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運城之窗網
-
2 # 4858845521289農二姐
作為一個70後我來說說兒時過年的味道。兒時盼過年年根打餈粑,推湯圓。父母買火炮,貼對聯,搞得熱火朝天。鄰居你家我家換來換去打餈粑,推湯圓。到了初一早上拜年母親給2元錢,高興壞了。走外婆家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走了。兒時的記憶不愖回首。
作為一個70後我來說說兒時過年的味道。兒時盼過年年根打餈粑,推湯圓。父母買火炮,貼對聯,搞得熱火朝天。鄰居你家我家換來換去打餈粑,推湯圓。到了初一早上拜年母親給2元錢,高興壞了。走外婆家穿上新衣服高高興興走了。兒時的記憶不愖回首。
我是七二年生人,在我小時候對年的記憶中,莫過於年前被媽媽領著去街上扯衣料做新衣服了。八十年代那會,賣成衣的雖然也多,但一般家庭還是以自己選料選款式送服裝加工店為主。這樣既有做的更合身的因素,也有比較省錢的原因。選做好衣服,就是置辦年貨了。在我們晉南運城這裡,過年備上一箱麻花是必選,然後那些年要買的食品無非就是瓜子花生柿餅酥糖了,如果有一半斤酒心巧克力那更幸福的不得了。臨近過年那幾天,春聯也採買好了,鞭炮花炮也該大買了。那時人們經濟條件有限,爆竹品種也不太多,一般買的都是五百一千響的瀏陽鞭炮及幾枚二踢腳,我最喜歡的是摔炮和花炮了,花炮晚上燃放最是漂亮,摔炮最是省事安全。到了過年那幾天,毫無疑問最盼望的就是得到拜年錢了。當時拜年錢兩元五元十元不等,一個春節下來,估計就是個二三十元,那時已經算是一筆鉅款了。然後呢,這些錢其實最終還是交管給父母儲存,頂多能給個幾角錢去買兩本小人書,當然,這已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了。總之,回想以前過年,年的味道真是特別濃厚,對了,鬧元宵的社火那更有年味,人擠人的,非常熱鬧,我最喜歡看的是大頭娃娃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