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鳩摩智
-
2 # Andy梁言可鑑
裁彎取直又稱裁彎工程,是指在過度彎曲河段(河環)上的狹頸處,開挖引河,加速河道由彎趨直的工程措施。彎道環流使凹岸沖刷、凸岸淤積,在一定條件下將導致河道蜿蜒曲折,經常蠕動,而長江荊江段,素有“九曲迴腸”之稱,長江汛期,危害極大,中國在新時代1967年及1969年對下荊江中州子與上車彎兩彎曲段,進行了人工裁彎取直工程。加上1972年位於監利縣境的沙灘子又發生自然切灘和裁彎,河道彎曲係數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總計縮短河長八十公里,增加洩洪量約五千秒立米,對防洪和航運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益!
首先得知道,什麼叫裁彎取直。裁彎取直又叫裁彎工程,是指在過度彎曲河段(河環)上的狹頸處,開挖引河,加速河道由彎趨直的工程措施。採用人工裁彎措施可以暢洩水流,降低上游水位,減少氾濫,改善航行條件。
荊江,長約430公里,由於其河道蜿蜒曲折,故有“九曲迴腸”之稱,由於河道彎曲,洪水宣洩不暢,極其容易潰堤,自古以來,這裡災害頻繁,所以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說。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領導人介於荊江流域的災害頻繁,於1967年和1969年對下荊江中州子與上車彎兩彎曲段,進行了人工裁彎取直工程。加上1972年位於監利縣境的沙灘子又發生自然切灘和裁彎,河道彎曲係數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總計縮短河長八十公里,增加洩洪量約五千秒立米,對防洪和航運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益。