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史學家
-
2 # 一老沈一
(孟德斯鳩)
又是一個無法再“枯燥”的話題。
孟德斯鳩的著作有哪些?一般人們都會說到三本——《波斯人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論法的精神》。其實還有一本——《捍衛法的革命》。
多說幾句。
孟德斯鳩(法華人,1689-1755),國內會把他當作哲學家來介紹和講授。但在國外,往往不認為他是哲學家。有人稱其理論為法哲學。比較權威的說法,稱他為政治哲學家。可見哲學是分層的——有本體論和認識論層次的哲學,也有法和政治以至其他領域的哲學。
他的第一部著作《波斯人信札》,1721年發表。內容是兩個波斯人遊歷世界——主要是法國——期間所寫的160封家信。這本書,可以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很多人認為其就是文學作品。語言尖刻辛辣,無情諷刺法國當時的文明、路易十四的朝廷,把各階層也嘲笑了個遍。順帶著他還評論了霍布斯的“自然狀態”理論,被認為對人口統計學有獨特貢獻。此書一經面世,即刻令他名聲大振。
1734年,孟德斯鳩寫成了《羅馬盛衰原因論》。表面看,他是分析羅馬帝國的盛衰原因。但實際上,則是更多表達了對當時法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憎恨。
1748年,他的《論法的精神》成書。被稱作堪與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媲美的政治理論史和法學史上的鉅著。其成為後來的西方國家學說的理論基石。
當時,法國正處在1789年大革命的前夜。孟德斯鳩的著作像是給初燃的革命微火添柴澆油。於是,1751年當局將他的《論法的精神》列為禁書。但他在1750年已發表了《捍衛法的革命》一書,對前書中的理論做了進一步闡發,並駁斥了種種責難。這部書不在所禁之列。
孟德斯鳩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客”。
(斯多葛派創始人芝諾)
他自認深受斯多葛派的影響,對其評價甚高。後人們也普遍認為,孟德斯鳩大大發揚並發展完善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他曾先後到維也納、義大利、德國、荷蘭、英國遊歷,並在遊歷中完成了法蘭西學院的學業。當時荷蘭、英國已經發生過資產階級革命。其變化對他產生了不小影響。同時,法國的哲學家笛卡爾的哲學也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表示要把笛卡爾的懷疑主義拓展到法律和政治領域。
孟德斯鳩在研究歷史的時候,提出地理環境是一個重要因素。過去,曾被說成是“地理環境決定論”加以否定。這似乎是不公道的。黃仁宇曾以地理環境因素來分析中國歷史。他的“大歷史觀”,應該是受到了孟德斯鳩的影響。
回覆列表
孟德斯鳩著作有很多,這裡就一本來作簡要介紹。
孟德斯鳩在1748年做出了他最後的、也是最偉大的貢獻。《論法的精神》用去了他十幾年的心血,是他的代表作。人們常常稱《論法的精神》是第一部對政府和政治所做的真正科學的探討。它自稱是基於經驗資料對所有民族的法律和習俗所做的一項系統研究。因此,它也可以被視為社會學的開山之作。《論法的精神》一書內容駁雜,共分六卷,第一卷論述三種政體( 實為國體) 及其特徵,第二卷論述三權分立制度,第三卷論述著名的地理決定論,第四卷論述貿易制度,第五卷論述法律與宗教的關係,第六卷論述歐洲法律史。在《論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鴻用了整整六章的篇幅論述法律與地理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地理環境,特別是氣候、土壤和國土面積,對一個民族的性格、風俗、道德和精神面貌以及法律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於書名的由來,孟德斯鳩是這樣解釋的,法律應和國家原有的自然狀態有關係;與氣候的冷、熱、溫有關係;與土地的貧瘠、面積有關係;與人民的各種生活方式有關係;與政治所被容忍的自由程度有關係。並且還要與居民的宗教、風俗、財富、數量相適應。最後,法律和法律之間有關係,而與它們的淵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其所裁定事物的秩序也有關係。對法律的考察要從所有的觀點出發。這些關係綜合起來就構成了所說的“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