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e8855

    八府巡按這個官職幾乎是全部出自小說、戲曲作品中,如《竇娥冤》《卷席筒》《陳三兩》幾乎都出現一個八府巡按的青天形象。這些曲目雖然源頭不一,但幾乎都是明清時期成型。比如《竇娥冤》雖然是元雜曲,但其流傳下來的刊本幾乎是晚明時期。因此,八府巡按這個官職非常可能和明清時期的官制有關。

    明代比較接近的是巡按御史,《明史》載:“永樂元年二月乙卯,遣御史分巡天下,為定製。”巡按御史屬於言官體系,品級不過七品,在早期巡按主要作用是監察,但到後期,巡按御史權責不斷擴大開始侵佔地方的行政、司法和軍事權,特別是督巡派遣制度成型後,有巡按演變而來的巡撫基本架空了明代地方三司機構,成為實際上最高地方長官。

    進一部探討,八府巡撫巡按具體對應的歷史現實中的哪個官職?個人認為是指的河南巡撫。河南布政司自洪武二十四年起,下轄八府一州,包括開封府、河南府、歸德府(嘉靖二十四年由州升府)、汝寧府、南陽府、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以及直隸州(汝州)。河南巡撫,全稱巡撫河南等處地方兼管河道提督軍務。由宣德五年始設,轄區多有變遷,但其大體上包含河南八府。

    由此,戲文裡的所謂八府巡按,大體上是指代的河南巡撫,考慮到歸德府的沿革,更準確的說是嘉靖之後的河南巡撫。結合明代巡撫的權責,它大致相當於河南省省委書記兼河南軍分割槽第一政委。

  • 2 # 欲靜心不寧

    “八府巡按”在中國曆朝歷代史上,不存在這個官名。常見於戲曲、小說中,民間多視為清廉而有權勢的大官。

    “巡按”最早出自唐朝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明成祖朱棣正式確立了御史巡按制度。每年八月,派出監察御史分赴各省巡視,考察吏治。把派出巡視的監察御史,稱為“巡按御史”。由於代表皇帝巡視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稱“八府巡按”。

    朱棣設立十三道(即十三個省)監察御史共一百一十人,他們平時歸朝廷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職能時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對皇帝負責。

    “巡按御史”是從十三道監察御史中,經過十分嚴格地選拔,並由皇帝欽點 確定。“巡按御史”人選不固定,年年有變化。他們的職位始終是監察御史,級別在明朝初期是正九品,後來升為正七品,清朝沿襲至乾隆十七年,定為從五品。正七品相當於現在的正縣級。

    “巡按御史”的職責是代天子出巡,可見其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斷”,足見其權重。雖然只有正七品,但權力極大。“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可見其職寬。“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見其責嚴。

    明朝著名的“巡按御史”袁可立,擔任山西道監察御史,奉命巡視北京西城,竟然抗旨斬殺了萬曆皇帝的弄臣,被罷官回原籍二十六年。卻沒被皇帝斬殺,這個手握生殺大權的小小七品監察御史,他就這麼牛!題主,你是服還是不服?!

  • 3 # 易心品百事

    要說“八府巡按”,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的,它的真正名字應該是監察御史,分巡各省的叫"巡按御史"。有點類似今天的巡視員。

    一般來說,這個職位都是皇帝委派監察御史擔任的,在皇帝的委派下,監察御史前往各省進行檢查吏治。這樣看來監察御史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其實,《·百官志三》記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由此看來監察御史的級別是非常低的。監察御史的職責很簡單,就是負責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可是監察御史的級別非常低。

    那麼監察御史的級別有多低呢?進入朝堂連走正門的資格都沒有,只配走偏門。監察御史在古代的時候一直是存在的,雖然級別不高,但是監察御史的權力大,屬於官小權大,讓百官很是忌憚。到了時期,監察御史的級別也上升了。

    宋朝時期的監察御史達到了從七品,雖說不算高官,可是要比時厲害了一點點。到了改御史臺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為主官,這時候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各冠以地方名稱,也就說監察御史開始負責監管地方的吏治。

    根據記載來看,明朝時期監察御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均為正七品官。到了時期,也是如此,延續了明朝的制度。皇帝時,監察御史成為了從五品官。可以說這個官職最高也才五品官,不過根據八府巡按來說,看似很高的官職,其實則不然。

    "八府巡按"總給人一種權力很大的錯覺,造成這樣的情況,恐怕與另一個官職有關係,就是"巡撫"。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大員,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封疆大吏。巡撫的權力要比"八府巡按"大得多,巡撫是管理一方軍政和民政的。

    都察院就是監察古代官員的,這個地方級別不高,但是權力非常大。即使是朝中的大官,見了監察御史也要客客氣氣的。為什麼監察御史的級別非常低呢?假如監察御史的級別過高,那麼它的權力過大,就會導致問題不斷出現。

    監察御史的級別低,可以平衡權力,這才是朝廷設定監察御史的目的所在。明朝時期,監察御史屬於“代天子巡狩”,可見其位高。監察御史的權力能夠達到“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可見其權重。這還沒有完,監察御史還能夠“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就是說對皇帝要直接稟明,不用遮遮掩掩。

    到了清朝時期,監察御史的職責也沒有改變,可以說從隋朝出現監察御史之後,它的職責都沒有變化過。現如今看來,在各種小說戲劇中頻繁出場的"八府巡按"只不過是老百姓們對於清官的一種嚮往,他們希望真正有兩袖清風的大官來為民做主。

  • 4 # 芷竹子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後,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級雖低(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但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物件,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清初亦有巡按御史,順治十七年(1660)廢。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由此可見,巡按官雖小權力卻大。在明代“府”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應天府、順天府等相當於直轄市),“府”上面有“省”,下有“州”“縣”(州縣關係比較複雜一些,都權且當做今天的縣或者縣級市來看待吧)。因此,巡按相當於今天的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兼監察廳廳長,還不受省委省政府領導,但是行政級別卻只有處級。夠明白了吧?(黨的機構就不類比)

    而八府巡按這個官位是戲曲裡面才有的,實際是不存在的。因為府的級別比省小。

  • 5 # 寫歷史人物志的人

    傳說中的“八府巡按”

       在中國古代,皇帝本人出巡多有不便,“代天子巡狩”的職位應運而生。

       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出由孫伏伽、褚遂良等23人組成的巡視組到各地巡視。這次巡視規格非常高,孫伏伽是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而褚遂良則是諫議大夫,御史臺的首領之一。

       巡按御史制度的正式確立是在明朝。在民間,老百姓一般都認為“巡按”是清廉而權勢很大的官,由此也出現了“八府巡按”之說。

       最早的“舉報”傳說是從堯舜開始就有了雛形。

       漢宣帝時的名臣趙廣漢設立了中國最早的舉報箱。趙廣漢到潁川任郡守時,發現潁川土豪結黨營私,魚肉百姓,而民眾敢怒不敢言,不敢直接到官府進行舉報。

       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古代百姓在衙門口擊鼓鳴冤的場面。這種鼓名叫“登聞鼓”,為晉武帝所設立,鼓勵百姓擊鼓鳴冤,並設專人負責記錄狀子上奏。

       武則天發明了“銅匭”舉報制。當時的“銅匭”設計非常複雜,分為四個口,只能進不能出,分別投訴“軍事”“申冤”“舉報”等內容,每日開啟。舉報者的待遇特別高。

      民眾要想等到這樣的機會,就只有等待巡視。中國古代的巡視基本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帝王親自出巡,二是帝王派員巡視,三是中央監察部門巡視,四是地方監察部門的巡視。

    但由於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滋生出了部分弊端,如巡視員的權力過大,地方官爭相賄賂,沒有規範化的巡視制度,對巡視人員的紀律與約束甚至是監督體制不明確,等等。

    有的巡視中,不僅沒有發揮巡視應有的作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 6 # 歷史沒有真相

    我是m故事裡的事

    “八府巡按”,聽起來很厲害,其實級別非常低。

    周星馳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位演員,在他的從影經歷中,拍攝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九品芝麻官》就是其中之一,在周星馳的所有作品中,《九品芝麻官》無疑是最秀的作品之一。電影中講述了一個小人物逆襲成大官為民伸冤除害的故事。

      電影已經是過去多年了,可是人們對電影中的內容仍然是記憶猶新的。由於電影實在是太經典了,人們對電影中的演員、情節等等都是印象深刻,不可否認的是,周星馳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夠讓人記憶猶新,同時他的作品給大家帶來了歡樂。

      《九品芝麻官》裡周星馳扮演的包龍星曆經磨難見到了皇上,後來皇帝封了他為“八府巡按”。那麼“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呢?要說“八府巡按”,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的,它的真正名字應該是監察御史,分巡各省的叫"巡按御史"。

      一般來說,這個職位都是皇帝委派監察御史擔任的,在皇帝的委派下,監察御史前往各省進行檢查吏治。這樣看來監察御史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有點像漢朝時期的司隸校尉。不過監察御史與司隸校尉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兩者是千差萬別。《新唐書·百官志三》記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由此看來監察御史的級別是非常低的。監察御史的職責很簡單,就是負責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可是監察御史的級別非常低。

      那麼監察御史的級別有多低呢?進入朝堂連走正門的資格都沒有,只配走偏門。監察御史在古代的時候一直是存在的,雖然級別不高,但是監察御史的權力大,屬於官小權大,讓百官很是忌憚。到了宋朝時期,監察御史的級別也上升了。

      宋朝時期的監察御史達到了從七品,雖說不算高官,可是要比唐朝時厲害了一點點。到了明朝改御史臺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為主官,這時候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各冠以地方名稱,也就說監察御史開始負責監管地方的吏治。

      根據記載來看,明朝時期監察御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均為正七品官。到了清朝時期,也是如此,延續了明朝的制度。乾隆皇帝時,監察御史成為了從五品官。可以說這個官職最高也才五品官,不過根據八府巡按來說,看似很高的官職,其實則不然。

      "八府巡按"總給人一種權力很大的錯覺,造成這樣的情況,恐怕與另一個官職有關係,就是"巡撫"。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大員,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封疆大吏。巡撫的權力要比"八府巡按"大得多,巡撫是管理一方軍政和民政的。也就說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

      歷朝歷代的巡按御史都出現過,最早的時候出現在隋朝。到了清朝時期,巡按御史仍然存在,每一個朝代中,巡按御史的職責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區別。明清時期就設立了都察院,明朝分為十三道監察御史,清朝有十五道監察御史。

      都察院就是監察古代官員的,這個地方級別不高,但是權力非常大。即使是朝中的大官,見了監察御史也要客客氣氣的。為什麼監察御史的級別非常低呢?這就是古代的厚黑學了,假如監察御史的級別過高,那麼它的權力過大,就會導致問題不斷出現。

      監察御史的級別低,可以平衡權力,這才是朝廷設定監察御史的目的所在。明朝時期,監察御史屬於“代天子巡狩”,可見其位高。監察御史的權力能夠達到“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可見其權重。這還沒有完,監察御史還能夠“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就是說對皇帝要直接稟明,不用遮遮掩掩。

      到了清朝時期,監察御史的職責也沒有改變,可以說從隋朝出現監察御史之後,它的職責都沒有變化過。現如今看來,在各種小說戲劇中頻繁出場的"八府巡按"只不過是老百姓們對於清官的一種嚮往,他們希望真正有兩袖清風的大官來為民做主。

    監察御史可能相當於如今的中央紀檢監察部門。

  • 7 # 歷史問答人

    筆者小的時候,看過不少戲曲電影,其中常有這樣的情節:一個落魄書生,在家鄉受地主、官僚欺負,後來考上了狀元,被授予“八府巡按”之職,

    所謂的“八府巡按”,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官方從沒有過“八府巡按”一說。

      巡按御史這個官職,最早是由隋朝設定的,在明清兩代,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制度化設定。

      巡按御史的官級雖然只是正七品(相當於現在的正縣團級),但其權力還是非常大的。

      因為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所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

      巡按御史雖然本身官職不大,但因為代表的是中央政府,所以可以對地方官吏行使權力,就好比現在,中紀委或監察部派出的巡視組組長。

      其實,當承認,巡按御史的出身,大多都是知識分子;考上了進士的讀書人,大多都分到都察院做御史了,這就保證了巡按御史的素質基本上是過硬的,但也不盡然,巡按御史中也有一些仗著自己的權勢為非作惡的傢伙。

      嘉靖三十九年(1560),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浙江,這個傢伙連吃帶喝帶拿,一路上搜颳了大量民財。海瑞當時是淳安縣令,看到鄢懋卿要來到自己的縣界了,就給他寫了一封信,指責他的搜刮行為,結果,鄢懋卿就沒敢到淳安,而是繞道走了。

      明崇禎年間,袁繼鹹主持三立書院,其間得罪了魏忠賢死黨山西巡按御史張孫振,張孫振便夥同陽曲知縣李雲鴻等人給袁繼鹹捏造了19條罪狀,誣告袁繼鹹。朝廷聽信了張孫振的一面之詞,下令將袁繼鹹革職查辦、押往京師問罪。

      雖然有著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但總體來說,巡按御史制度在監督地方官員、推進地方廉政建設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這種效果一直影響到今天。

  • 8 # 一帆雲淡

    古時沒有八府巡按一職,這是戲曲、小說裡演繹出來的,其職位、職責應該和都察院裡的××道監察御史差不多,清以乾隆中期為界,分為正五品和從五品。因其負責地方吏治的糾察彈劾,受命於中央,奏章直達皇帝,甚至可對皇帝本人的過失直接進諫,故權利極大。這是地方大小官員惹不起的人物。

  • 9 # 謝金澎

    古代的八府巡案實際上是代天子巡視天下,手上持有尚方寶劍,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在今天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這樣的職位已經毫無必要,也不會再有了。

    比如說最近這些年大火的中央巡視組、環保督導組等等,這一類的組織差不多就相當於過去的八府巡案。但是,與過去的八府巡按不同,他們沒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只是負責監察,不負責處理。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權力被濫用,或者在調查處理的過程中當中違反法治精神,成了人治模式。

  • 10 # 圖文繪歷史

    粵劇,八府巡按喜團圓。圖為明嘉靖時期,監察御史王忬的腰牌。吳山,河南巡查御史,相當於八府巡按了,他不與嚴嵩為伍後官拜禮部尚書。

    古代因交通不便,人口流動不太大,很多人可能一輩子沒出過遠門,見過最大的官或者在認知中最大的官就是縣太爺,這忽然來了個連縣太爺都怕的官,肯定是更厲害了,另外,這個八府是有其來歷,因為古時候有稱河南八府,福建八府,浙江還有上八府和下八府之分,最早的京劇《遇龍酒館》白簡正是巡撫河南,很可能八府巡按來自最低層百姓相傳的故事寫進了京劇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大神,我冬天怕冷,夏天怕熱,這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