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坪農夫

    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近代或者今天這個時代,思想是一切文化作品的核心價值之所在。這種作品不管是哲學、文學還是科技論文都必須體現出作者的創作(寫作)之主題思想。否則,就沒有存在價值,甚至是流傳價值。雖然這樣的價值有時是短暫的,有的長遠的。

    至於能否讀出所讀作品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感悟作者所要告訴我們這些閱讀者的思想,就必須靠閱讀者自己的感悟能力了。至於能否把閱讀文學過程中把握住哲學意味,這也應該看閱讀者的辯證思維能力之優劣。因為一本有思想的作品,必定有著它的哲學思維的,只是文學與科技論文等作品來說,所含辯證思維的意義不會十分明顯的,但也必須存在的。在近代的中國註釋或講解一篇作品時,大都只停留在對作品的表面上如字、詞與語法等方面的含義,並沒有從作者為什麼寫下這篇作品的用心上著手。也就是說,我們所能閱讀到的遠古民族鉅著、典籍如此,名著也一樣。諸如此類,大家可以從一本書的前言就可以瞭解到的這方面的含義。正是因為如此,自然無法引導閱讀者能夠深入到作者寫出或留下這種作品的良苦用心瞭如巜易經》、《道德經》等註釋就是如此。

    大家可能瞭解的是,哲學作品是作者對自然界所存在的物質在某種啟示之際得到了感悟後所得之結果。它可能是可見的,或可摸得到的,再或是可聽得見物質(唯物主義),也可能是僅憑作者長期思考而感悟的(唯心主義),但文學就不一定了。文學作品的創作僅憑某點社會存在有價值之史實,現象就可以讓作家寫出一部作品。但這部作品能否成為永久流傳於世如“四大名著”等,就必須看作者寄託於書中的思想,以及哲學的辯證思維。

    由此可知,文學思想與哲學思維是一部文學作品的核心所在,只是後者並非文學作品的顯性核心價值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個人又來找我了,我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原不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