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宇航員還沒去就遭遇火箭爆炸,有的在回來的時遭遇事故,都算是“回不來了”,這些都發生於發射和返回地球階段,但至今還沒有宇航員在太空去世。
最出名的大概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一共7名宇航員,還有一名中學教師,隨太空梭到太空給學生們進行了太空授課,由於前期宣傳的比較到位,關注的人很多,媒體報道也很多,但是在返回的過程中太空梭接地,7名宇航員最後都找不到了,在太空梭巨大的燃料罐爆炸的威力下,什麼都剩不下。由於這事距離現在比較近,發生於2003年,很多人在事故當年都聽過報道,相對來說能留下比較深的印象。
從那之後太空梭也的應用也更謹慎了,最後因為安全和維護的問題,推出了美國載人發射系統,以至於美國現在都還沒有成熟的載人火箭發射系統,更多的是依靠俄羅斯的載人火箭,主要往返空間站,像獵鷹、NASA的SLS載人發射系統,都還在研製之中。早期的航天活動中還有比這個更嚴重的事故,前蘇聯的一次地面實驗中,由於發動機和燃料系統的問題,造成300多人在爆炸中喪生。
航天從來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活動,目前還沒有成功率100%的火箭,想要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縛就不得不採取冒險的方式,其實現在的每次在人航天活動都是在冒險。早期的航天更加殘酷,比如美國和前蘇聯的太空競爭,不純粹是為可科研、發展技術,因此有些選擇是比較盲目的。
有宇航員還沒去就遭遇火箭爆炸,有的在回來的時遭遇事故,都算是“回不來了”,這些都發生於發射和返回地球階段,但至今還沒有宇航員在太空去世。
最出名的大概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一共7名宇航員,還有一名中學教師,隨太空梭到太空給學生們進行了太空授課,由於前期宣傳的比較到位,關注的人很多,媒體報道也很多,但是在返回的過程中太空梭接地,7名宇航員最後都找不到了,在太空梭巨大的燃料罐爆炸的威力下,什麼都剩不下。由於這事距離現在比較近,發生於2003年,很多人在事故當年都聽過報道,相對來說能留下比較深的印象。
從那之後太空梭也的應用也更謹慎了,最後因為安全和維護的問題,推出了美國載人發射系統,以至於美國現在都還沒有成熟的載人火箭發射系統,更多的是依靠俄羅斯的載人火箭,主要往返空間站,像獵鷹、NASA的SLS載人發射系統,都還在研製之中。早期的航天活動中還有比這個更嚴重的事故,前蘇聯的一次地面實驗中,由於發動機和燃料系統的問題,造成300多人在爆炸中喪生。
航天從來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活動,目前還沒有成功率100%的火箭,想要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縛就不得不採取冒險的方式,其實現在的每次在人航天活動都是在冒險。早期的航天更加殘酷,比如美國和前蘇聯的太空競爭,不純粹是為可科研、發展技術,因此有些選擇是比較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