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啊濤聊體育
-
2 # 柒月小魚
這句話說得太絕對。
成年後認識的朋友大多是在工作場合認識的,利益牽絆,人走茶涼,合作期內我們是朋友,合同到期,友誼也就到盡頭了。
曾今天真的我以為在公司還能交到知心朋友,那段時間我們無話不聊,上洗手間,吃飯,休息都要一起同行,週末約著看看電影,逛逛展覽,聊聊天。沒想到對方離職都沒有告訴我,那天下午我非常傷心,無心工作,一直在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當我鼓起勇氣發微信問她,她說,只是太忙了,所以沒有來得及跟我說。
好吧!我接受這個理由,自認為沒有虧欠她,雖然我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後來在跟朋友的聊天中得知,大家都曾遇到同樣的問題,不是你不好,也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的期待值太高,工作中很難交到真心朋友,大部分只是合作關係。
當然,這不是絕對,工作中也會遇到真正的朋友。第一份工作中遇到的同事,我們都保持著聯絡,雖然聯絡並不多,但偶爾的問候也能讓我想起曾經奮鬥的歲月,這就足矣。
越長大,朋友越少,工作越久,越難交到朋友,這話一點不假。所以,請珍惜現在的朋友哦。
-
3 # 秋分和火
不認同。
可能,不會是一生的朋友,但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有朋友,也有真朋友。
成年的朋友,當然有世俗地成份,但刻意為之形不成朋友關係,甚至,一般地普通朋友也做不成,每個人都在秤著人情世情和事情。
但在交往中,有產生真朋友的土壤。朋友關係的邊界,如果都清晰都明瞭,那真明友就會產生,畢竟,人性中總想要找到最純粹的東西。在人生還在行進還在演繹的時候,選擇是真朋友想信有真朋友,沒有什麼害處。
等到離開人世時回頭看,來路上朋友走了又來,動態的電影畫面每天都有定格,每天都有深淺不一長久不一的朋友。長情陪伴地朋友也許不易得,但真心交付一時一事一地的朋友,恐怕還是不少吧。
朋友,再見!
首先我不認同這個觀點,自古以來都有很多事蹟可以以證明友誼是存在的,萬人知曉的歷史人物比如劉關張桃源結義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