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莽9044
-
2 # 惟德是崇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長恨歌》描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所以稱為“長恨”。
本詩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這樣評價:“白居易這類長篇故事詩,在一氣舒捲之中,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情節描寫和完整鮮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語言音節上則發揮了樂府歌行的特點,特別顯得流暢勻稱,優美和諧,便於理解和歌唱。”這樣的評價是中肯的。
我最喜歡的詩句是: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如夢。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3 # 枕月拾星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玄宗日思夜想、輾轉不安的執著,終於感動了客居京城的臨邛道士。這位道士法術高明,能夠利用祈求者忠貞不二的誠意招來他所思念的人的魂魄。於是,道士便派出了精明強幹的“偵察兵”,到四面八方去搜求楊貴妃的魂魄。“精誠”兩字,寫出了唐玄宗心無旁騖的專一;“殷勤”兩字,寫出了方士受“精誠”感動的程度和他們努力的程度。他們反覆地、多次地、不知疲倦地搜尋,以此來完成唐玄宗的重託。他們駕著長風,像閃電一樣穿梭往來於天地間。然而征途不總是坦途。方士把天地搜尋了個遍,可最終還是茫茫然不見楊貴妃的絲毫蹤影。尋美的征途至此中斷,唐玄宗的渴望隨之落空。這是失落後的再次失落,希冀的白日夢眼看就要幻滅。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在久思無果、遍求不遇、眼看唐玄宗的希望將要落空,身心將要俱焚的情況下,一處別有洞天非人間的蓬萊仙境突然出現了。在那遼闊無垠的海天盡頭,有一座遠離人寰的蓬萊仙山。在這座雲彩環繞的仙山上,建造著玲瓏精美的樓閣,居住著姿容美妙的一群仙女。在眾多的仙女中,有一位名叫太真、膚白如雪、貌美似花的仙子,看上去有點像楊貴妃。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的燭光再次點燃,擱淺的“探尋號”再度揚帆。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邐迤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這八句從多個角度寫了楊貴妃再次正式出現時起伏不定的心情和曼妙寂寞的姿容。“攬衣推枕起徘徊”是四個連續的動作,前三個動作寫楊貴妃從夢中驚醒後起床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氣連貫,節奏急促。“徘徊”寫楊貴妃起床後猶豫不定的神情。她為何會出現與“攬衣推枕起”節律相反的“慢動作”呢?生離死別後,陰陽的阻隔早已使楊貴妃形成了一種天各一方、不可溝通重逢的心理定勢。儘管她內心蓄滿了對唐玄宗思念的汩汩柔情,可仙界與人間的死生界限已使她對重構愛情產生了這是一個“無言的結局”的判斷。她默默承載著“一片春情無處訴”的遺憾,將自己幽閉在與情隔絕的仙界。一聲“漢家天子使者到”的通報,打破了寂寞的平靜,攪動了那顆灰死的心。此刻,她雖然從夢中驚醒,但是尚未回過神來,這突如其來、毫無心理準備的喜訊使她不知所措了。她驚詫,她激動,她驚慌,她錯愕。她在悲悼那音容兩茫茫的久長歲月,她在預卜那兩心相對時的激動場面;她在積蓄抵抗暈眩的力量,她在作轉換心態的最後努力。無聲有形的“徘徊”,寫透了楊貴妃苦樂並生、酸甜同有的複雜心理。“珠箔銀屏邐迤開”,她終於打破了早已僵固的心理結構,從鈍化了的心理陰影下振起。她真正醒來了,掀起珠箔,繞過銀屏,從閨房的深處,急匆匆走來。她只爭朝夕,急不可耐地要見到漢家天子的使者;她按捺不住,不顧一切地要與來到仙界的唐玄宗的靈魂對話。她已經完全為情的鵲橋的開通所支配、所陶醉。她甚至來不及梳妝打扮,一任烏黑的雲鬟斜垂耳邊,一任精緻的花冠亂簪頭側,便快步從高堂上走下。匆匆行走時帶起的仙風,將她的裙裾、衣帶高高地吹向身後,遠遠看去風韻依舊,不減當年,如同她昔日跳“霓裳羽衣”舞時迴風流雪的美妙樣子。當她來到近處時,卻是一副從未見過的、與昔時宮中華美的臉龐迥然有別的悽美模樣:如玉般清純的容顏上凝結著抑鬱的冷色,滴淌著感激而傷心的淚花。獨處的委屈,阻隔的遺憾,交會成黯然神傷的悲歌,譜在了楊貴妃喜憂參半的心扉上。這寂寞的冷色沖淡了興奮的暖調,使這位綽約的仙子看上去像是一朵顫悠在春風中的、帶著雨珠的聖潔梨花。悽美的楊貴妃別具一番苦情澀調所附麗的清香冷玉之美。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這六句寫楊貴妃初見使者時的怨悵。“謝”是致謝、感謝的意思,它是楊貴妃對唐玄宗一往情深的由衷感激。她兩眼脈脈含情,長時間凝視著使者,並初次吐露了自己與唐玄宗音容兩渺茫的分離苦情。馬嵬一別,結束了昭陽殿裡恩愛幸福的生活,從此,在蓬萊宮中開始了日出月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索然寡居的生活。她無法與唐玄宗溝通,她無法向唐玄宗陳情,她只祈求瞥一眼生活在人間的唐玄宗。然而僅此一點“降而求其次”的小小心願,竟然不能夠得到滿足。曾幾何時,在她回望長安城時,遮天蔽日的煙塵、雲霧將她的視線擋回,心靈的雷達已經完全壞死,掃描不出唐玄宗出沒的位置,回望的努力驗證了努力的無望。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這六句寫楊貴妃託物的過程及其目的。面對人間與仙界不能來往互訪的殘酷事實,楊貴妃只能以自己珍藏的愛情信物為媒質,以此來表達她未曾遺忘片時的摯意和她對這種摯意的美好期冀。由唐玄宗賜給她的金釵和鈿合,既是她受寵的信物,又是他倆相愛的憑證。楊貴妃鄭重地把金釵和鈿合一分為二,一份留與自己,一份託使者帶回交與唐玄宗。並進而表明,她此舉的意義在於藉此相期共勉:只要我們倆的心堅定不移,如同這堅固的黃金鑄成的金釵和鈿合,那麼,天上的我和人間的你總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這種堅定的信念,非情深意篤者不能言其裡,男圖女貌、女圖男勢的露水夫妻有此景緻也無?這種突破不可能的可能,就是愛的偉大力量之所在。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六句是繼上面的託物寄情後,楊貴妃再一次懇切地叮囑使者,要他千萬記住她捎給唐玄宗的話。她的這些流溢著愛意的誓言,大約只有她和唐玄宗方能解開其中的奧妙,領會其中的真意。此時此刻,楊貴妃一邊殷勤地叮囑著使者,一邊又深情地回味著那蕩魂撼魄的幸福時刻:在那年七月七日夜深人靜時分,她與唐玄宗相親相依在長生殿;他們互吐真情,互表心跡,信誓旦旦地發下誓言——在天上希望做一對雙飛相從的恩愛鳥,在地下願為兩條互纏共生的連根藤。這誓言,是過去的好時光裡兩心相愛的符碼,但其作用和意義更在於它是今天兩情共顫的迴響,是未來兩心諧振的長音。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畫龍點睛般的兩句,是詩章中最有分量的兩記重錘,它們敲在楊貴妃的心坎上,震響在唐玄宗的腦海裡。堅如磐石的誓言,催動著情感世界的飛揚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楊貴妃不由自主地吟詠道:天地寥廓,悠遠長久,但它們終有地老天荒、無形無息的時候;而我們之間相愛的深情將久遠綿長,永無終止的那一天。
也許這樣把“恨”解釋為愛,亦不免有牽強之嫌。但筆者覺得,這樣理解,不僅是合情的,而且也是合理的。從第三部曲的總體情況看,白居易以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創造性地設計出了蓬萊仙山這一絕境。這一精妙的構思,不僅有效地消解了唐玄宗從未間斷的意識焦慮,而且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李楊相愛的高潮和愛意昇華的全過程。
-
4 # 商界詩人高曉君
我最欣賞《長恨歌》最後四句: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比翼鳥,又名鶼鶼、蠻蠻,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名。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
連理枝是指兩棵樹的枝幹合生在一起的一種植物。連理枝又稱相思樹、夫妻樹、生死樹,故常比喻夫妻恩愛。
恨是遺憾悔恨的意思,是說李隆基還在為貴妃的死去而遺憾和悔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句,是愛情的嘆息與呼聲,是對於愛情受命運播弄,和愛情被政治倫理摧殘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時空而進入無極之境。
作為一首千古傳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麼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宛轉動人,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誘惑的力量。
《長恨歌》的詩歌主題非常吸引人,它描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浪漫的愛情故事,和《孔雀東南飛》一起成為中國古典詩歌關於愛情悲劇的經典,感動著一代一代中中國人。
-
5 # 石曉33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宮無人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首好詩或者詞,都得有一句或者幾句警句和名言支撐著,白居易的詩裡有很多名句,他是唐朝最牛的詩人!還有他寫的《琵琶行》名句真漂亮!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6 # 恝非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這句詩裡有光影,有聲音,有感情。僅十四字就點出了唐玄宗的斷腸之情。
還喜歡“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歷史中人們對於李楊愛情眾說紛紜。人們也只能猜測唐玄宗是否真的愛貴妃,詩中前半部說的“後宮佳麗三千,三千寵愛在一身”,誰知道是真是假?但是白居易卻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把這段關係寫的無比真實。李楊愛情可能不是真的,但是白居易卻在詩裡給出了一個最美麗的答案。
-
7 # 沙沙小觀園
白居易的《長恨歌》的詩中,我喜歡這樣一段詩句: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唐玄宗本是一國之君,本該社稷國家為重,但他在為大唐中興江山穩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後,享樂之心而生,又偏偏遇到了“回頭一笑百媚生”的,可以讓花都有羞愧的楊玉環。
可嘆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前期恩愛,後期夢中事,只能借用白居易的長詩,“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夢幻中相見了,但人間不能再見到成了,成為悲劇的愛情故事傳說,真是“此恨綿綿不絕期”呀! -
8 # 小傀儡
不知道你說的是誰的長恨歌,那我都說一下我知道的吧。
白居易的《長恨歌》,我最喜歡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愛情的喜悲都是假的。
陳鴻長恨歌我喜歡:春之日,冬之夜,池蓮夏開,宮槐秋落,梨園弟子,玉管發音。
-
9 # 手機使用者張超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3.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4.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5.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6.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7.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10 # 文尖領先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我最喜愛的一首唐詩,全詩一共八百四十字,一百二十句。這首詩,我現在背的很流暢。並且我還能倒著背。晚上,在路上我背誦;飯後茶餘我背;每天晚上在睡覺前我揹著揹著睡著了;早上起床前在被窩裡我背;為了背湧這首詩也不知捱了妻子多少罵。我覺著白居易寫的有切身感,有痛苦感,又有思念感。有幾句使人更加欣賞,如:回眸一笑百娟生,六宮粉黛無染色;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梨花一枝春帶雨。在天願作此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終期。以我看這幾句,寫的很好很好。
回覆列表
長恨歌是白居易在公元806年創作的一篇長篇敘事詩,是一首膾子人口的千古絕唱。詩人把當時人們口口相傳的關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民間傳說,通過自己的筆觸加以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現實與虛幻相結合,娓娓道來。
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
回牟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似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他們兩個的愛情是忠貞不渝的,但在歷史長河裡也只是浪花一朵,淚珠兒一顆。正因為有白居易的《長恨歌》,這一偉大作品,我們才覺得他們的愛情驚天地,泣鬼神。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