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志康開開心心每一天
-
2 # 棲哈丶
真正的大詩人,是在長期的生活體驗和創作活動中,不斷形成個人的風格。這種風格不僅領先於時代,而且對後世的詩人也會產生深刻影響。這些,孟浩然都做到了。
我談不出孟浩然詩歌的表達技巧,但教學過他的幾首詩歌,談談心得。
孟浩然的詩歌,五言短篇居多。家喻戶曉的《春曉》,就是其中之一。這首短詩,不過寥寥數字,且語言也是樸實無華,通俗易懂。這恰恰就體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手法。在短詩裡,作者就是寫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鳥鳴不絕於耳。記起夜裡的風雨,花又不知被打落多少。在詩人鋪陳的這些意象中,我們讀到了春天的可愛,鳥鳴花香,風雨摧花落,似又惜春,卻不傷春,但總有春去春又來的感覺。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在吟誦中,有著無盡的聯想,想象中有著許多美好的意象。這就是孟浩然詩歌"興象"的特色。
偉大詩人的可貴之處,就是在於自然灑脫,絕不是拘泥於某種什麼技巧。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士途困頓, 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世俗,這使得他的詩歌創作,有了許多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園之風。隱居的逸興,羈旅行役,都是他思想感情非常自然的流露。一首《過故人莊》,就如同今天我們所見的"農家樂"。有興趣的朋友們,自己去欣賞吧,多讀點山水田園詩歌,我們的心情會敞亮許多!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作品有《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諦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等等,他表達技巧運運用了三點,筆調清新,取材廣泛,形散神不散,語言精確凝鍊,生動形象。所以用語必須講究分寸,力求準確。同時,由於不少景物難以名狀,只能用比瑜的手法來描述,所以,用語又必須生動形象,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心領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