城一帶長。

    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塵跡故難忘

    追思塵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隨殘汴理舊艎。

    等等。

  • 8 # 桃之夭夭老牛

    頂針詩又叫聯珠詩,是用詩詞中的頂針格寫成的詩。頂針詩用前一句或前聯的結尾詞句,來做後一句或後聯的起頭,使前後兩句頭尾蟬聯,上下遞補。頂針詩最早見於漢樂府。下面與與大家一起欣賞幾首著名的頂針詩吧。

    頂針詩,作為詩歌的一種形式,即可是詩句首尾相連,亦可是組詩間的連章,於寄情、敘事中,在低吟淺唱間,首尾蟬聯,惟妙惟肖,層層遞進,一唱三嘆,讀來真是妙不可言。

    平陵東(漢樂府)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

    劫義公,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

    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這首詩寫一個善良的人平白無故被人綁架去敲詐勒索,被逼無奈,只好叫家人賣掉小黃牛湊線來贖身的故事。運用了民歌中常見的“頂針續麻”的修辭手法,以文字上的復迭,造成迂迴往復、反覆吟詠的效果,使語意更加連貫,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氣氛。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直接從白雲入手,擇取劉十六自秦歸隱於楚的行程落筆,寫白雲隨他渡湘水,隨他入楚山裡,最後祝願他高臥白雲,從白雲始,以白雲終,以白雲形象象徵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的隱者品格,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以及劉十六高潔人格的讚賞之意,隱含了作者與腐敗政治的決裂之情。全詩採用歌行體形式,句式上又多用反覆、頂真的修辭手法,具有民歌復沓歌詠的風味,加上詩人情真意切,使得整首詩意蘊豐富,詩情搖曳,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了和諧統一。

    落花飛絮隔朱簾,簾靜重門掩。掩鏡羞看臉兒嬱(qiàn),嬱眉尖。眉尖指屈將歸期念。念他拋閃,閃咱少欠,欠你病懨懨。

    這首元曲小令描寫春情閨怨。“落花”、“飛絮”、“朱簾”、“重門” 這些意象一方面是自然界季節變化、春已歸去的寫照,另一方面也是深閨少婦青春易逝、年華虛度的感傷。一 “隔”一 “掩” 之間,流露的是無限的幽怨和萬般的無奈。恬靜的暮春環境之下,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不生出相思的痛楚。隔著簾兒,掩著重門更使其思念之情無法排遣。曲子的開頭雖無一字寫人,卻已經大致勾畫了閨中思婦的角色。這首小令題為 “效聯珠格”,所謂 “聯珠格” 是頂真修辭手法,上句句末和下句句首相連,魚貫至尾,讀起來如珠走玉盤,既流暢又跳蕩和諧,十分耐讀。

  • 9 # 史老師講語文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畏君知

    畏君知兮莫敢言

    山高路遠難相見

    難相見兮相見難

    加之烏雀愛讒言

    讒言流言都不顧

    公子仗劍赴西南

    西南地氣四季春

    春色滿園真宜人

    宜人春色道不完

    美人佇立百花苑

  • 10 # Annadew

    万俟詠:《憶秦娥.別情》

    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 11 # 白話閒談

    《憶秦娥 蕭聲咽》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 婁山關》

    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 12 # 留君明月

    看到此題,首先蹦出腦海的就是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還不是管理層很丟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